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022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71763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022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022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022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022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022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02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02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梁 艳,俞旭东,谢 凯(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江苏 南京 211106)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集传感器、测控、通信、计算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为一体,实现了“测得准、传得快、说得清、管得好”的总体目标,可为水环境管理、水功能区管理、污染物减排和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系统可方便接入其他业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环保部门环境监察、管理能力,增强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业务需求。关键词:物联网;水环境监测;水环境分析 0 引言引言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及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将物联网与环境监测融合已成为环境监测 与管理新的

2、发展趋势1。环境参数、设备状态、视频监控等信息通过具有定位功能的传感 器、智能监测分析仪器等感知设备进行采集后,经由网络设备和通道实时传输至信息平台 进行存储和分析,实现环境管理部门对水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控,同时实现其对监测站点测 控、数据传输装置及排污口闸门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工况监测,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有效防止和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使得环境监测与管理更加便利和准确2-3。传统的水环境监测以实验室监测为主,还包括便携式仪器现场人工取样检测和固定监 测站点连续取样监测4,各方式分别具有其优缺点。如实验室监测响应时间长,检测频次 有限,但监测参

3、数全面且分析结果精确;自动在线监测投资运行成本高,但监测及时,预 警能力强等。物联网将 3 种监测手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传感器技术、射频技术、无线通 信技术等,快速有效获取大范围(甚至是整个水域)水质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挖掘 利用,作出整体有效的评价5-6。水质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以及数据的高效利用是水环境监 测中物联网技术运用的关键。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在物联网先进感知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 技术、GIS 技术、Web 发布技术,以智能传感器为基础,结合自由组网传输方式将采集数 据传输至环境业务数据中心。系统对业务应用进行扩展,其业务应用模块依据水质规范, 对监测项目各种动

4、态数据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和评价,实现有效的监控预警;并且根据内置 的各种水质模型,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提高 环境管理部门监察监管能力,增强其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能力,实现环境监测管 理“测得准、传得快、说得清和管得好”的总体目标。1 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结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结构1.1 总体结构总体结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由数据采集层(感知层) 、通讯传输网络(数据传输层) 、数据 存储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等 5 层组成,安全与保障环境贯穿各层。数据采集层由 现地监测站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承担在线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发送。通讯传输网络由公 共无线

5、网络和内部的局域网组成,承担数据的传输。数据存储层主要承担数据的接收、转 换和存储入库,由环境业务数据中心和支撑硬件系统组成7-8。应用服务层主要为各类应用 系统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源和基础服务,主要包括水环境监测、污染源废水监测、污染源管 理、水质信息发布、预测预警等功能。安全与保障环境由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体系、建设 与运行管理体系组成,为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1.2 总体功能总体功能系统功能围绕环保行业对水环境、污染源的监测、管理和预警业务需求设计,分平台 基础应用和专业应用两部分。平台基础应用包括环境质量信息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库 管理、视频监视、数据查询、图表展示、GIS 查

6、询、GIS 空间分析、综合统计、格式化报 表等;专业应用功能包括水质评价分析、水质预测预警、水质扩散模拟等。系统框架需要 支持的环境监测业务见图 1。水水质质 类类别别 评评价价水水环环境境监监测测水水污污染染源源监监测测水水质质 达达标标 评评价价水水质质 查查询询 统统计计水水质质 扩扩散散 预预测测水水质质 扩扩散散 预预警警企企业业 信信息息 管管理理基基础础 信信息息 查查询询纳纳污污 容容量量 计计算算应应急急 处处理理 方方案案GIS发发布布空空间间 信信息息 展展示示水水质质 信信息息 展展示示达达标标 情情况况 展展示示污污染染 源源排排 放放展展 示示基基础础 信信息息 展

7、展示示视视频频监监视视水水质质 站站运运 行行监监 视视污污染染 物物排排 放放统统 计计综综合合应应用用污污染染 源源排排 放放监监 视视水水环环境境监监测测与与分分析析系系统统图 1 系统框架支持的环境监测业务2 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技术特点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技术特点(1)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现地设备层的数字化仪器仪表进行现场总线设计,可以实现复杂的远程管理,包括传 感器参数设置、通信信道配置、系统工作模式、图像与视频传输协议、应用程序远程更新、 自适应补发等功能。(2)可扩展性强)可扩展性强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采样、监测、通讯等功能单元模块化,串行接口标准采用 RS- 485,可以

8、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数据采集平台按多线程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可通 过 DLL(动态链接库)任意扩展信道和协议。(3)自由组网)自由组网根据测站实际情况,灵活采用通信组网方式(无线网络、广域网、局域网) ,如大范围 密集测站(监测节点)可通过 Zigbee+无线网(GPRS、CDMA)方式将采集的水质监测数 据传输至数据中心;监控视频可灵活选用 3G 网络(网络摄像机)或无线网(传统摄像机) 传输至数据中心。(4)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环境业务中心的构建,实现完整的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数据的抽取、数据的存储和 管理、数据的展现等技术实现海量数据挖掘。(5)标准化设计)标

9、准化设计系统依据 Modbus 协议、HJ/T212-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 标准通信协议、OPC(用于过程控制的 OLE)通信协议等建立软硬件之间的通信,实现 智能终端与环境中心的信息交互。系统数据库的设计、通信、接口设计均遵循环保行业统 一的规范与标准,便于系统的扩充及与其他行业间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6)软件结构)软件结构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基于 J2EE 的分布式计算技术、中间件技术及 Web Service 的应 用系统集成技术,采用 B/S 与 C/S 相结合的架构(后台运行或批量处理采用 C/S) ,采用统 一的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XML) ,保证配置

