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7657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 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山东(名师导航)高一语文:1.2 劝学劝学 导学案(鲁人版必修导学案(鲁人版必修 1)一、预习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2、掌握本文出现的重要字音、通假字、文言实词。二、预习内容(1)作者及其作品荀子,名 字 , 时期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 、 ,是先秦 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

2、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 “劝”在本文是“ ”的意思。所以题意是 。(2)字音木直中( )绳 輮( )以为轮 虽有( )槁( )暴 ( ) 金就砺( )则利 参省( ) ( ) 知( )明而行无过 须臾( ) ( ) 跂( ) 彰( ) 舆( )马 生( )非异 跬( )步 骐骥( ) ( ) 驽马( ) 锲( )而不舍 朽木不折( ) 镂 ( ) 螯( )蛇鳝( )(3)通假字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知明而行无过 君子生非异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文言实词1、君子: 2、已:。 3、中绳: 4、輮 :5、规: 高考

3、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 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6、虽有槁暴: 7、挺: 8、金: 9、就砺: 10、参省乎己 11、须臾:12、跂: 13、而见者远14、疾: 15、假:16、舆: 17、致:18、水: 19、绝:20、兴: 21、跬: 22、骐骥: 23、用心一也: 课内探究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重点);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难点) 。二、学习过程合作探究(1)文言虚词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苛政猛于虎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虽有槁暴,

4、不复挺者 而: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 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1、吾尝终日而思矣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2)特殊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輮以为轮(3)词类活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精讲点拨1、归纳课文的内容要点,列出结构框架第一段:中心论点 第二段:学习的意义:(四喻) 第三段:学习的作用:(五喻) 第四段:学习的方法、态度(十一喻) 2、总结文章的论证方法并举例说明 比喻论证 排比句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3、思考交流 劝学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

5、现代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4运用比喻对比的方式写一个片段,关于学习的议论文。 课后练习与提高课后练习与提高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 )A.中绳(zhng) 槁暴(p) 以为轮(ru) 金就砺则利(l)B.参省乎己(xng) 须臾(y) 跂而望(q) 靛青(dng)C.跬步(gu) 蓼蓝(lio) 生而异也(xng) 骐骥(j)D.锲而不舍(qi) 驽马(n) 金石可镂(lu) 蛟龙 (jio)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虽有槁暴(晒) 以为轮(使弯曲) 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而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 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致千里(送别)

6、 君子生非异也(天资,禀性) 非利足也(走路) 筋骨之强(强壮) 而绝江河(横断) 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 而闻者彰(显著,清楚)A. B.C. D.3.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停)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极)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死)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4.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有力的弓)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有余)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壮) D.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强迫)5.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虚

7、假) B.大臣犯法,无所宽假。 (包庇)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6.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向远处看)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C.先达德隆望尊。 (希望)D.适冬之望日前后。 (农历每月十五日)7.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嗅)B.以勇气闻于诸侯。 (闻名)C.不能称前时之闻。 (见闻)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听见)解析:C 项中“闻“应译为“名声“。8.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木直中绳, 以为轮。 (使弯曲)B.故木受绳则直

8、,金就砺则利。 (接近,放到上)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统一)9.找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句。(1)正中下怀( )A.木直中绳 B.天门中断楚江开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 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C.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D.百发百中(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A.早岁那知世事艰 B.草木有生而无知C.知小谋大 D.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昔者先生以为东蒙主C.七十者衣帛食肉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

9、.令有功于国 B.功败垂成C.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D.劳苦而功高如此(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怀王怒,大兴师伐秦C.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D.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0.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1.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食。 D.我孰与城北谁美?12.填空。(1)荀子,名_,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 荀子一书现存_篇,其中第一篇是_。(2)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一个“_“的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四个流派是儒、墨、_、_,荀子是战国末期_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3)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4)学而不厌,_。答案:A A C D B C C D(1) A (2) C (3) D (4)B (5)CD C 12(1)况 三十二 劝学 (2)百家争鸣 道 法 儒家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 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3)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4)诲人不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