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声响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736458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声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声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声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声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声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声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声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樂是一種文化現象(聲響;行動;觀念三層面) 沒有一個民族是沒有音樂的 沒有一個民族只有一種音樂 沒有一種音樂不具民族的意義的 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 - 從已知的自我文化去解釋他人的文化現象 音樂如何感動人?如何傳達文化內涵中的意義?,世界音樂導論,西方 & 非西方音樂,西方認為音樂是一種享受(enjoyment),但許多其他民族對待音樂的方式,卻具有更多享受之外的意義。 以費佳洛婚禮為例 奧地利天才作曲家(莫札特), 用義大利文給德語觀眾看的歌劇 以音樂架構來說,他包含了宣敘調、詠嘆調、室內樂及交響樂團,什麼是 天才? 天才是音樂上一種重要的概念。Mozart快速的創作

2、大量的作品,表現出音樂對於類似體能(athletic)的崇拜。此概念也延續在對於偉大的演奏家、作曲家的定義。 什麼是偉大的作品的標準? 巨大的複雜性,內在結構上具邏輯性,和聲、對位豐富複雜、針對特定樂器或聲樂所創作、文字和音樂的對應關係、傳達特定的社會或性靈上的訊息(在此為傳達出社會的變動,即柔性革命的主題)。,什麼樣的人參與音樂的活動?為何是義大利文(非母語)? 音樂家通常需要數種語言能力。 受良好教育的人也同時具有相當的外國語言能力。 以不同於母語的創作,顯示對不同語言的掌控能力。 具有能力欣賞音樂的人,也是社會中的菁英人士。 由此可知古典音樂在西方社會的地位 音樂、語言的關連 如果音樂是

3、一種語言,它也可以被學習、借用或者是和其他音樂互相影響。 語言可以被取代(i.e. 南美洲在哥倫布抵達後,改用西班牙語。) 如果有 bilingual , 也就會有 bimusical。( i.e. 用鋼琴演奏傳統樂曲,或加入和聲或不同音階。),民族音樂學(Ethnomusicology),人類學與音樂學的整合 起源和演變(pp.34 39) 1895年音樂學 1941年比較音樂學 1950年民族音樂學,研究範圍 無文字社會的音樂文化研究 亞洲及北非高度發展文化中的種種音樂 民俗音樂,梅利安(Merrian, Alan P.) 的定義 除了對音樂作研究之外,還需研究其文化內涵。 文化內涵分為六

4、個項目: 該音樂文化中的樂器 歌詞 當地原有的音樂型態學或分類 (Native typopology or classification of music) 音樂家在該社會中的角色與地位 音樂在當地文化中,與之有關的樣式及功能 將音樂視如創造性活動的研究 (i.e.歷史的演變;近代的發展),音樂,何謂音樂? 各民族對音樂的認定一致嗎?,歌樂,各民族間共同的音樂 - 聲樂,何謂民歌?,定義與概念 民間信仰與民歌的關係 民間生活的式樣與民歌的關係 民間環境與民歌的關係 方言與民歌的關係 女性與民歌的關係,民歌的音樂結構與分析,音階 節奏 旋律法 形式,樂器,器樂分類 依H S法(E.M Hornbostel & Sachs)分為 體鳴樂器 Idiophones- 堅固,不需展的薄膜或弦即可產生聲音。 膜鳴樂器 Membranophones- 藉著緊密伸展的薄膜,來發出聲音。 弦鳴樂器 Chordophones 齊特琴屬(Zither) , ex., 古琴、維那琴 魯特琴屬(Lute), ex., 琵琶、曼陀林 豎琴屬 (Harp) , ex., 豎琴 里拉琴屬 (Lira) , ex., 小提琴 氣鳴樂器 Aerophones- 分有簧及無簧樂器,樂器的分佈和地域性 樂器的功能 音樂上的功能 社會上的功能 象徵上的功能 宗教上的功能 語言、傳達上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