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简介 - 湖南商学院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365296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工程简介 - 湖南商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物流工程简介 - 湖南商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物流工程简介 - 湖南商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物流工程简介 - 湖南商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物流工程简介 - 湖南商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工程简介 - 湖南商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工程简介 - 湖南商学院(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物流工程简介,物流的重要性,中国由制造大国制造强国( 生产物流、 仓库、 配送中心、港口)合理规划设计与配置社会物流设施(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物流工程重要性,物流系统-物流的灵魂 物流管理-物流的关键 物流科技-物流的水平 物流体制-物流的成败 物流工程-物流的落实,1.1 物流的概念,所谓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 既包括空间的位移,又包括时间的延续。 可以是宏观的流动,如洲际、国际之间的流动;也可以是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如一个生产车间内部物料的流动。 因此,物流既存在于流通领域,也存在于生产领域。 可见物流在经济活动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物流”概念最早在美国形成, “Physical Distribution (PD)”,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PD是为了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二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在日本,物流已不单纯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到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问题。,中国的物流概念,在中国,物流的概念受到日本和美国的巨大影响,而物流的概念一直在发展变化。 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中的物流的定义是

3、:“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物流概念的含义,物流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扩展的,其内涵也是不断延伸的。 物流是空间上的“物”的物理性移动过程,存在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并且从起点到终点的物理性移动过程包括几个基本的环节:装卸、运输、供应、仓储、采购。 物流是以高效、低成本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研究目的,物流的一体化和信息化是高效和低成本的保证。 物流是各种相关的管理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单独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都不能充分物流的作用。,现代物流的主要内

4、容:,运输(transportation) 存储(warehousing and storage) 包装(packaging) 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 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 预测(forecasting) 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 采购(purchasing or procurement) 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 选址(location) 退货处理(Return Goods Handling) 废弃物处理(Salvage and Scrap Disposal) 和其他活动。,1.2 物流工程概述,物

5、流应该是一门工程背景很强的学科。 一方面,物流要运用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等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系统,以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物料的移动、达到6R(合理的产品、数量、质量、状态、时间与地点)。 另一方面,物流的发展和物流系统的构建也离不开与其相关的工程技术,这些相关的工程技术促进了物流工程的形成。 物流工程侧重从工程技术角度(包括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物流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行等问题,它涉及从物流系统规划,到设计、实施,再到运行和管理的全过程。,1.2.1 物流工程的概念,物流工程 (Logistics Engineering) 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和信息流

6、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1.2.2 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大物流:物资的包装、储运、调配(如物资调配、港口运输等系统)等区域活动。 小物流: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Plant Layout and Material Handling)等企业内活动发展而来的物流(Material Flow)系统。 具体来说,可以有下列系统: (1) 企业物流系统。 (2) 运输及储存业物流系统。

7、(3) 社会物资流通调配系统。 (4) 社区、城市、区域规划系统。 (5) 服务和管理系统(如办公室、教育、医院、行政管理)。,2物流工程的研究内容,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物流系统;所要做的就是解决物流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设施规划与设计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仓储技术 物流仿真技术 物流系统管理技术,设施规划与设计根据系统(如工厂、学校、医院、办公楼、商店等)应完成的功能(提供产品或服务),对系统各项设施(如设备、土地、建筑物、公用工程)、人员、投资等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近年来,设施设计发展很快,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独立科研方向和技术体系,被认为是物流科学管理的开端。系统管理的蓝图

8、,如资源利用、设施布置、设备选用等各种设想都体现在设施设计中,设施设计对系统能否取得预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设施规划与设计,对于社会物流系统,设施规划与设计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国际或国内)物流设施的网络布点问题,也就是设施选址问题。 如石油物流的中间油库、炼油厂、管线布点等的最优方案,远距离大规模生产协作网的各场址选择等;而对于企业物流系统,设施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是工厂、车间内部的设计与平面布置、设备的布局,以求物流路线系统的合理化,通过改变和调整平面布置调整物流,达到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经济效益的目的。 设施规划设计主要包括设施选址、布置设计、建筑设施、公用工程设计、信息系统

9、设计等内容,本书将以较大的篇幅在第3章和第4章予以讲述。,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是对物料搬运的设备、路线、运量、搬运方法以及储存场地等作出合理安排,包括: 搬运(运输)与储存的控制与管理。 搬运(运输)设备、容器、包装的设计与管理。,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储技术,物流系统的建立离不开仓库。在物流工程中,建立各种仓储设施和相应的存储设备和集装器具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各类仓库中最能代表现代物流技术的设施就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它涉及机械、结构、电气、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等学科,是综合性强的高技术。 仓储技术也是设施布置技术和物料搬运技术的综合应用,像广泛发展的各种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就是仓储技术发展的结果之

