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程序+电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340704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程序+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哈尔滨理工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程序+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哈尔滨理工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程序+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哈尔滨理工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程序+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哈尔滨理工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程序+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理工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程序+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理工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程序+电路(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一设计要求一设计要求 1被测量温度范围:0500,温度分辨率为 0.5。 2被测温度点:4 个,每 2 秒测量一次。 3显示器要求:通道号 1 位,温度 4 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 。 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 4键盘要求: (1)定点显示设定;(2)轮流显示设定;(3)其他功能键。 二设计内容二设计内容 1单片机及电源管理模块设计。单片机可选用 AT89S51 及其兼容系列,电源管理模块要实现

2、高精密稳压输出,为单片 机及 A/D 转换器供电。 2传感器及放大器设计。传感器可以选用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 K) ,放大器要实现热电偶输出的 mV 级信 号到 A/D 输入 V 级信号放大。 3多路转换开关及 A/D 转换器设计。多路开关可以选用 CD4052,A/D 可选用 MC14433 等。 4显示器设计。可以选用 LED 显示或 LCD 显示。 5键盘电路设计。实现定点显示按键;轮流显示按键;其他功能键。 6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初始化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标度变换模块等。 三设计报告要求三设计报告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以下格式书写: (1)封面; (2)设计任务书;

3、 (3)目录; (4)正文; (5)参考文献。 其中正文应包含以下内容: (1)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指标描述; (2)各模块电路原理描述; (3)系统各部分电路图及总体电路图(用 PROTEL 绘制) ; (4)软件流程图及软件清单; (5)设计总结及体会。 四、参考资料四、参考资料 1、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于永,51 单片机常用模块与综合系统设计实例精讲,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引言引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 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 计与研究有

4、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学习基于 51 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本 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为了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数字温度传感器, 通过 MC14433 模数转换对所测的温度进行数字量变化。单片机数据处理之后,将当前温度 信息发送到 LCD 进行显示。本系统可以实现多路温度信号采集与显示,可以使用按键来设置 切换定点显示功能与轮流显示功能,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达到控制 蜂鸣器和继电器的目的。我所采用的控制芯片为 AT89c51,此芯片功能较为强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电路 的设计,对芯片的外围扩展,采用微机进行温度检测,

5、数字显示,信息存储及实时控制。 目录: 一、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指标的描述-4二、各模块电路原理描述 -42.1 单片机及 AT89C51 引脚说明-42.2、电源模块设计- -72.3、传感器模块设计-72.4、放大器-92.5、多路转换 -92.6、A/D 转换器-112.7、显示器设计-132.8、键盘电路设-142.9、电路总体设计图-15三、软件流程-16四、 程序清单-17五、设计总结及体会-23六、参考资料-23一、系统总体功能及技术指标的描述1,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实时的温度的数据采集与显示,采用 1602 液晶显 示温度读数和所选通道号,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控制。

6、2,技术指标要求: 1被测量温度范围:0500,温度分辨率为 0.5。 2被测温度点:4 个,每 2 秒测量一次。 3显示器要求:通道号 1 位,温度 4 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 。 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 4键盘要求: (1)定点显示设定;(2)轮流显示设定;(3)其他功能键。二、各模块电路原理描述2.1 单片机及电源模块设计单片机及电源模块设计如图所示为 AT89C51 芯片的引脚图。兼容标准 MCS-51 指令系统的 AT89C51 单片机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 CHMOS 的单片机,片内含 4KB 在线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的单片机。它与通用 80C51 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

7、统和引脚兼容。AT89C51 单片机片内的 Flash 可允许在线重新编程,也可用通用非易失性存储编程器编程;片内数据存储器内含 128 字节的 RAM;有 40 个引脚,32 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具有两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器;中断系统是具有 6 个中断源、5 个中断矢量、2 级中断优先级的中断结构;震荡器频率 0 到 33MHZ,因此我们在此选用 12MHZ 的晶振是比较合理的;具有片内看门狗定时器;具有断电标志 POF 等等。AT89S51 具有 PDIP、TQFP 和 PLCC 三种封装形式8。2.2、AT89C51 引脚说明引脚说明P0 口:8 位、开漏级、双向 I/

