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跨考点综合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76118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跨考点综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跨考点综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跨考点综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跨考点综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跨考点综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跨考点综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跨考点综合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第一册,跨考点综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空定位,1 归纳主要线索,2 理解综合问题,内容索引,3 押题热考视角,归纳主要线索,(1)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3)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线索1古代中国中央政治体制改革,(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

2、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 (5)宋朝(加强):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6)元朝(加强):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7)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8)清朝(强化):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线索2古代中国加强地方控制的制度演变,规律总结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

3、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线索3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沿革(加试题),理解综合问题,1.削弱相权: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

4、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君主专制强化的五种方式,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 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押题热考视角,1.命题点 家国情怀祭黄帝陵

5、蕴含的民族认同感 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答案,解析,1,2,3,4,5,6,7,解析 祭祀祖先与宗法制相关,故选C。 A、B与王位传承制度相关。 D属于地方行政制度。,2.命题点 立德树人中国古代选官的价值标准 (加试题)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答案,解析,1,2,3,4,5,6,7,1,2,3,4,5,6,7,解

6、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两大选官制度。察举制注重以德选官,故A项表述正确; 科举制考查的是儒家经典,忽视科技,故排除B项; 科举制以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拔官员,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故排除D项; C项应为九品中正制。,3.命题点 主干知识唐代制度的创新 宋人胡致堂说:“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这表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A.奉行流程式分工 B.实行职能式分工 C.架空皇帝的决策权 D.强化君主专制独裁,1,2,3,4,5,6,7,答案,解析,解析 结合教材,可知材料的意思是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而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六部事实上按照行政事务的流程依次分工,故A项正确。

7、,1,2,3,4,5,6,7,4.命题点 史料理解御史大夫的职能 (加试题)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 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1,2,3,4,5,6,7,答案,解析,解析 “大狱”说明和审理案件有关,故C项正确; A、B、D均是丞相的职责范围。,5.命题点 主干知识清代制度的创设 清代著作啸亭杂录记载:“国初设内三院外,其军国政事,皆交议政诸王大臣,半皆贵胄世爵,不谙世务。”为克服这一情况,清王朝 A.废除宰相制度 B.强化行省制 C.增强内阁权力 D.设立军

8、机处,解析 材料指的是清政府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A出现于明朝。 B与元朝相关。 C错误,因为清朝的内阁权力也受到了限制。 D正确,军机处设立于雍正时期,它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答案,解析,1,2,3,4,5,6,7,6.命题点 唯物史观透过现象看本质 (加试题)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 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 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 D.君主名号不再避讳,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皇帝独尊,说明君主专制影响深刻,故B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6,7,7.命题点 社会热点权力监督与制约 (加试

9、题)对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 汉家至德博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汉书朱博传,1,2,3,4,5,6,7,材料二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1,2,3,4,5,6,7,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答案,1,2,3,4,5,6,7,答案 内容:汉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派遣刺史监察郡国。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监察官员可风闻奏事;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2)明朝监督制度的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答案 特征: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