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446831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PTX 页数:172 大小:1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1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备考 高效复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前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7年高考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 立德树人 “四面” 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命题贯彻教育部要求的“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正能量等方面秉持着较先进的理念。试题贴近生

2、活,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能力考查,突出灵活性和创新性。,前言,前言,2017年考试评价标准: 构建“一体四层四冀”的高考评价体系,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评价标准 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冀: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前言,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突显化学学科的知识主干,化学考试说明的变化重点,化学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核心价值,突出化学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创新能力,培养新时期需要的创新人才,基于教育部考试评价标准的高考化学复习思考,要目,必备知识,提高,备书,提高化学核心知识的要求,将原来试题要求合法呈现,心考化学实验和有

3、机化学,必考内容(考纲调整),2.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化学用语及常见物理量 增加“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 (3)溶液 并列提出了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和计算 两种溶液的配制从“了解”提高到“掌握” 增加“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5)化学反应与能量 增加“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增加“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成、应用” 金属的电化腐蚀从“理解”变为“了解”,2.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增加“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增加“了解活化能的概念” 增加“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7)电解质溶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导电性从“了解”变成“理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4、从“了解”变成“理解”;增加“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从“了解”变成“掌握” 溶度积从“了解” 变成“理解”,必考内容(考纲调整),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常见的金属增加Mg (2)各种元素的性质均从“了解”设成“掌握”,增加了解常见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2)增加“能正确书写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3)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由“了解”变成“掌握” (6)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变为“结构”,必考内容(考纲调整),5.化学实验 (5)“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溶液的配制”提高到掌握其方法 (6)合理调整,增加两项要求 根据化

5、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 设计实验方案 正确选用实验装置 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必考内容(考纲调整),理顺,视角,进一步明确化学能力的要求,从能力立意向多元立意考向,信息能力和实验能力,多元世界的多元视角,关键能力,“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变化,1 .信息能力 观察: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实物、模型 阅读:图形、图表 2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 . 实验探究能力 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学科素养,变化

6、,不变,与新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一直都在体现核心素养,新课程标准还没有正式发布?,我们以往的试题哪一题不是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地体现了化学的本质特征,将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有机融合。 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化学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确定课程的主题、模块和系列,这些主题、模块和系列都依托化学基础知识将其科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能力是学生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保障。 化学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

7、为特征。根据2017 年考试大纲对化学学习能力“三点七条”的要求,可以将化学学科能力概括为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发展化学核心素养5个要素的基础,推理论证能力的高低决定“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发展水平,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层次决定“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发展水平。,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

8、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必修“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和化学反应规律”的学习,建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基本意识;在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学习中,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发展水平;在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对官能团的认识中,应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解决实际问题。,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题1,11.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 设计成

9、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4)一定条件下,CH4和CO2都能与H2O形成笼状结构(如下图

10、所示)的水合物晶体,其相关参数见下表。CH4与H2O形成的水合物俗称“可燃冰”。 “可燃冰”中分子间存在的2种作用力是_。 为开采深海海底的“可燃冰”,有科学家提出用CO2置换CH4的设想。已知上图中笼状结构的空腔直径为0.586nm,根据上述图表,从物质结构及性质的角度分析,该设想的依据是_。,例题2,(4) 氢键、范德华力 CO2的分子直径小于笼状结构空腔直径,且与H2O的结合能大于CH4,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

11、“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例题3,实验三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4)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为:使用右图装置,加热15.0 mL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 。 (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5)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 方案 (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 资料:i.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ii.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和FeC12等 物质还原成C1-。,(4)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算试样含氯总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5)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

12、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 转移到 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是 (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例题4,将Zn粒转移到残余清液中 气体未冷却到室温,精编情境:是考查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的关键,思想,价值,

13、化学学科思想,化学学科的价值取向和哲学取向,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化学学科思想的一致性,化学学科教育内容, 核心价值,化学学科思想是人们在认识化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和 思想意识,是对化学的本质、特征与学科价值的基本认识。化学学科思想方法主要包括:物质运动思想,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分类思想,即树状分类、交叉分类;物质守恒思想,即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能量守恒;动态平衡思想,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唯物辩证思想,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一般与特殊;绿色化学思想,即绿色发展、环境友好。, 核心价值,化学核心价值图示,高中化学

14、育人体系, 核心价值,案例分析,2016年全国I卷分析,国策,技术,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化学学科的创新,创新型人才及其问题意识,实验研究发现新知,有机物、无机物的制备得到新物质, 创新性,高考化学考试方式改革,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不断加强模块的综合,探索学科间的综合,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考查应用能力,探索设计型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加强自主学习创新 思维能力考查,37,1 注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理综化学试题数量少,但依然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念的考查,尽量扩大对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力度。主要措施包括: 对于选择题采用不

15、同选项涵盖不同知识点的方式 非选择题采用增加设问,提高非选择题的考查范围,38,2 不断加强模块的综合,探索学科间的综合,高考化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是孤立地考查,而是将这些多模块知识内容融合考查。同时探索不同学科相近内容的综合。例如: 2012年、2013年以有机合成为背景的实验试题,综合考查有机反应与实验操作,对中学化学教学起到了很好地导向作用。 2014年第28题以乙烯水合反应为背景将有机化学与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2013年第28题将化学中的电化学与物理中的电学内容综合考查。,39,3 探索对设计型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考查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利用提供的反应

16、信息以及学过的有机物转化反应,设计一条合成路线。 2015年1,3-丁二烯的合成、2016年对苯二甲酸的合成等等。 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对于给出具体要求的实验目标,设计出新颖具有明显反应现象或者定量数据的实验方案,能够证明实验结论。 2015年要求设计实验证明乙二酸为二元酸、乙二酸比碳酸强等。,40,4 加强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考查,提供一些对学生而言未曾接触过的陌生信息,加强对考生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利用新信息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信息包括物质性质信息、方程式信息、图表信息(流程图、装置图、变化曲线图)等。例如 有机化学基础提供方程式或分析数据信息; 元素化合物试题提供流程图信息; 反应原理试题提供变化曲线图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