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指导(腾冲)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743835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指导(腾冲)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4年高考指导(腾冲)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4年高考指导(腾冲)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4年高考指导(腾冲)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4年高考指导(腾冲)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指导(腾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指导(腾冲)(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总结暨2014年高考备考意见 云南师大附中 蒋文 2013.11 腾冲,2012年数据 客观卷16题无数据 主观卷:第7题至18题,共132分,平均分95.3分,及格率97.5%,最高分125分。 2013年数据 (考生人数225241人,比2012增加24087人,是历年来最多的) 客观卷16题无数据 主观卷:第7题至18题,共132分,平均分94分,及格率96.9%,最高分127分。(全省语文最高分147分),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

2、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

3、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文言七年选材、考点 07年新唐书韦丹传 文官 有政绩 08年晋书 嵇绍传 文官 正直敢言 09年宋

4、史朱昭传 武将 抗金 10年明史花云传 武将 革命烈士 11年宋史何灌传 武选登第 抗辽、契丹、金 12年宋史萧燧传 文官 有治绩 13年旧唐书李揆传 文官 有治绩,也有毛病 考点均为:实词解释、信息筛选、内容的分析概括,文言教什么?考什么? 考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教与现代汉语不同的 实词解释以及翻译一定体现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通假、句式(前置、后置)、省略、文化史知识等内容。,翻译句子(如选用对话中的句子) 注意: 谁在说? 对谁说? 说什么? 固定结构: 得无乎?无乃乎? 为所 孰与 何为? 无以 无所 莫之 之谓 是以 直耳 其乎? 文化史常识 成为学生阅读文言的一大障碍,萧

5、燧,字照邻,临江军(军,宋代行政区划名,此处应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宋淳化年设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年号纪年方式),擢进士高第(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既指科举考试,也指官员考核)。授平江府观察推官(职官,有的类似后世之法院院长,有的类似办公室主任)。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乡试,科举考试,亦称秋闱,因秋天考试,故名)必主文漕台(漕台,原为漕运主管。此指漕试,即后之“漕闱”。宋代专为现职官员亲戚组织的考试,与当时解试相当,考中可参加省试,类似后来之乡试),,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古代官府往来文

6、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而千里定者也”。文。羽。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官员任期满。 秩,形声。从禾,从失,失亦声。“失”为“轶”省。“轶”意为“后车超前车”,引申为“(车辆的)动态排序”。“禾”指“五谷”,引申为“俸禄”。 从西周到隋都是实行以实物为主的俸禄制度。“禾”与“轶”省联合起来表示“动态的俸禄排序”。本义: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义: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再引申义:次序。说明:古代官员的俸禄并非铁饭碗,而是根据年终考评确定。

7、有功者俸禄增加,有罪者俸禄减少乃至取消。这就像官员的座车组成的车队,有的车可以超上去,提升自己在车队行列中的位置,有的会拉下来,落在后面,这就有了动态排序的概念),,当为学官,避桧,调(平级调动)静江府察推而归。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轮对,宋代制度,又称“轮当面对”。宋制,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谓之“轮当面对”。 宋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自侍从以下,五日轮一员上殿,谓之轮当面对。则必入时政或利便札子。”亦省称“ 轮对 ”),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职位晋升)起居郎(隋炀帝时始置,称起居舍人,属内史省。唐贞观初于门下省置起居郎,废舍人,掌

8、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先是,察官(监察御史的别称)阙(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任命官职)左司谏(掌讽谕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符节、节杖,凭证、信物,也是权力的象征。指在外担任重要职位),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进攻,发动战争),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对国外而言)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君主宠爱亲信的人)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京官

9、到地方任职,放外任。“入”则为地方官进入朝廷任职)知严州(做严州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 (通“繦”。穿钱的绳子。引申为成串的铜钱。泛指钱币)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唐置。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称为待制。宋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移(在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调动。移文)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宋官署名。简称仓司。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

