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728652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 科学发展的再思考,20081019,目录提纲,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北京高中课程改革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思考三、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 科学发展的再思考,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北京高中课程改革,(一)先期调研与论证阶段(2007年1月前),北京为什么要进入高中课改:几点基本判断和背景思考基本策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改革。为了谁和依靠谁。低代价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二)实验规划与筹备阶段(2007年1月19日2007年9月),1、进一步完善课改领导机构,确立高中课改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课程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工作 协调组,教委,发改委,财政局,人事局,编办,

2、宣传部,主管副市长 为组长,2、整合各方面专业力量, 采用项目运作方式, 建立高中课改工作推进机制,市教委各处室,教科院,教育学院,考试院,首师大,北师大,教育学会,实验工作 领导小组,组建了10个专家工作组 设立了15个重点项目,3、认真研制高中课程改革的系列文件,构建北京市高中课改需遵循的制度规则,课改工作方案,学科教学指导,课程管理,课程设置与选择,教师研修,考试与评价,计划出台22种相关文件,已经出台 11个文件,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北京市教师研修网管理指导意见,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北京市关于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

3、创新管理,措施得当 区县教学研究部门和教研人员深入一线,切实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学校特色初步显现 各类学校的各层次教师都涌现出新课程教学的良好势头,(三)新课程实施阶段(2007年9月至今),(四)高中新课程实施后重点加强的几项工作,信息化与教学方式变革,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建设,实行完全自主安排课程实验,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思考,关于课程设置完全自主与相对统一“前紧后松”的担忧选修模块开设的驱动力,关于模块教学 成因分析:客观因素、主观因素 对策思考:整体把握三年课程、教学计划对如何掌握和有效运用教材还不够对各种教学方式还缺乏恰当的选择和合理运用精确定位

4、和精确打击,关于考试 对模块考试、学业水平考试、高考不同功能的明确 切合实际地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并统筹协调时间、空间 考试的可选择性和可比较(等值)性 考试是拉动还是推动课程改革,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核心业务和职务行为的定位关注评价还是关注痕迹体现多评价主体和多元评价现实的操作,三、对首都高中课程改革科学发展的再思考,发展是第一要义: 速度、结构、效益、质量 正负效应的可能性分析正面效应(重建高中课程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建立学生自主选课的相关制度;建立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赋予学校课程自主权。),负面效应(负担、差距、矛盾三个可能加大)(利弊比较的三种可能性,对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基

5、础和对策,结果是不同的) 机遇、挑战和风险,转变发展模式。,核心是以人为本: 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 以学生和教师发展为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其核心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师成长的学校制度的重建。 以学校发展为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繁荣、文明、和谐、宜居) 把握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彰显文化和思想的魅力,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 倡导继承、发展与创新,恢复教育生态,构建和谐教育,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倡导穿越边界的资源共享和更加广泛的协同,纵横打通,充分发挥各级教研和考试、培训部门的作用,实施精确定位、精确打击 建立更加广泛的区域合作和研究共同体,几点思考,主动与被动的心态(机遇与挑战) 精确定位和精确打击(精确规划) 资源准备的精细化 低代价(继承发展与创新、依靠谁) 更加广泛的协同与融合(部门、区域、校际、学科间、穿越边界的资源共享),联系方式:李奕 地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基础教育处 邮编:100031 电话:66074805(FAX)51994761 电子邮件:LIYIBJEDU.GOV.CN,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