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703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 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命题规律及备考导向】 1本课近年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点上,从题型看,多以选择题为主。 22015 年备考应注意: (1)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必 然性。(3)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说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 【考点知识清单】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

2、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学习重点、难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群众 观点与群众路线; 【学习方法】学讲方式、当堂训练 【学习过程】 考点一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情景导引2013 年 9 月 13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 议上倡议,上海合作组织 6 个成员国和 5 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我们有责任把 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精神传承

3、下去,发扬光大,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自我探究 1传承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精神表明社会意识具有什么特点? 2从唯物史观角度说明传承丝绸之路精神对建设和谐地区的作用。1是什么: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 。社会存在的变 化、发展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 时间: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性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作用。图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特别提醒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 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 作用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经典例题 1、(2013山东高考)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 “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 传语。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 (江苏卷)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 以奔驰

5、、通用、波音、 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 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 这说明 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 (四川卷)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引发了人们多方面的思索:自我、 亲人、友情、健康、蓝天、梦想都去哪儿了?这些追问,在凸显当今社会环境下一些人 迷茫心境的同时,还萌动着人们寻求改变的心态和信念。这表明 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特征 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6、社会心理源自人们的生活反思 A B C D 高效训练1、(2013江苏百校联考)2013 年 1 月 8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 社会心态蓝皮书基于对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不同阶层群体间关系的实际分析上, 得出“社会信任度下降”的结论,这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依据材料 信息,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物质性的特点 调整社会意识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A B C D 2、(2014 宿扬泰南二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创 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

7、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考点二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 1是什么 (1)基本矛盾: (2)基本规律: 2为什么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和 的统一。它对社会的发展起 作用。生产活动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 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怎么样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辩证关系:生产力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能动地 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这就是 的规律。

8、(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这就是 的规律。 易混易错 不能认为上层建筑一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也不能认为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 础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促进生产力的发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 经典例题 (2011浙江高考) 2011 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 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

9、识形态 的影响等。这表明( ) 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 B C D 高效训练(2013广东六校联考)2013 年我国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加注重公平和可持续 发展。下列关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 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 B C D 考点三考点三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是什么 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

10、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的矛盾, 这一矛盾是 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 加以解决。 (2)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 特别提醒 区分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 关键要把握两者的基本内涵,如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属于 生产关系的变革;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完善、思想观念的解放等则属于上层 建筑的变革。 3怎么样 (1)一般意义: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 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2)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11、, 是推动阶级社会 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 特别提醒 (1)矛盾具有特殊性,在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不同, 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区别,所以,解决基本矛盾的方法不同,因而社会发展的实现方 式不同。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分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 经典例题 (2013江苏高考)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下图所示的这一 变化有利于( )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优化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 B C D 高效训练(2013四川凉山州三诊)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当选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