10、一。 本课将在第7章“仓库与物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中详细讲述这些内容。,物流仿真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物流工程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计算机将物流系统的运行情况在具体运作前模拟出来,从而为对系统的预测和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 计算机仿真分为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动态仿真。通过计算机的形象的演示,使仿真结果更直观的表达。 本书将在第10章“信息技术在物流工程中的应用”中讨论这些内容。,物流系统的管理技术,物流工程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为目的,仅靠先进的装备并不能达到目的,它需要通过对物流系统各要素的综合考虑,加强运作和管理、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先进的物流管理体系,以管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实

11、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 目前一些新兴的管理方法,如MRP、ERP、供应链管理等已经开始在物流系统中应用。这些内容将贯穿全书相应章节之中。,3物流工程与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异同,设施规划与设计是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作出全面安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得到有效运行,以达预期目标。 而物流工程强调物流系统(虽然大多数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都可以看成是物流系统),不仅考虑静态的设施,还考虑设施的运行和在其中流动的物料,以物流分析和系统布置设计为核心。 物流工程还重视系统性、整体性和伴随着物流的信息流。,1.2.4 物流工程的特点和研究

12、的意义,1物流工程的特点 1) 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 2) 并联性。 3) 最优性。 4) 综合性。 5) 实践性。 王之泰,物流的落实在于工程。,2物流工程研究的意义,1) 可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减少劳动力占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2) 可大幅度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 3) 降低物流费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 提高产品质量。 5) 促进技术改造,为企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6) 文明生产、安全生产。 7) 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1.3 物流工程的历史与发展,1.3.1 物流工程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工程与设施规划与设

13、计共同产生于早期制造业的工厂设计。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专业分工”能提高生产率的理论 18世纪末,提出“零件的互换性”概念 产业革命以来,工厂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产生了工厂设计和企业物流的问题。 泰勒“科学管理”,人、机、物的管理。 操作法工程(Methods Engineering)、工厂布置(Plant Layout)和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这三项活动被统称为“工厂设计(Plant Design)”,二战后,工厂设计扩大到非工业设施,如机场、医院、超级市场等各类社会服务设施。因此“工厂设计”一词也逐渐被“设施规划”、“设施设计”或“设施规划与设计”

14、和现在的“物流工程”所代替。 管理科学、工程数学、系统分析的应用,为工厂设计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创造了条件。 爱伯尔的“工厂布置与物料搬运”,穆尔的“工厂与设计” 理查德缪瑟(Richard Muther)的SLP和SHA。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工厂设计逐渐进入实用阶段,CAD广泛应用于规划设计的各个阶段。 90年代,现代制造技术、FMS、CIMS 和现代管理技术JIT等相结合来进行物料搬运和平面布置研究,物流系统的研究也扩大到从产品订货直至销售的全过程。,1.3.2 物流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情况,20世纪50年代学前苏联的工厂设计,注重设备选择的定量运算,对设备的布置以及整个

15、车间和厂区的布置则以定性布置为主。 80年代初,“物流”概念开始引入中国。此后,物流工程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 “工程设计”,包括工厂设计,建筑设计等。从设计阶段讲,工程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物流工程的重点在初步设计中。 1990年代初,工业工程作为正式学科在我国出现,设施设计与物流技术更为人们所重视。 目前,物流工程的重要性己逐步为社会所认同,被认为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物流合理化、社会化、现代化,己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 。,1.3.3 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1) 物流的系统化。 2) 物流的信息化。 3) 物流的社会化

16、和专业化。 4) 仓储、物流装备的现代化。 5) 物流与商流、信息流一体化。 6) 物流系统的柔性化。 7) 物流系统的仿真技术。,本章重点,本章的内容首先是物流的基本概念。 接下来是物流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物流工程的特色和研究意义。 最后是物流工程的产生和发展、物流工程在中国的发展、物流工程发展趋势和相关理论的发展。,参考书目与网站,本书后面的参考文献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中国物流策划网,物流培训,培训级别】 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认证考试】 全国统一考试每年为两次(2004年增加三月份一次),时间分别安排在五月份的第三周的周日和十一月份的第一周的周日;,【高级物流师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取得物流师资格后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在参加培训后可参加考试; 学士学位 非相关专业学历 ,连续从事本职业5年以上,在本中心参加培训后可参加考试; 硕士学位 物流工程硕士,可免理论考试,只参加能力测评;相关专业,连续从事本职业和相关职业1年以上,可参加考试; 非相关专业,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1年以上,在本中心参加培训后可参加考试; 博士学位 物流及相关专业,免理论考试,参加能力测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