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60590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歌行》公开课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短歌行教案(详细版)授课班级:高一(2)班 授课时间: 任课老师:谭秋菊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与赏析,学会用典,比喻等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内涵; 2、典故及比兴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3、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 。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导入 大家都看过三国

2、演义吧,觉得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回答?) 曾有人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京剧当中的曹操为白脸奸臣,长眉细目三 角眼,表现其奸诈残暴性格。似乎被关上了乱臣贼子的坏名声,但我们看一个人应该持一 种公正客观的态度。曹操到底时候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 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惨的一次 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 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从易中天的品评当中,我们就明白曹操有这么几种身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3、。 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文学的带头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最没有争议的文学成就。鉴赏 他的短歌行 。 二,二,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 直抵辽东,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 盟” ,统一天下。三,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 1,朗读感知,先播放朗诵带,让学生标注生僻字词读音,再学生朗读,老师正音,并作 出评价。 2, “诗言志,歌咏怀”曹操在这首诗歌当中要言的是何志,抒发何种感情呢?诗人又 是通过何种手法来言志抒情的呢?我们一起来分析。 同学们再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抒

4、发的是怎样一种情感,诗文当2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的情感? “忧” (诗眼) 诗歌的那些内容表明了诗人的“忧”呢?从诗歌当中找线索。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 ,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研读四,研读 解读内容,分析情感解读内容,分析情感 1,读第一段,读第一段 第一节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 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诗人因为什么而忧呢?诗人因为什么而忧呢? (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时光易

5、逝,人生短暂) 古诗当中有很多抒发时光易逝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 积极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时间流逝之快,那曹操又是怎么样写他的时光易逝之忧的呢? 又是如何写忧的呢?又是如何写忧的呢?(比喻)(比喻)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 “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 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曹植赠白马 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少壮不努力,老大 徒伤悲。要惜时,奋斗)诗人用什么来解忧呢?诗人用什么来解忧呢?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国古代的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借酒抒情,抒发

6、诗人各 种情怀,而借酒浇愁的美诗也不在少数, “酒入愁肠,化作诗几行”。同学们能否举出几个 例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作者此时心情的孤单。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 诗人借酒浇愁,能不能真正消愁呢?不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 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罗隐自勉)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 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人生短暂,霸业未成。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

7、成就霸业,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 需要什么条件?(人才的辅助)第二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第二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齐读)鼓瑟吹笙。(齐读) 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比喻,用典)(比喻,用典)用典用典: 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 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 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

8、论刘项二人成 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3项羽: 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 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用典:用典:“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比喻)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 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第二段第二段第第一一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齐读)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9、。(齐读) 这里的这里的“忧忧”和上文的和上文的“忧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 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贤才难得”。 曹操此时身边是不是没有贤才呢?不是,这首诗就是在宴请群英时作的。曹操此时身边是不是没有贤才呢?不是,这首诗就是在宴请群英时作的。 “越陌度阡,枉越陌度阡,枉 用相存。契阔谈嚥,心念旧恩用相存。契阔谈嚥,心念旧恩” 。 “陌”、“阡”都是指田间小路。东西向叫“陌”,南北向叫“阡”。“枉”,枉驾、屈驾。“用”,以。 “存”,探问、问候。“契阔”,久别重逢。“讌”,通

10、“宴”。“旧恩”指往日的情谊。这四句意思是: 客人(指人才)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 的情谊。 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当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 还要“忧”呢? 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 来。 有贤才而又对贤才如此的渴求,更见他求才若渴的心情。 第二段第二节:第二段第二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齐读)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齐读) 曹操渴求人才,而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

11、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 可以看出来? “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 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曹操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 对待贤才?用典“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 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 五,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五,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 用典用典 “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

12、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 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 作者以周公自比,反复倾诉了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表明了为完成统一大业而不遗余力的 真诚态度。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 海纳百川,诚心纳英才,希望接纳的人才越多越好。4比喻比喻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人生美好的时光何其短暂。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两句喻得不到贤才的忧思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贤才尚在徘徊并急于寻找可依托的明主,流露出诗人惟恐贤士不 来的焦急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 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6、总结总结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了自己 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同时也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了自己招揽贤才的 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 曹操:曹操:政治家政治家军事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学家忧:人生苦短忧:人生苦短贤才难得贤才难得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用典用典比喻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