10、、数据、应用的充分分离。3 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平台功能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平台功能平台采用基于目前面向网络最新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优良的可扩展性,能与最新的 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数据库平台、GIS 平台等无缝接驳,融合了通用人机界面实时组态软 件技术和 SCADA 专业技术,满足环境监测中心构建分布式实时监控系统的需要。3.1 数据采集、交换与通信数据采集、交换与通信在水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中,数据采集采用物联网的先进技术,所选用的传感器、分 析仪器、监视器等均符合采用业内高新技术,关键的视频数字化,压缩、解压、码流、传 输均采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与产品,从根本上解决“测得准”的问

11、题, 做到更智慧的感知。感知层一般由现场仪器、数采仪等构成。每个监测子站有一套或多套 监控仪器、仪表,监控仪器、仪表通过模拟或数字输出接口连接到数据采集仪,数据经数 据采集仪整合、封装,通过网络层传送至数据中心,用于应用层。需要采集的水质参数包 括 pH 值、水温、浊度、电导、氨氮、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重金属离子浓度等。本系统网络层通信手段采用无线通讯网络(GPRS,CDMA 等) ,解决由于水环境监测 站点分散、分布范围广而带来的监测数据发送及时性问题,提高环境管理部门工作效率。 数据交换主要实现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与异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数据采集 通信示意见图 2。数据

12、库省 环 境 监 测 中 心 内内 网网网闸监测中心 外外网网数据库监测中心 内内网网网闸数据库监控摄像头环环境境数数据据 采采集集器器监控摄像头传传输输网网络络 设设备备各各监监测测因因子子前端监测子站1监测中心数据摆渡SAN存储感知层网络层 (GPRS、 CDMA)业务 系统业务 系统业务 系统.业务 系统业务 系统业务 系统.视频控制数据库数据流数数据据传传输输图图例例:中中心心网网络络 设设备备监控摄像头环环境境数数据据 采采集集器器监控摄像头传传输输网网络络 设设备备各各监监测测因因子子前端监测子站2监控摄像头环环境境数数据据 采采集集器器监控摄像头传传输输网网络络 设设备备各各监监

13、测测因因子子前端监测子站N图 2 数据采集通信示意3.2 在线监控在线监控在线监控是水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开发和运行的基础,负责为各类应用的开发、运行 和系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在线监控平台围绕数据服务组件部署各应用功能,使各应用系 统成为一个整体,将各主要环境业务部门的监测、统计、收费、审批、发布等数据集中管 理起来,使数据管理人员、各级领导、业务部门员工通过统一的界面进行管理、查询、分 析大量的环境数据,简化环境数据管理的难度,提高环境数据管理的水平,实现对各类数 据的动态查询、变化趋势分析、各类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等功能。在线监控应提供数据采集、在线监测、统计分析、GIS 展示、综合应用、在

14、线报警、 系统管理、接口服务等功能,对自动站、断面进行水质监视和视频监视,对污染源排放企 业实现排污监控、工况监控及视频监控,从不同角度把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及排污情 况。3.3 环境业务数据中心环境业务数据中心通过对业务需求、数据流、应用逻辑功能及安全需求的规划,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方法 对存储到环境业务数据中心的各类数据进行海量存储、实时计算和处理进行设计。环境业 务数据中心包含基础数据、空间数据、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大气监测、统计分析 结果、法律法规、调度方案、视频监测等子数据库系统。物联网数据实时性强、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并发性大,计算量巨大,因此系统采 用负载均衡技术,有效地分

15、配各种数据类型计算处理的负载分配,提高环境数据业务中心 数据处理能力。3.4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为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通过 GIS 技 术、空间数据库技术把水环境监测相关的所有物联对象整合到统一的空间平台上,从而可 以直观、生动、快速对自动站、排污口、断面等物联对象进行定位、追踪、查找和控制 (包括物联对象的属性信息、空间分布状况、实时运行状况及最新实时数据等) ;直观显示 和分析流域、行政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状况,追踪污染物来源,并对相同空间范围监测指标 与水体质量之间内在关系进行发掘和分析。系统 GIS 服务选用开源的 GeoServer,可

16、连接 Oracle,sqlserver 等关系型数据库,结合 Web 应用程序构架和技术,建立高效的 B/S 架构 WebGIS 应用程序,实现基于地理信息服 务的可视化信息查询和分析,实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地图处理和空间分析服务9。4 水环境监测及分析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应用功能系统应用功能基于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平台,开发了包括水质评价与统计、水质预测与预警、应 急管理功能在内的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应用功能模块,着重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挖掘 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为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监察监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4.1 水质评价水质评价水质评价模块是基于环境业务数据中心水质数据库产生的应用子系统,针对特定区域 的水体质量进行科学定量描述和评定。包括水质类别评价和水质达标评价,即对水质类别 和水质达标情况分别进行判定,可细分为测站水质评价、湖库富营养化评价、水功能区水 质评价、污染源评价。评价功能是水利/环保行业最基本的应用功能之一,水环境监测及分析系统具备此基本 应用功能,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各类 GIS 专题图和统计图表,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