10、等事。按收获丰歉而籴粜食粮,按财产多少而征收免役钱,按职役轻重而给吏禄。收买滞销商品,再行出售,以平物价。并监察地方官吏)请移粟于严,燧谓:“东西异路(宋元时行政区域),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从前所管辖的地区。南宋咸淳元年(1265),升严州为建德府,属两浙西路;婺州在两浙东路)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 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米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各有关部门)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人口税,亦称“ 丁口钱 ”。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 注引宋程大昌 演繁露:“今之丁钱,即汉世算钱也,以其计口输钱,故亦名口赋也。”)之弊。事

11、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古文翻译高考得分情况 【2012年】满分共10分,考生平均得分5.6分,及格率61.8%,最高分10分。第一小题满分为5分,考生平均得分3.5分;峰值为4分;及格率95.8%;第二小题满分为5分,考生平均得分2.1分;峰值为2分;及格率33.4%。 【2013年】满分共10分,考生平均得分5.9分,及格率76.5%,最高分10分。第一小题满分为5分,考生平均得分3.4分;峰值为4分;及格率90.1%,第二小题满分为5分,考生平均得分2.6分;峰值为3分;及格率66.6%,平均得分和及格率都比去年略有上升,翻译要有语境意识 要“瞻前

12、顾后” 2008年省二测“吕蒙正” 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事廷评、太祝。”蒙正许之。及见,惊曰:“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令与诸子同学,供给甚厚。言之子,即弼也。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知人类如此。,【2013年省二测】 和珅素恶沣,至是尤深衔之。上夙许其持正,度未可遽倾,凡遇劳苦事多委之。沣贫,衣裘薄,宵兴晡散,遂得疾。六十年,卒。或谓沣将劾和珅,和珅实鸩之。 全省抽样调查,98%以上同学都把叙述主体翻译做皇上。,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擢: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

13、,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出:京官到外地任职。 起:重新任职。 启:首任官职。 改、调、徙、转:平级调动。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致仕:官员退休 荐、察、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 人,任以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补:补充缺职 兼:同时掌

14、管,兼任 领:兼任,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兼权殿中侍御史”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备武将军(高代低) 守:低任高 父忧、母忧、服除、服阙,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好在哪?)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说什么?),诗歌鉴赏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形式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内容 简而言之,诗歌鉴赏考点可概括为6个字: 说什么? 好在哪?,第8题“这首诗作者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梅花?”主要考查考

15、生能否认识诗人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从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来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对于这个问题,考生基本能够答出表现手法是“渲染”,也有不少考生答出“情景交融”、“拟人”、“比喻”、“以物喻人”、“环境描写”、“衬托(反衬)”等。但考生在分析中容易与诗人“心情”相联系,而偏离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剖析。第8题满分为5分,考生平均得分3.8分;峰值为4分;及格率96.9%,平均得分、及格率都比去年有所下降。,第9题“诗歌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多数考生能够理解该句所表现的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意境以及对诗人情感表达的作用等。总体而言,对于朱熹这首诗歌的鉴赏,考生对于诗中所表

16、达的情感基本能够把握,但对于诗中的细节和深意的把握还有提高的空间。9题满分为6分,考生平均得分4.6分;峰值为5分;及格率96.2%,平均得分、及格率比去年略有上升。,诗歌类别 送别诗离愁别绪 写景诗借景抒情 怀乡诗桑梓之情 怀古诗(咏史诗)借古讽今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田园诗、山水田园诗) 向往山水田园、厌恶官场 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及军武之事,或戍边之艰辛、或对战争之厌恶、或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边塞景物大都悲壮苍凉。 咏物诗托物言志 羁旅行役诗漂泊愁苦 登临诗豪情壮志 闺怨诗思亲怀人,诗歌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诗歌表达技巧 象征使主旨含而不露,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引人联想和回味 衬托(对比)使对象特征更加突出、鲜明,帮助表达作者感情或文章主旨 抑扬造成读者心理反差,增强文章可读性,更突出事物特征和某种感情 托物言志将作者的情感和理念巧妙融入到事物中,使文章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用典增大文章容量,形象美 比兴打比方、先言此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虚实以虚衬实、以实衬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