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四物流管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28138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四物流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模块四物流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模块四物流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模块四物流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模块四物流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四物流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四物流管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20,物流管理系,1,现代物流概论,教师:张小桃 电话:18673115068 QQ:287906479,2018/10/20,物流管理系,易水寒江雪敬奉,模块四 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质量管理 物流标准化管理 物流设施设备管理,2018/10/20,物流管理系, 学习目标,1、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掌握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掌握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内容、原则与方法。,2018/10/20,物流管理系,物流管理是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和反向的物流活动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的目标是以尽可能最

2、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2018/10/20,物流管理系,一、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根据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 2001),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指产品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资源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易水寒江雪敬奉,4.1 物流成本管理,2018/10/20,物流管理系,(二)物流成本的特征 1、物

3、流成本冰山现象。即如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提出的“物流成本冰山论”。物流成本如冰山,可见的少、实际的多。 2、物流成本可以产生乘法效应。节约下来的物流成本会直接转换成收益。总物流成本不变,单位物流成本下降一个小的百分点,意味着销售利润上升很多个百分点。 3、物流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特性,即此消彼涨、此损彼益现象。,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二、物流成本构成 (一)按物流成本项目划分按成本项目划分,物流成本由物流功能成本和存货相关成本构成。其中物流功能成本包括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存货相

4、关成本包括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易水寒江雪敬奉,(二)按物流成本范围分 物流成本由供应成本、企业内部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 (三)按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分 物流成本由委托物流成本和内部物流成本,2018/10/20,物流管理系,三、影响物流成本的因素 (一)竞争性因素 (二)产品因素 (三)环境因素 (四)管理因素,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四、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及管理方法 (一)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途径1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3借助现代化的

5、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4加强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5对商品流通的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二)物流成本管理具体方法 1比较分析 (1)横向比较 (2)纵向比较 (3)计划与实际比较 2综合评价 3排除法,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一、物流质量管理的含义 物流质量管理是指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物流过程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划、控制,使物流质量不断得以改善和提高的过程。物流质量管理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一)物品质量保证及改善: (二)物流服务质量 (三)物流工作质量 (四)物流工

6、程质量,易水寒江雪敬奉,4.2 物流质量管理,2018/10/20,物流管理系,易水寒江雪敬奉,二、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是全员参与, 二是全程控制, 三是全面管理,整体发展。,2018/10/20,物流管理系,易水寒江雪敬奉,三、物流质量管理的原则 (一)物流活动的质量管理原则 1必须建立有效的物流质量管理的协作形式,明确主要责任部门和委托、分包等协作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 2物流部门或运输等提供物流基本服务的企业应了解供、接货部门的要求,并以此安排工作。 3各方要共同防止质量不良的产品或包装进入物流过程。 4各方为保证物流质量并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应共同推行包装、装卸、运输等的标准化和规

7、格化,使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有合乎要求的工程质量。 5保证使用者的利益,建立对用户的赔偿制度。,2018/10/20,物流管理系,(二)接货验收活动的质量管理原则 1接货验收的质量管理不以检验为唯一形式。 2接货单位应该实行预防前移。 3在对进货质量和流通质量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要实施认真的检查。 4检查严格按标准或合同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三)仓库活动的质量管理原则 1有关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生产的要求和订货与进货的可能性,并结合仓库管理的经济性,确定最优的库存量和平均库存时间。 2应根据经济性的原则来确定管理要求、存放条件和存放方式,进一步

8、确定质量保证的程度。 3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储存物的情报,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其性能、质量、变化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保管方式。 4对产品的质量保护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进行技术处理,另一方面是建立和健全仓库的收、发、存组织系统,设立“先入先出”的流程,设有商品包装和储存位置的明确标志,建立有效的收、发、存流程和制度。 5推行储存单位、包装制度、标示制度、保管条件、维护方法、装卸搬运、堆码操作方法的标准化。 6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仓库管理精细化,不断提高仓库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四、物流质量考核物流质量管理最直观最关键的,就是对物流运作系统的考核。物

