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国际收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45182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国际收支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国际收支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国际收支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国际收支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国际收支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国际收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学第二讲1国际收支(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 国际收支理论,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理解: 1、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2、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 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4、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设置(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图1),经常账户: 货物:记录的是一国商品的进口和出口,其中进口记入借方,出口记入贷方。按IMF的规定,进出口均按FOB价计算。 服务 :内容十分繁杂,包括运输、旅游

2、、通讯、金融、计算机服务、专有权征用和特许、各种其它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服务项目在国际收支中的比重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记录上,服务输出记入贷方,服务输入记入借方。 收益 :记录因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收支。 职工报酬投资报酬 经常转移 :又称“无偿转移”或“单方面转移”,即不需要等价交换或不要求偿还的经济交易。政府的无偿转移私人的无偿转移,储备资产: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SDR)、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外汇资产、其他债权错误和遗漏账户: 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统计不完整、不准确,有的数据还来自估算,加上一些

3、人为的因素(如虚报出口,走私等 ),平衡表实际上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这时就人为设置一个项目,以抵消上述统计偏差,数目与上述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复式记账原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即国际收支的每笔交易都可以归入两类账户:反映商品、劳务进出口及净要素支付等实际资源的流动纳入“经常账户”;反映资产所有权流动的纳入“资本和金融账户”。这样,同一行为就在不同账户被记录了两次,从而较为完整与科学地反映出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具体内容: 任何一笔交易发生,必然涉及借方和贷方两个方面,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所有国际收支项目都可以分为资金来源项

4、目(如出口)和资金运用项目(如进口)。 凡是有利于资金来源增加或资金运用减少的项目均记入贷方,凡是有利于资金运用增加或资金来源减少的项目均记入借方。资金流入记贷方,资金流出记借方(官方储备项目除外),实例,1、甲国企业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这一出口行为导致该企业海外银行存款的相应增加。 借:本国在外国银行的存款 100万美元贷:商品出口 100万美元2、甲国到外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这笔费用从该居民的海外存款账户中扣除。 借:服务进口 30万美元贷:在外国银行的存款 30万美元,3、外商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兴办合资企业。 借:商品进口 1000万美元贷:外国对甲国的直接投

5、资 1000万美元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存款40万美元向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援助。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商品出口 60万美元,5、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借:进口 50万美元官方储备 25万美元对外长期投资 75万美元贷:海外投资利润收入 150万美元6、甲国居民动用其海外存款40万美元,用以购买外国公司股票。 借:证券投资 40万美元贷:在外国银行存款 40万美元,表1 六交易构成的国际收支账户,项 目 借方 贷

6、方 差额 商品贸易 1000+50 100+60 -890 服务贸易 30 -30 收 入 150 +150 经常转移 100 -100 经常账户合计 1180 310 -870 直接投资 75 1000 +925 证券投资 40 -40 其他投资 100 30+40 -30 官方储备 25 40 +15 资本和金融 账户合计 240 1110 +870 总 计 1420 1420 0,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一)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均衡的概念 1、国际收支平衡自主性交易: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补偿性交易: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

7、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自主性交易差额为零 国际收支顺差:自主性交易差额为正 国际收支逆差:自主性交易差额为负,2、国际收支均衡 所谓国际收支均衡,是指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即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IS-LM-BP曲线,(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差额分析,贸易收支差额 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总差额,第二节 国际收支调节手段,一、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周期性不平衡 结构性不平衡 收入性不平衡 货币性不平衡 偶发性不平衡,周期性失衡(图2),GDP,时间,复苏与繁荣: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改善 收入增加 货币升值 通货

8、膨胀 效应: 利率提高抑制投资,衰退与萧条:经济衰退 收入下降 国际收支恶化 货币贬值 利率下调 效应: 低利率促进投资,结构性失衡,国际贸易的发展是源于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技术水平、产业竞争力等方面。 世界经济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的时期,一国在某些领域的优势会丧失,必须随之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否则将会带来国际收支的失衡。,收入性失衡,一国经济经过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快速增长以后,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导致进口需求的膨胀,从而可能导致收入性失衡。一般地,经常项目余额等于国内总供给减国内总需求。伴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会带来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上

