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十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704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十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十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十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十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十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十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一经济(第十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学习任务单】1、全面建成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复习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滞后、经 济结构问题突出、资源能源消耗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 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切实把握如何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学习重点难点】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学习方法】学讲方式、探究训练 【学习过程】考点一考点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经典例题 (2013天津高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 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B C D 高效训练 1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追求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 总体小康是指

3、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全面小康是指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 化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高标准的小康A B C D 2下列属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是( )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A B C D 考点二考点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核心立场是 , 基本要求是 ,根本方法是 。 2为什么3怎么办经典例题 (2010天津高考)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 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

4、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 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 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 ( ) 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A B C D 高效训练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经济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考点三考点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情景导引 情景:9 月 11 日,李克强在 2013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今年以来,中国 稳增长、调结构

5、、促改革协调推进,得益于宏观管理方式的创新。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主动力是推进改革创新,以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的动力和改革 的红利,来激发市场的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自我探究 1为什么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2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典例题 (2013北京高考)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促进金融、通信等服务业发展 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 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 A B C D 高效训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同

6、出席 2013 财富全球论坛和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的 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提 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 B C D 例 2013 年 7 月 29 日,广东省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提 出在推动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不能乱、环境不 能坏”两条底线,走出一条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

7、关知识,谈谈粤东西北应如何坚守“两条底线”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时效跟踪训练】热点一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政府的施政支点新一届政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 指导作用。二是必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据此回答 12 题。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和基本要求分别是(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以人为本 B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C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 D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兼顾 2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要求政府( )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完善收入分

8、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 平 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居民收入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A B C D 热点二 推进和深化改革创新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9 月 11 日下午,2013 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全会厅举行,国务院总 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李克强表示,以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的动力和改革的红利,来激 发市场的活力,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据此回答 34 题。 3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力量就要(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推进改革创新 释放内需潜力 A B C D 4李克强表示,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总量政策就保持稳定,主线是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

9、,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主动力是推进改革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 )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 创新驱动 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 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A B C D【课时跟踪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漫画补说明我们现在的小康( )A是低水平的小康 B是不全面的小康 C是不平衡的小康 D实现了现代化 22013 年我国政府主动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定为 7.5%,再次低于 8%,这主要基于 ( )A减少贸易进口,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B合理分配社会财富,促进社会公平 C减少货币发行

10、量,促进物价稳定 D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石化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 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在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有助于(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实施绿色消费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 B C D 4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新标准调整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方案,进一步扩 大了人群保护范围,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 PM2.5 平均浓度限值,更新了一些污 染物项

11、目的分析方法等。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直接意义在于( ) A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D建设生态文明 5建设中原经济区,河南正在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需要河南( ) 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工业基础地 位,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以农促工、以乡带城长效机制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B C D 6下图漫画毫不手软是在要求我们( )A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家庭 B凡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都要停产整顿 C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D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7近年来,我国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卫生、科技、文化、 体育等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致力于( )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城乡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8下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状态 a 向状态 b 转变是基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