8、O 口。P0 口可作为通用 I/O 口,但须外接上拉电阻;作为输出口,每各引脚可吸收 8 各 TTL 的灌电流。作为输入时,首先应将引脚置 1。P0 也可用做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时的低 8 位地址/数据总线的复用线。在该模式下,P0口含有内部上拉电阻。在 FLASH 编程时,P0 口接收代码字节数据;在编程效验时,P0 口输出代码字节数据(需要外接上拉电阻)。P1 口:8 位、双向 I/0 口,内部含有上拉电阻。P1 口可作普通 I/O 口。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四个 TTL 负载;用作输入时,先将引脚置 1,由片内上拉电阻将其抬到高电平。P1 口的引脚可由外部负载拉到低电平,通过上拉电阻

9、提供电流。在 FLASH 并行编程和校验时,P1口可输入低字节地址。在串行编程和效验时,P1.5/MO-SI,P1.6/MISO 和 P1.7/SCK 分别是串行数据输入、输出和移位脉冲引脚。 P2 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2 口用做输出口时,可驱动 4 各 TTL 负载;用做输入口时,先将引脚置 1,由内部上拉电阻将其提高到高电平。若负载为低电平,则通过内部上拉电阻向外部输出电流。CPU 访问外部 16 位地址的存储器时,P2 口提供高 8位地址。当 CPU 用 8 位地址寻址外部存储时,P2 口为 P2 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在 FLASH并行编程和校验时,P2

10、口可输入高字节地址和某些控制信号。P3 口: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口。P3 口用做输出口时,输出缓冲器可吸收 4 各TTL 的灌电流;用做输入口时,首先将引脚置 1,由内部上拉电阻抬位高电平。若外部的负载是低电平,则通过内部上拉电阻向输出电流。在与 FLASH 并行编程和校验时,P3 口可输入某些控制信号。P3 口除了通用 I/O 口功能外,还有替代功能,如表 5.3-1 所示。表 5.3-1 P3 口的替代功能引脚符号说明P3.0RXD串行口输入P3.1TXD串行口输出P3.2/INT0外部中断 0P3.3/INT1外部中断 1P3.4T0T0 定时器的外部的计数输入P3.5T1T1

11、 定时器的外部的计数输入P3.6/WR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写选通P3.7/RD外部数据存储器的读选通RST:复位端。当振荡器工作时,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系统复位。ALE/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允许地址锁存)是一个用于锁存地址的低 8 位字节的书粗脉冲。在 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可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ALE 以振荡器频率的 1/6 的固定速率发出脉冲,它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需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 ALE 脉冲。如果希望禁止 ALE 操作,可通过将特殊功能寄存器中位地址为 8EH 那位置的“0”来实现。该位置的“1”后

12、。ALE 仅在MOVE 或 MOVC 指令期间激活,否则 ALE 引脚将被略微拉高。若微控制器在外部执行方式,ALE 禁止位无效。: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取通信号。当 AT89S51 在读取外部程序时, 每个机器周期 将 PSEN 激活两次。在此期间内,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两个信号。/Vpp: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允许端。为了能够从外部程序存储器的 0000H 至 FFFFH 单元中取指令,必须接地,然而要注意的是,若对加密位 1 进行编程,则在复位时,的状态在内部被锁存。执行内部程序应接 VCC。不当选择 12V 编程电源时,在 Flash 编程期间,这个引脚可接 12V 编程电压。XT

13、AL1:振荡器反向放大器输入端和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输出端。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原理图:电源模块设计:电源模块设计:在影响单片机系统可靠性的诸多因素中,电源干扰可谓首屈一指,据统计,计算机应用系统 的运行故障有 90以上是由电源噪声引起的。为了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交流供电应采用 交流稳压器,防止电源的过压和欠压,直流电源抗干扰措施有采用高质量集成稳压电路单独 供电,采用直流开关电源,采用 DC-DC 变换器。本次设计决定采用 MAXim 公司的高电压 低功耗线性变换器 MAX 1616 作为电压变换,采用该器件将输入的 24V 电压变换为 5V 电压, 给外围 5V 的器件供电。MAX1616 具有如下特点: 1.428V 电压输入范围。 2.最大 80uA 的静态工作电流。 3.3V/5V 电压可选输出。 4.30mA 输出电流。 本电路采用该器件将输入的 24V 电压变成 5V 电压,给外围 5V 的器件供电,其中二极管 D1 是保护二极管,防止输入电压接反可能带来的对电路的影响和破坏。电源管理模块电路图如下:传感器模块设计数据的采集应用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 , 它把温度信号转换成 热电动势信号 , 通过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测温的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