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8139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学年年第第二二学学期期九九年年级级阶阶段段性性学学业业水水平平检检测测语 文 试 卷满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题 号一二三总 分得 分一、基础(一、基础(2525 分)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A一直缄默(jin) 一抔黄土(pu) 一片狼藉(ji)B叱咤风云(chch) 诗酒酬和(h) 桑梓之地(z)C微醉醺醺(xing) 惟妙惟肖(xio) 满脸尴尬(jnj)D龙吟凤哕(hu) 言语戏谑(xu) 步履蹒跚(pn shn)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在其下画横线,然后按顺序改在方格中。(2 分) (1)精巧绝伦 (2)

2、光耀门眉 (3)囊莹映雪 (4)如坐针毡 (5)锲而不舍 (6)神情惘然 (7)望眼欲穿 (8)相形见拙 (9)阔然无累 (10)断壁残垣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被宋代朱熹称为“四书” ,是过去读书人必读的经典。 其中 大学 中庸是从儒学经典礼记中抽出的两篇。 B “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是一幅名联,其中“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和司马光, “一卧龙”指诸葛亮。 C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他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的一个散文集,全书收录十篇文章, 外 加小引和后记 ,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 D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

3、小说之父”。而法布尔优秀 的科 普著作昆虫记则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 4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丹麦的世界童大王安徒生在“丑小鸭”的结尾处这样写道:“他竖起羽毛,伸出他细长 的颈,从内心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 会有这么幸福! ”这里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B李克强听取和审议最高法和最高检两院工作报告。句中“李克强听取和审议两院工 作报告”是句子的主干。 C刘云山会见脸谱公司创始人扎克伯格时说,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新家园,构建网络空间 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句中“新家园”用了词的引申义;“网络空间” 和“共同责任”都是偏正短语

4、。 D “爱护子女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然而会教育子女这就是一件伟大的国家事业了。 ” 句中“然而”是个表示条件关系的虚词。 5下列各句意思的表述有错的是( ) (2 分)A“椿萱并茂”指父母都健在,“如坐春风”是称道老师教得好。 B“菽水承欢”是指对父母尽孝道,“琴瑟和鸣”指夫妻和睦融洽。 C. “玉昆金友”“棠棣竞秀”指兄弟并不优秀。D. “落月屋梁” “暮云春树”指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6传统中国民居在室内、院落、房梁、家具、窗户、大门、墙壁等都习惯以精美的雕刻装饰, 寄托美好的生活愿望。下面三幅是山西大院文化中的一部分,都是砖雕装饰,或在照壁,或 在墙上,请你观察上面的图案,根据汉字谐音

5、寓意的特点,试说出那些图案美好的寓意,用 四字词语把这些寓意写在下面,不能少于两个。 (2 分) 你想出的寓意:(1) (2) 7对联与谜语(3 分)(1)“风光好不迷醉,梁园安能久居。”这是一幅有歧义的对联,请你分别用“/”标出它的不同意思。(2 分)风光好不迷醉,梁园安能久居。 风光好不迷醉,梁园安能久居。(2)这是两个猜字谜,谜面分别是弄璋之喜,弄瓦之喜。谜底分别是:( )(1 分)A. 玩 姓 B. 甥 姓 C. 甥 玉 D. 珏 瓮 8厚积薄发,默写填空。(10 分) 万里赴戎机, 。 (北朝民歌木兰辞 ) ,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

6、州台歌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最能表现他的胸怀抱负和境界、最能激励后代为官者的名句 是“ , 。 ” 二、阅读二、阅读 (45(45 分分) )(一)诗词鉴赏:(一)诗词鉴赏:(3 3 分)分) 9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困苦凄凉的生活境况,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 民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句中“怒”字将秋风拟

7、人 化,既写出秋风之猛烈,又渲染凄苦氛围,衬托愁苦心境,为后面内容作铺垫。 B用典是诗人写诗作词的常用手法。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苏轼“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这些诗词佳 句, 都用了典故。 C晏殊浣溪沙词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句,一向被词评家赞赏, 誉为“天下奇偶” 。作者借对自然界好景不长的惋惜寄寓了人生青春易逝的伤感惆怅之情。D易安居士是婉约派词作的代表词人,名句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

8、成 10101414 题。题。(15(15 分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 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 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9、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 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八年级课文送东阳马生序)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 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 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 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

10、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节选自七年级课文伤仲永) 【丙】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 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 ,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 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 ,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 (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 要呕心乃已耳!” (节选自新唐书李贺传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从小奚奴,背古锦

11、囊。( )11指出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A卒获有所闻 / 不能称前时之闻B余因得遍观群书 /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C未尝稍降辞色。 / (李贺)七岁能辞章 D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 遇所得,书投囊中。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 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稍稍宾客其父。 (3)遇所得,书投囊中。 13丙文中与乙文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与“并自 为其名”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根据下面诗句分别对应写出选文 作者:“艰难困苦勤向学,玉汝于成是大家”是 ,“两度拜相推新法,春 风几回绿江南”是 。(4 分) 14乙文和丙文中可以

12、看出方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仲永因为“ ”的原因,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 ,而李贺则勤奋好学,坚持不懈,他母 亲心疼地嗔怒“ ” ,最终他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甲文作者虽 非神童,但由于从小嗜学苦读,成为明初诗文翘楚。从这三个人的身上,你受到的启发是 。 (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51919 题。题。 (1212 分)分)晋晋 祠祠 梁 衡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

13、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 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 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 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 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 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其余水边 殿外的松、柏、槐、柳,无

14、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 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 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 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内信步,那里一泓深潭,这里一条小渠。桥下有河,亭 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有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有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么多的水, 又不知是从哪里冒出的,叮叮咚咚,只闻佩环齐鸣,却找不到一处泉眼,原来不是藏在殿下, 就是隐于亭后。更可爱的是水清得让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渠、潭、井,只要光线好,游鱼、碎 石,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