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3145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九)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九)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九)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九)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九)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九)(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专题测试卷高中同步测试卷高中同步测试卷(九九)专题一专题一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测试时间:100 分钟 满分:100 分)本试卷分第卷(基础训练)和第卷(冲关训练)两部分。全卷共十四大题,32 小题。第卷(基础训练 共 40 分)一、阅读舒婷的神女峰一诗,回答 13 题。(10 分)神 女 峰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

2、痛哭一晚 1981 年 6 月于长江1诗中“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指代什么?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 分)答: 2请你谈一谈诗中对“衣裙” “江涛”的描写有何作用?(3 分)答: 3结合你的理解,谈谈“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有何深刻含意。(3 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45 题。(10 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注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注】 本诗作于 1949 年 4 月。4毛泽东说项羽“沽

3、名” ,请说明项羽“沽”的是什么“名” ,项羽“沽名”的结果如何。(5 分)答: 5毛泽东说“不可沽名学霸王”有什么深刻意义?(5 分)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67 题。(10 分)宫 词唐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6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诗中“美人”这一形象。(5 分)答: 7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89 题。(10 分)出 池 州姚 鼐桃花雾绕碧溪头,春水才通杨叶洲。四面青山花万点,缓风摇橹出池州。8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作简要分析。(5 分)答: 9这首诗采用

4、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 分)答: 第卷(冲关训练 共 60 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1013 题。(10 分)媚态观音孙静轩厌倦了千年不变的钟鼓之声和那千篇一律的佛法经文法规虽严,却关不住一片情思你赤着双脚,跨出了天堂的大门你侧身于神与人之间大胆地穿一件透明的纱裙你扭动着窈窕的身段似乎要翩翩起舞突然,又陷于神秘的沉默你羞涩地微笑着凝视着朦朦胧胧的凡尘为了这叛逆的婀娜媚态你全不顾背后怒目而视的护法之神10 “媚态观音”的“媚态”表现在哪些方面?(2 分)答: 11 “关不住一片情思”中的“情思”指什么?(2 分)答: 12诗中的观音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 分)答

5、: 13请对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3 分)答: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1416 题。(10 分)蛇冯 至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呵,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它想那茂盛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1926 年14诗人用“蛇”来比喻什么?(3 分)答: 15第二小节“茂盛的草原”和“浓郁的乌丝”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 分)答: 16诗人为什么要用“绯红的花朵”比喻姑娘的“梦境”?(3 分)答: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1718 题。(5 分)送陈七赴西军

6、孟浩然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17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简要概括。(2 分)答: 18前人评孟浩然诗,有“冲淡中有壮逸之气”之说。请结合本诗作简要赏析。(3 分)答: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 1920 题。(5 分)秋 月宋程 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19诗中“白云红叶两悠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分析。(2 分)答: 20有评者说,全诗无一笔写月,而处处见月,正如司空图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3 分)答: 九、阅读下面这

7、首诗歌,回答 2122 题。(5 分)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21本诗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析。(2 分)答: 22请结合全诗,赏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3 分)答: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 2324 题。(5 分)小 园清黎 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23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2 分)答: 24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3 分)答: 十一、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8、)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注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选自陈与义集校笺)【注】 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 “儒先”指叶天经。25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2 分)答: 26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3 分)答: 十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回答问题。(5 分)野 步宋周 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清赵 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27概括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

9、野步者形象。(2 分)答: 28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拟人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简要赏析。(3 分)答: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5 分)绝 句石 懋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毬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29诗的前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巧妙,请写出来,并解说其妙处。(2 分)答: 30 “杨花”这一形象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3 分)答: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5 分)归 燕 诗张九龄注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注】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

10、。由于李林甫等毁谤,唐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 736 年(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被罢相, 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31结合全诗,用简要的语言对这首诗中的“燕子”的形象加以概括。(2 分)答: 3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3 分)答: 参考答案与解析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03160049 解析:本题共三个小问题,第一个是考查对诗歌寓意的理解,第二个是考查对整首诗中抒情主人公的界定,第三个是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紧扣诗境、语境。答案:指代人们对坚贞不渝的爱情观的赞美。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 。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是指抒情主人公对古代传说中所宣扬的爱情

11、观产生了怀疑,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内心难以抑制的强烈感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中意象的作用。在诗中作者写“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写江涛“高一声” “低一声” ,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心潮澎湃的心境。答案:作者在诗中对“衣裙” “江涛”进行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自己内心的不平静。3导学号:03160050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深层意蕴的鉴赏能力。 “展览千年”的是传统的爱情观,而“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则代表对独立与幸福的爱情生活大胆追求的观念。答案:否定传统的爱情观,倡导女性大胆追求自身的独立与幸福。4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

12、,弄清项羽因“义气” “仁慈”而误失良机,为刘邦所灭的历史事实。答案:沽“仁义”之名,具体有“义气”和“仁慈”两方面。结果:项羽“不追穷寇” ,放走刘邦,变主动为被动,最终为刘邦所灭。5导学号:03160051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涵。毛泽东在诗中以史为鉴,指出革命人民应将革命进行到底,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答题时,要注意联系时代背景。答案:用项羽沽名钓誉的历史教训教育革命人民:不能怜悯行将灭亡的敌人,重蹈项羽的覆辙;要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猛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6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这首诗题为“宫词” ,主要写宫女的生活,“寂寂”的环境, “含情欲说宫中事”的情态, “不敢言”的恐惧,都能看出“美人”宫中生活的状态。答题时须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美人”不受宠幸,孤独寂寞,没有人身自由,对宫中的森严制度、恐怖气氛感到恐惧。(分析略)7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先要准确指出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答案:反衬。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闹衬冷。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