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复习物质(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338651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轮复习物质(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二轮复习物质(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二轮复习物质(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二轮复习物质(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二轮复习物质(一)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轮复习物质(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轮复习物质(一)(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少事,从来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2009 中考物理物质 (一),制作:何海群,课标要求主要考点练习,(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主要考点,物质的物理特征很多,如颜色、状态(形状)、弹性、导电性、硬度、塑性(范性也称延展性)、透光性、比热容 、质量、电阻、密度、磁性等,要会根据物质不同的物理特征,对物质进行分类。各种物质在生活和社会应用中都有自己一些特点,要会根据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练习,1、下列物质可以按其 来进行分类,一类是 ,有 ,一类是 ,有 。铁,塑料,水银,石头

2、,煤油 2、调查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列表归纳这些物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不同物质在物理性质(形态、弹性、颜色)和用途上的差异进行分类。,练习,3.下列物品中,由硬度最大的物质组成的是A.橡皮泥 B.铅笔芯 C.塑料尺 D.钢锯条 (2008常州) 4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的A导电性好 B导热性好 C传声性能好 D硬度大 (2008淮安),练习,5、下列不属于物质物理属性的是 A密度 B热量 C比热容 D沸点 (2008南通) 6、2008年南方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2)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小亮

3、同学产生疑问: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小亮同学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l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淡盐冰对应曲线、浓盐冰对应曲线),练习,根据曲线图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比热容越 大小),熔化前升温越(快慢),并能在 更 (高低)的温度熔化 (2008常州),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意见。,主要考点,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如噪声、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练习,1、讨论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和农药等对人和环

4、境的影响。 2.今年8月,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办.为了有效防止汽车尾气污染,北京市汽车燃料的使用正在逐渐用新的清洁燃料取代目前的汽油.下列燃料中:煤 天然气 乙醇 一氧化碳,属于较清洁燃料的是 B. C. D. (2008宿迁),练习,3.常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将于2008年9月28日并网发电该工程总投资5亿元,每天可焚烧垃圾7.5X105kg,发电1. 6 X 105kWh,利用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炉渣可制砖6万块对于该工程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难题,变废为宝B.高温消灭垃圾中的细菌、病毒,有利环保C.减少需要填埋的垃圾质量和体积,节约土地D

5、.居民投放垃圾不用分类,轻松便捷 (2008常州),练习,4.市政府为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下列措施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加大城市绿化面积可以改善环境B城区禁鸣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D倡导“无车日”可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2008连云港),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3)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主要考点,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能说出水在自然界中三态的表现形式。,练习,1、观察周围物质,根据形状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列举自然界和

6、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 2、说出你所见到的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练习,3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或变成了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又形成了雨 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2008淮安),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要考点,温度的概念,温度的物理意义,液体

7、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常见的环境温度,城市的热岛效应,沿海和内陆地区的温度特点等,练习,1、调查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了解这些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液体温度计中的液体会有不同。 2、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 3、人的正常体温是 。 4、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如何使用?为什么不同的温度计会使用不同的液体? 5、什么叫温室效应?什么叫热岛效应?如何避免?,练习,6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2008无锡) 7将图3中三种测量仪器的读数写在其下方相应空格处 (2008徐州),练习,8读出下列三种仪器的示数。(2008

8、盐城),练习,9徐州小南湖公园风景秀丽如画,让人流连忘返。盛夏时节,湖水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假设湖水吸收的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则沙石升高的温度 湖水升高的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美丽的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经过光的 所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2008徐州),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主要考点,物态变化的概念,探究物态变化的相关实验,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及其吸放热情况。生活和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的一些现象。在自然界中跟沸点、熔点有关的一些现象。,练习,1、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

9、了解高压锅的原理。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a)中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图(d)中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008年连云港),练习,3如图2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星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

10、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2008年南京),练习,4下列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2008南通),练习,5.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熔化、放热过程 B熔化、吸热过程 C凝华、放热过程 D凝固、放热过程 (2009宿迁) 6晾衣服时,充分抖开干得快,这是因为_,蒸发越快;冬季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形成的 (2008泰州),练习,7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2008无锡) 8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如图所示,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 B升华C凝

11、固 D液化 (2008盐城),练习,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 (熔化液化)形成的。由此推断:雨是大气中的 形成的。 (2008盐城),练习,10炎热的夏季,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行驶在中山路上,水不停地喷洒着,使街道空气有清新凉爽之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洒水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动能会逐渐减小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C洒水时为提醒路人避让而播放的音乐肯定不会被当作噪声D驾驶员在行驶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练习,11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t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

12、-50时, 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 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 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2008南京),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意识。,主要考点,水在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练习,1、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008常州),练习,2“奥运火炬登珠峰”开创了奥运火炬传递的历史先河。火炬进发珠峰,“高原反应”是队员们必须面对的诸多困难之一,“高原反应”与气压有关,高度越高,气压_(选填“越大”或“越小”);高原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是因为用普通锅烧煮时,水的沸点_100 (2008泰州),成功永远为有准备的人留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