最新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454352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最新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最新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最新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最新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 DBJ50-156-20122013年4月10日,目 录一、旋挖成桩工程应用现状及术语 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 三、旋挖成桩工程基本规定和强制性条文要求 四、旋挖成桩工程勘察和设计方面 五、旋挖成桩施工和检验要求 六、施工质量验收重点 七、旋挖成孔常见问题预防和处理,一、旋挖成孔桩工程使用现状及术语 施工队伍组成: 1、专业地基基础施工企业 2、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3、施工总承包企业 4、私人承包,旋挖设备组成、选型,旋挖钻机组成 由液压履带式伸缩底盘、主机、自行起落可折叠桅杆、伸缩式钻杆、钻具、及滑轮架、油缸、动力头等部件组成。,螺旋钻头,短螺旋,

2、斗齿底,截齿底,排气孔,单层底钻头,卵石取芯桶钻,冲抓锥碎石、取石,两瓣斗,返回,冲抓锥,旋挖钻机适用土层范围,砂土,人工填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中密密实碎石土、卵石、孤石,全、强风化岩层,泥岩(泥质、钙质胶结),砂岩层,石灰岩、灰岩层,凝灰岩层,花岗岩层,存在问题 1、先进技术代替传统工艺,技术力量及经验储备不足。 2、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经验不足,成孔工艺选择不当及缺乏应急处理办法。 3、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技术标准模糊。 4、施工技术标准欠缺。 5、桩基质量无法做到心中有数,较多凭感觉。,术语 成孔方式:旋挖机械成孔方法分两种:干成孔(不使用稳定液护壁);泥浆护壁

3、成孔(使用稳定液护壁) ;全钢护筒护壁旋挖成孔(使用套管跟进对易坍塌、易缩径地层进行护壁,采用旋挖钻具成孔的一种工法。可分为护筒下到位后钻孔和护筒跟进钻孔);造壁钻孔(通过预注浆工艺将钻孔位置的松散地层用水泥浆液胶结形成稳定的地层,然后采用旋挖钻具直接取土成孔的一种工法)。, 摩擦桩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端承桩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小直径桩 d250mm中直径桩 250mmd800mm大直径桩 d800mm, 砼初灌量 水下混凝土浇筑时为稀释、冲散桩底沉渣而要求一定足够数量的混凝土。 钻

4、孔偏斜 旋挖施工过程中,施工桩实际轴线与设计桩孔轴线的偏离称钻孔弯曲,俗称孔斜。 塌孔 孔壁土与原生土脱离掉入孔内的现象称为塌孔。 卡钻 在旋挖钻进过程中,钻具被孔壁卡住,使提钻或旋转无法正常进行的现象。 稳定液 主要用于保持孔壁稳定的液体。 护筒 主要用于固定桩位、保护孔口、保持孔壁稳定的筒状体,有钢质护筒和混凝土护筒。,人工填土层(新近高回填土)旋挖钻进工法 土层特性 成因复杂,组成物质杂乱不均匀;任意堆填,未经充分压实,土质松散、空洞、孔隙率高、强度高低不均;新填土,因自重压力引起的固结尚未完成,稳定性较差;受地下水影响较大。,潜在事故 塌孔、斜孔、卡钻、漏浆、钻杆断裂、砼流失设备选择

5、钻杆:素填土、生活垃圾填土等钻杆使用摩擦杆;建筑垃圾、碎石填土 、岩石等钻杆使用提供加压力的机锁杆 。 钻头:素填土、生活垃圾填土等选择土层双底捞砂斗 ;建筑垃圾、碎石填土 、岩石等选择嵌岩双底捞砂斗或锥螺旋钻头 。,操作重点 因回填土土质情况各异,应根据不同的土质进行不同的操作。 回填土的钻进操作应注意 提放钻头尽量缓慢匀速,防止钻头刮碰孔壁,保护泥皮,避免塌孔。 钻进时应低转速、大扭矩,防止泥浆高速冲刷孔壁 。 在密实型回填土中,应慢速钻进,用主卷扬钢丝绳吊着钻杆,用齿具拨动块石。 在提钻、正反转动力头时,严禁快速起步操作方式,导致阻力瞬间增加而提断钢丝绳,扭断钻杆。 当提升出现异常阻力增

6、高时,严禁硬提,预防钻具卡死,钻进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桩孔周围地表,注意护筒周围是否发生松动或塌陷,护筒是否处于原位,同时应注意泥浆上表面气泡情况,用以判断孔内是否稳定。如表面突然出现气泡,则可能已经出现塌孔。 新进高回填土的处理措施 注浆加固方式(造壁成孔) 在桩位处及四周预先钻无数小孔,然后安装带有孔眼的注浆管道,通过注浆管道向里面高压喷射水泥浆。当注浆孔中水泥浆液疑固达一定强度,其破碎石因浆液的渗透得以固结,提高整体性,可使成孔顺利进行,然后采用旋挖钻机直接钻进成孔。 灌注反压混凝土 先用旋挖钻机就位、开孔,视现场情况,在桩塌孔位置,均采用C20混凝土进行灌注反压(反压最高度不得大于2m),