9、升,使得经济增长的潜力受到抑制,意味着国内总供给增长趋于下降。,货币性失衡,在一定的汇率水平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必然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减小或逆差增加。反之,一国的物价与成本低于其他国家,必然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从而使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 这种由货币政策导致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货币性失衡。一般地,一国通货膨胀将导致经常项目的顺差减少或逆差扩大,一国通货紧缩将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增加或逆差减少。货币性失衡主要是由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的。,偶发性失衡,一些偶发性的因素也会导致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如政局动荡、战争、债务危机、金融危

10、机等。政局动荡与战争是最大的国际投资风险,如2003年的美伊战争使俄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在伊的利益损失巨大。因此,一国政局动荡的时期往往世界各国的投资者都唯恐避之不及,随着资本的大量流出,该国的国际收支必然面临着失衡。,(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顺差 基本分析思路:国际收支不平衡内部经济变量(就业、物价、增长)、外部经济变量(汇率、储备)乃至经济整体(危机),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外国投资者与本国投资者持有本币的信心将会极大地削弱,随着外国投资者与本国投资者大量抛出本币或本币表示的资产,本币汇率会面临着较大的下跌压力。 如果该国货币当局不愿接受本币贬值的后果,就需要对外汇市场

11、进行干预,即动用外汇储备抛出外币收回本币。 后果:耗竭储备,引发危机,国际收支逆差的三种情况,一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不足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 二是经常项目顺差不足以弥补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 三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逆差。,第一种情况,第一种情形说明国内需求旺盛,但本国企业的盈利前景与竞争力不足以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这将逐步导致国内经济走向通货紧缩,经济增长难以维持,失业率的逐步增加,国内收入的逐步下降,本国货币趋向贬值。,第二种情况,第二种情形说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竞争力,但国内资本市场缺乏吸引力,国内资本外流严重,这将导致本国企业遭受通货紧缩,生产能力无法提升,影响经济长期增长,

12、并导致失业率的增加与本国货币的贬值。,第三种情况,第三种情况说明本国需求旺盛,但本国企业盈利前景与竞争力不足,需求旺盛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累积需求的释放。本国处在一个经济高泡沫时期,在需求与资本市场双重泡沫下,国内资金将大规模出逃,非常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后果是本国经济大幅下滑,本国资本市场面临崩盘的危险,本国货币有可能大幅贬值。,国际收支顺差的三种情况:,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弥补资本和金融帐户的逆差而有余; 二是资本和金融帐户顺差弥补经常项目逆差而有余; 三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第一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表明了一国国内需求不足而外国需求旺盛,本国公司发展前景黯淡,本国经济长期增长乏力,由

13、于国际收支顺差的累积效应,本币面临升值压力,而本币的升值将导致经济走向衰退;,第二种情况,第二种情况表明一国国内需求强劲,公司国内公司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国内经济增长前景良好,将导致通货膨胀与货币升值;,第三种情况,第三种情况表明一国产业竞争力很强,国内企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国内经济呈现很好的发展态势,将导致通货膨胀、货币升值,引起国内经济泡沫的膨胀。,二、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价格调节机制 收入调节机制 利率调节机制,1、价格铸币调节机制 (大卫.休谟 ),隐含假定:货币的成色不变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价格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货币存量减少货币供给量

14、下降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改善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价格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币的需求增加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出口价格相对下降,进口价格相对上升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改善 纸币制度下的调节机制类似(以贸易收支为核心,排除资本流入流出的影响),2、收入调节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付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国际收支顺差对外支付下降国民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上升进口需求上升贸易收支恶化 以贸易收支为核心,排除资本流入流出的影响,3、利率调节机制,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增加,货币存量减少银根紧缩,利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需求上升,外国金融

15、资产需求相对下降外国资金流入增加,本国资金流出减少资本与金融账户改善 国际收支顺差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短期金融资产收益率下降资金流出国际收支恶化 以短期资金流动与国际贸易收支为核心,排除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机制,需求调节政策 供给调节政策 资金融通政策 政策搭配(见第四节),1、需求调节政策,支出增减型政策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税收、公债)、财政支出 货币政策 :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支出转换型政策 汇率政策:是指一国通过汇率的调整来改变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实行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措施。 补贴和关税政策 直接管制 :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由货币当局对外汇的买卖、外汇汇率、外汇资产以及外汇资金的收入与应用的各个方面实行行政干预与管制。 外汇管制的手段包括:一、外汇收支按官定汇率结算;二、实行本币高估或低估的政策;三、实行复汇率政策。 管制的对象包括:一、居民与非居民,法人与自然人;二、外汇项目,如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三、结售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