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5745239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国安邦的总章程PPT演示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7月17日上午,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 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批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工作完成。,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维护宪法权威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探究与分享p10,思考: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

2、解。,纪念碑文解读:“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年至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 “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让确认奋斗成果的?,人民是通过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奋斗成果的。,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

3、权力的?,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使之成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一、组织国家机构,2018/10/22,1、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 2、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4、宪法严格规范权力行使 (1)、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如何依法行使职权?,1、宪法如何组织国家机构?,(1)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在国家机关中处于主导地位。,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阅读感悟:P

4、13,在立法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2011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立法机关通过网络方式收到的意见总数超过23万条。在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意见后,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在立法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 即:宪法明确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提示:,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处于主导地位。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

5、行使权力。 宪法明确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宪法如何组织国家机构?,2、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 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 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 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要实行民主集中制。,3、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18/10/22,探究与分享,权力,制度,权力的行使要受制度约束,并接受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