7、待混凝土硬化后进行钻孔,灌注反压混凝土成孔,开钻后塌孔,钻孔桩开钻,混凝土反压,反压后重新定位放线,反压后重新开钻,过程成孔质量,终孔质量,轴线、标高标识,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及文件,(一)旋挖成桩工程相关规范、标准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8、94-200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11重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06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2012,(二)旋挖成桩工程相关文件 一、关于加强桩基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的紧急通知-渝建质监【2008】004号 二、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七号); 三、重庆市质监总站关于加强对旋挖桩成

9、桩质量检测的通知渝建质监【2011】53号。,三、 旋挖成桩工程基本规定和强制性条文(一)基本规定 1)3.0.5 是否编制旋挖成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审批。(首桩验收前先进行检查方案编制情况) 2)3.0.6 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组织桩基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监督检查: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9.1.2 桩基工程检验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前检验、施工检验、施工后检验。 施工前检验:9.2.1 施工前应严格对桩位进行检验。,923 灌注桩施工的应进行下列检验: 1 混凝土拌制应对原材料质量与计量、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

10、等进行检查; 2 钢筋笼制作应对钢筋规格、焊条规格。品种、焊口规格、焊缝长度,焊缝外观和质量、主筋和箍筋的制作偏差等进行检查,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625的要求。 4)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前,由于各道工序间施工时间的影响,施工准备充分与否也将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准备情况的检查验收必不可少: 应具备的资料:(监督检查资料) 1、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的建立情况:包括责任人员责任书及相关人员资格、岗位证书,,2、有关资料准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资料 3、旋挖成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及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4、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应具备的检查和测量工具:主要

11、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测绳、测锤、沉渣仪、稳定液测试仪器(粘度计、比重称、含砂率计)等 应具备的现场条件: 应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进行复测。 原材料及半成品检查:,1、砂、石子、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砂、石子检验批: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也按一批计。 钢材检验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

12、弯曲试验试样。 水泥检验批: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验收批,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验收批 2、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单; 3、钢筋笼制作应对钢筋规格、焊条规格、品种、焊口规格、焊缝长度、焊缝外观和质量、主筋和箍筋的制作偏差等进行检查,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要求。,5)7.1.1 施工前应按施工方案进行试成孔 1、详细记录试成孔过程的各项参数,记录应准确、完整、真实。 试成孔记录的参数:包括地质情况,旋挖钻机的钻头、钻杆选用,加压方式,转速,提钻速度以及孔壁稳定性情况,孔底沉渣厚度,稳定液的制备和使用,护筒的设置,成孔时遇到的异常情况等。2、施工过程中应按试成孔

13、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及时记录并核验施工参数与试成孔参数差异,按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及时调整。 3、同一场地不同地质条件应按不同工艺分别进行试成孔。,6)7.1.7 成孔应采用跳挖方式,钻头倒出的渣土距孔口最小距离应大于6m,并应及时清除外运。 7)6.1.4 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完善各种预防措施。 8)6.3.3 临近边坡的桩基应在完成边坡支护后施工。,(二)强制性条文 1)3.0.7 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基础的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变形监测。(结合: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变形监测的监督提示 ),2)7.1.3 旋挖成孔灌注桩孔口应设置护筒,并满足设计要求。 条文解释:固定桩孔位置;控

14、制桩顶标高;保持泥浆水位(压力),防止塌孔;防止钻孔过程中的沉渣回流;保护孔口,防止地面石块掉入孔内等。,四、旋挖成桩工程勘察和设计方面 (一)4.0.3 地基勘察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端承桩(含嵌岩桩)宜为12m-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为1m-2m; 2.对摩擦桩宜为20m-35m;当地层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3.高回填土、岩溶、岩土界面坡率大于10%等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应每柱设置勘探点。(此点应重视执行) (二) 4.0.4 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d5d(d为桩径),且

15、不得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m; 2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考虑场地稳定性要求,存在外倾结构面时,孔深应进入潜在滑移面下3m-5m;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3 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小; 4 持力层为岩层的桩,应钻入预计桩底以下3d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 5 当桩底变化较大时,宜按最长桩长确定孔深。 (三) 5.0.5 对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桩基的整体稳定验算,桩基应与边坡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 (四)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孔底下 3倍桩身直径或 5m深度范围内有无土洞、溶洞

16、、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五)5.0.7 旋挖成孔灌注桩不宜采用扩底桩。 (六)水下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湿作业成孔水下浇筑混凝土时,其空气中成型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检测评定结果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1.2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1.1 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如下:群桩 20mm;单排桩 10mm。 5.1.2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1. 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对桩位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2. 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打入桩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对灌注桩可对护筒位置做中间验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