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第3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29836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第3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第3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第3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第3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第3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第3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五第3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课件(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 觉醒与探索,【考点一】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二) 关键词 马关条约 资本输出 辛丑条约 扶清灭洋戊戌变法 1.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 外扩张,借朝鲜东学党起义趁机出兵。,明治维新,(2)过程:1894年丰岛海战日本挑起战争,中国失去 黄海制海权。 (3)结果: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4)影响:反映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列强掀起了 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 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列强在远东争夺更加激烈。,黄海大

2、战,资本输出,瓜,分中国,2.戊戌变法: (1)基本主张。 康有为:提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理论,积极宣传变法。 梁启超: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严复:借述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观点。,(2)历史影响。 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2)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3

3、)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义和团运动: (1)斗争:在和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 (2)口号:“”,具有抗击侵略的爱国性与对先进文 明的排他性。,义和团,天津,扶清灭洋,【考点二】辛亥革命 关键词 同盟会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条件: (1)经济基础:的初步发展。 (2)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 指导思想。 (3)组织基础: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 (4)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同盟会,2.过程: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近代

4、 的国家临时大法。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 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3.意义: (1)结束了,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 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4.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从根本上改 变中国的性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 关键词 初步发展 黄金时期 实业救国 衣食住行 交通 1.近代民族工业: (1)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列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清 政府放宽了对的限制,出现办

5、厂热潮。,民间办厂,(2)短暂春天。 原因: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促进; 思潮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列强放松侵略。 特点:地域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部门不平衡(轻 工业发展迅速);短暂。 影响: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队伍不 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 备了阶级条件。,辛亥革命,实业救国,无产阶级,2.物质生活与习俗: (1)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在城市出现;辛亥革 命后流行中山装;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旗袍、学生装等 并行于世。 (2)饮食文化:鸦片战争后,吃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3)建筑风格:鸦片战争后,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

6、宅出现 在中国大城市中。 (4)习俗:辛亥革命后“断发易服”“”;在大城市 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西餐,废止缠足,3.大众传媒: (1)报纸:自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创办报刊。1872年 创刊的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2)电影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 山首映成功,开始起步。,申报,中国电影事业,【考点四】近代后期的思想 关键词 维新思想 民族民权民生 民主科学 1.维新思想: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思想 不断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 (2)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 (3)作用:推动了戊戌变法,起到的作用,形成一

7、次 思想解放潮流。,君主立宪,思想启蒙,2.三民主义: (1)提出:1905年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2)内容。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推 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 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 享。 (3)实践: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1912年,颁 布了。,革命

8、手段,封建帝制,原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新文化运动: (1)背景:袁世凯实行专制,掀起逆流;民族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传播。 (2)内容:提倡,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 道德,反对;提倡,反对旧文学。,尊孔复古,西方启蒙,民主与科学,旧道德,新文学,(3)影响。 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冲击了 的统治地位。 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 的发生。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封建思想,马克思主义,【热点考向1】近代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及成因,【典例1】材料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

9、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的反孔理由。,【解题提示】,答案:评价: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更多。理由: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深化拓展】 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宣传民主和科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10、以改造国民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2.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宗旨。康有为的调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是导致运动失败的根源;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是不妥的,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某些合理成分,对后世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的。,【热点考向2】多种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影响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

11、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5.从社会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

12、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典例2】材料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请回答: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解题提示】,答案:(1)政治革命。史实: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2)社会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播并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社会习俗的变革之风初开。,【深化拓展】 同盟会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易错提醒】资产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根本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实力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这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是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完成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原因。,【热点考向3】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比较 1.共同之处: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冲击了本国的封建思想

14、和动摇了它的统治地位,使民主思想得到了弘扬,为革命的爆发作了舆论准备。,2.作用: (1)法国启蒙思想为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2)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新文化运动后期,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3.结果: (1)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且启蒙思想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在十月革命的

15、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典例3】材料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定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中“人权”是指什么?在这里陈独秀提出了哪些主张?,【解题提示】,答案:“人权”是指民主。主张: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等,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与旧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深化拓展】 近代进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既未付诸实践,也未触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 2.洋务派继承了林、魏等人“师夷长技”的主张并将它付诸实践,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3.早期维新派大多来自洋务派,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他们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