9、流质量管理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标准与考核指标。以制造企业的销售物流为例,应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指标,可以全面监控反馈物流管理的质量。一是运作指标,即衡量物流配送实物操作水平的指标。具体包括:配送准时率、错误投递率、破损率、特殊情况服务水平、代收货款准时率、录单准确率。二是仓储服务指标:即在仓储管理中对库存管理、理货操作等方面的监控指标。具体包括:订单处理时间、库存准确率、装卸效率、安全指标、作业正确率、库存量。三是信息指标:即对物流服务中客户预约、信息跟踪反馈、签收单反馈等信息服务的监控。具体包括:电话预约指标、信息反馈率、签收单反馈率、意外情况反馈及时率。 四是客户满意度监控指标,即关系到客户直

10、观感受,由客户反馈的指标。具体包括:客户满意率、客户投诉率,即客户投诉订单数占全部订单数的比例。,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五、六西格玛管理法和物流质量管理的整合六西格玛的管理法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六西格玛物流质量管理通过“寻找企业内外物流环节各种问题;研究物流运作方法模型;找出各种物流过程关键变异因子;实施优化方案;检查服务质量效果;把有效方法制度规范化;控制物流过程环节并发展新目标”等七个步骤,结合PDCA循环,挖掘企业问题的根源,持续改进整个供应链、价值链,从而扩

11、大企业收益,最终使社会、企业、员工共同受益。,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一、物流标准化的涵义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易水寒江雪敬奉,4.3物流标准化管理,2018/10/20,物流管理系,二、物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按照标准化工作应用的范围,物流标准可以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作业标准以及信息化标准。 (一)物流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指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在物流系统中,主

12、要指物流基础标准和物流活动中运输、装卸、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1、物流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应遵循的、全国统一的标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必须遵循的技术基础与方法指南。 (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和欧洲各国确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为600400(mm)。 (3)集装单元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是物流系统各个环节标准化的核心 . (4)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5)物流专业术语标准。 (6)包装识别与标志标准。,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2、

13、各个分系统的技术 (2)作业车辆标准。 (3)传输机具标准。 (4)仓库技术标准。 (5)包装标准。 (6)站台技术标准。 (7)集装箱标准、托盘标准。 (8)货架、储罐标准。,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二)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对工作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所制定的标准。物流工作标准是对各项物流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和规范化制度,主要包括: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范围;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与相关岗位的协调、信息传递方式,工作人员的考核和奖励方法;物流设施、建筑的检查验收规范;吊钩、索具使用、放置规定;货车和配送车辆运行时刻表、运行速度限制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等。工作标

14、准可使物流系统统一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三)作业标准物流作业标准是指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物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程序、作业要求等标准。这是实现作业规范化、效率化以及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 (四)信息化标准信息技术标准化尤其作为基础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物流信息标准化主要包括:EDI/XML标准电子报文标准化、物流单元编码标准化、物流节点编码标准化、物流单证编码标准化、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化、物流作业编码标准化、GPS标准等。,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三、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一)集装是物流标准化

15、基点 (二)物流全系统标准化取决于和集装的配合性 具体来讲,以集装系统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点,这个基点的作用之一,就是以此为标准来解决全面的标准化。因此,必须实现集装与物流其他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性。其中包括: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也是物流活动的初始环节)包装的配合性。包装尺寸和集装尺寸的关系应当是:集装是包装尺寸的倍数系列,而包装是集装尺寸的分割系列。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如吊索、跳板等)的配合性,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3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净高度、门高、门宽、通路宽度等)的配合性。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

16、的配合性。5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如运输设备的载重、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6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随着整个经济活动越来越以消费者(再生产者)的需要7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易水寒江雪敬奉,2018/10/20,物流管理系,四、物流标准化的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标准制定、颁布、实施都必须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 (二)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必须考虑物流系统的配合性问题,包括物流各环节间的配合;物流设备、工具与场所的配合;国内物流工具与国际物流的配合;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衔接与配合等; (三)创新性原则:标准要依据市场变化及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一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根据国情况,创新与制订一些新的标准并使之成为国际标准; (四)导向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