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6版高三四模(5月)_语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590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6版高三四模(5月)_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2016版高三四模(5月)_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2016版高三四模(5月)_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2016版高三四模(5月)_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2016版高三四模(5月)_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6版高三四模(5月)_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6版高三四模(5月)_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2016.5一、语言知识运用(一、语言知识运用(1515分)分)1在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极简的台词和人物关系,使荒野猎人 出美国电视剧作家大卫马梅所强调的极简叙事的特质。各位领导,刚才的发言,我只是提出一点刍荛之见,敬请批评 。你做人不能言而无信,要说话算数, ,这样才能得到别人对你的信任。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中,我们要 ,提前做好相关工作。A呈现 斧正 一言九鼎 未雨绸缪 B显露 指正 一言九鼎 防患未然 C呈现 指正 一诺千金 防患未然 D显露 斧正

2、 一诺千金 未雨绸缪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作为时下最火的男神,许多人喜欢宋仲基的原因又怎会仅仅是因为一个“帅”字?全面了解宋仲基需要从戏内和戏外来解读他。B. “中晋系”在倒掉后,国太投资的这些小伙伴们怕是今夜难眠,迎接他们的,将是证券市场一场躲不过的“血雨腥风”。C. 近日,深圳、广州等地实行“禁摩限电”专项整治行动,这让原本风靡街头的电动来源:学科网车大军数量急剧锐减。D. 昌平检方介绍,检方依法介入后,按照程序进行初查,已陆续开展对事发现场的勘验,向雷洋家属、社区居民和办案民警了解核实情况,调取有关视频资料等工作。3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3分)A九天阊阖

3、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 。 。 , ,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内在的人,看到他真正的自我。只有当一个人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个性才会显露出来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精神可以随心所欲地游荡之时只有当社会与公务的压力消失,金钱、名誉和野心的刺激离去A B C D5.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有时,眼见的未必就是真实

4、的。B媒体要对大众负责,不能截取事件的局部误导读者。C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得到真相。D看事情不能只看局部,更要看到整体。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818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送职方郎中王君赴任序(明)金实守令之誉,出于私爱狎昵者,固不足信;见于贤士大夫之称许,宜若可信矣。然君子好扬人之善 而讳称人之恶,故犹有不足征者。然则如之何而可?亦惟闾阎之细民,田野之鄙夫,心不留毁誉,言 不知触讳,感悦而归之,斯可信矣。此古之观风者所以采民谣而识循吏,知教化也。 来源:学科网ZXXK 余友王韦庵,永乐中为深泽令,在县且二十余年,示民以教化,字之如子,民实爱戴之如

5、父母。 尝坐擅发官廪赈民,逮于理,得输役以赎。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弥月而竟,迎令还治,歌舞填道 。又尝疾遘几危,民彷徨奔走,以香燃膊祷于神,谒医救疗之,无不至。疾间,则刲羊豕,巷歌醉饱 以相庆。其得民若此类者不可殚纪。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后为 东朝官,营居室于长安西门,其民有不远数百里,操畚锸负砖瓦来趋其事者数十人,不浃旬而成。此 余所目见者也。 及出为松江同知,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劬力于民隐,如居深泽时。细 民悦而归人,亦如深泽之民。每由公事至旁郡,求直者累累然相属于道,至拥其舟不得行。若是以观 ,君之所为,其得誉于人,非惟不出于私爱狎

6、昵者之中,而见称于贤士大夫之文章,亦非过情矣。直 不知视古之循良又何如邪? 内艰服除,来朝京师。大司马王公素知其贤,言于上,以为职方郎中。国家太平六七十年,内外 军政虽有成法,然历年既久,宁无蔽欺之弊?皇上所以究心于此,分遣大臣巡行四方清理之,正欲辨 别其是非真伪,以为取舍,庶使军之部伍有稽,而民之版图不乱,其法甚良而密,而职方实莅其事。 今大司马既委君以此任,君当为知己者用,则将忘己之利害,以别白其是非,使枉者直,抑者伸,无 告者依依有所赖,亦如深泽、松江之民,则君之才之德,为大臣之所荐闻,为天子之所举用,可无负 矣,岂不毅然大丈夫哉!慎毋致人曰:“功名不及于居守令时。”则甚不可也。 6下列

7、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于私爱狎昵者 狎昵:亲昵B字之如子 字:养育C直不知视古之循良又何如邪 直:只来源:学科网ZXXKD慎毋致人曰 慎:谨慎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然君子好扬人之善而讳称人之恶/庶使军之部伍有稽,而民之版图不乱B君当为知己者用/为天子之所举用C民驱牛车二百辆代之役/分遣大臣巡行四方清理之D其得誉于人/而见称于贤士大夫之文章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去县之日,民摭其善政为歌谣,言虽不能成章而意以独至。(2)首奏免逋租数十万,理冤狱,活无辜民以千数。9本文是一篇赠序,请简要概括本文的写作目的。(4分)三、

8、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11分)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宿铁关西馆宿铁关西馆岑参马汗踏成泥,朝驰几万蹄。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塞迥心常怯,乡遥梦亦迷。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1)联系全诗,概括诗人“心常怯”的原因。(3分)(2)赏析颔联“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的艺术效果。(5分)(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2)绿云扰扰, 。(杜牧阿房宫赋)(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4)岂无山歌与村笛, 。(白居易琵琶行)(5) ,恐

9、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6)些小吾曹州县吏,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8)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寂寂 寞寞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

10、是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我的朋友肖丽

11、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忽然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是“石壕

12、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 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逃避现实,如果

13、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而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是我有一刻寂寞,我要好好地享受它。(选自寂寞是一种清福,湖南文艺出版社)12寂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使这种虚无的感受能够具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4分)13如何理解文中“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6分)14本文末段中“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中的“稍异于是”指什么?(4分)15梁实秋说“

14、寂寞是一种清福”,然而有人却责备梁实秋这种态度是“人生的一种逃避”,结合全文,你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的呢?(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六、现代文阅读(二)(1818分)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有无主宾有无主宾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上与形下问题,以西洋哲学的治学习惯来说,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 假定宇宙万物确是从本无中而生出万有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问题。以宗教神学的立论,从无生有,是由第一因的主宰的神所发生。但在佛学中,既不承认神我是第一因,也不承认有一情

15、绪化的权威主宰所能左右;可是又不否认形而下神我的存在。只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的因果互变,万有的形成,有生于空,空即是有,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此,与老子的有、无互为因果论,恰恰相近。所以后来佛学输入中国,与老庄学说一拍即合,相互共存了。 这个有无互为生灭的观念,从周末而到现代,几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文化中普遍平民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代的文学诗词或学术史上,到处可见,尤其明、清以后有名的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等。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与有名的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