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至三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26182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至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至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至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至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至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至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至三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新闻传播史,总论篇,概 述,1、口语传播 2、文字传播 3、印刷传播 4、电子传播 5、国际互联网传播,第一章 口语传播,一、口头传播 二、标记传播 三、声光传播 四、图式传播,第二章 文字传播,一、文字的产生 二、书写材料的改进,1、每日纪闻,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凯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具有原始化的特点。 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凯撒创设每日新闻的目的,就是通过公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议事内容,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 传播已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2、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 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

2、广的手写传播形式。 官方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 私人的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3、威尼斯小报,16世纪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出现的手写的小报。 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 这些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 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威尼斯小报。,4、富格尔通讯,16世纪德国富商富格尔家族开设的富格尔金融贸易所编集的。 当时欧洲各国有些大的商行或银行,在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常有互通消息的信件,主要供业务参考,也有选择地摘抄一些售与外人阅读。 富格尔金融贸易所编集的富格尔商业通讯就是其中很有名的 。,思考题,简述古代

3、新闻传播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及其意义。 语言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意义在于: 人们不再只通过各种断续的嚎叫、音节,简单的姿势和身体的动作来应付大自然的威胁和共同劳动。人们通过单词、数字及其他代号,加上语言和逻辑规则来交流。 语言的产生还使人们的分类、抽象、分析、综合及推测等思维能力加强,使人类在音讯传播的长度、深度、广度及精细程度上有了进步,并使人类与自然的斗争经验得以相传。,语言的运用加快了人们信息交流的传输和接收速度,使人们无须再用如现代人“动作字谜”游戏的方式来传递音讯,减少了编码解码时间。简而言之,语言是伟大的工具,是社会共同的纽带。 文字传播是传播史上第二个里程碑,其意义

4、在于: 标志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 它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可以流传于异时异地,保存久远。 它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除了社会成员的人际交流、公共交流外,还出现了专职的播音者或职业。,文字能保存大事或协议的纪录供以后使用,必定大大加速了人在想要改变生活方式时就予以改变的能力。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可以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信息,以便向广大公众传播,这就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发展。,第三章 印刷传播与通讯社,一、印刷传播的产生 1、古登堡 德国美因茨的工匠。1450年前后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 他还制成了木质的、靠螺

5、旋在印版上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曾印出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教堂课读等重要书籍。 古登堡印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座重要的里程碑。它使得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信息成为可能。,2、新闻书,16世纪末,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的印刷品。 报道某些重要事件,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 多为书本形式,被称为新闻书。,二、近代报刊的发展,1、资产阶级政党报纸 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原因在于政党自身政治目的的需要和报刊对政党经济上的依赖。) 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 政治上有明显倾向; 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

6、言论; 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2、廉价报纸,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廉价报纸的特点是: 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大众化报纸,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内容上注重软新闻; 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广告。,3、高级报纸,在报纸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了“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之分。 高级报纸既详细报道国内外政治经

7、济新闻,又登载具有说服力的社论,虽然发行量较少,但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4、黄色新闻,在煽情主义新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等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报道。 黄色新闻是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 它起源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新闻报的竞争。 黄色报纸的表现手法是: 使用大号字煽情标题,经常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整个报纸版面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 种种欺骗手法,如捏造访问记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 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 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为民请命。 通过

8、这些手法,报纸的作用从宣传年代进入了鼓动时代。,5、报团,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 报团的出现,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的趋势,是20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三、新闻通讯社的产生与发展,1、四大通讯社的创立 哈瓦斯通讯社 沃尔夫通讯社 路透社 美国联合通讯社(美联社),2、“三社四边协定”,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它们的业务日益越过国界 ,而且同殖民扩张的进程相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

9、“联环同盟”协定。 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加入,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 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思考题,1、简述定期报刊出现的标志性意义以及新闻事业据以产生的社会需要和实际条件。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 近代报纸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背景下产生的。 进入17世纪,新型资产阶级取代封建统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随着社会政治斗争的加剧,社会对信息需求增长。 原来的手抄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 邮政事业的发展,为定期的周报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报纸首

10、先在那些权力薄弱或者统治者较为宽容的地方兴起。,2、简述近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轨迹。,近代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可分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工业革命与廉价报刊三个部分。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 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压制,发展

11、进程缓慢。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阶级的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 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其原因是:各政党自身的政治目的需要以及报刊对政党不得已的经济依赖。 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政治上有明

12、显倾向;内容上侧重时政新闻和言论;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工业革命和廉价报刊 18世纪后期,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地推进给社会生活,也给近代报业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相继进入廉价报纸时期。原因在于:,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

13、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廉价报纸的特点是: 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大众化报纸,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内容上注重软新闻; 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广告。 廉价报纸的出现使商业报纸更加兴盛,逐步成为资产阶级报业的主体,并为其向现代报业演变奠定了基础。,3、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报业和政治的依存互动关系。,资产阶级革命以

14、前,资产阶级报刊和封建报刊都为自己的政治目的而宣传。资产阶级为冲破封建压制,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而封建官报及其御用报刊,制造舆论,维护其封建统治。同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形成了资产阶级政论报刊时期。资产阶级报刊的宣传也在客观上推动了革命的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二是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又无封建复辟。

15、其中,英国对封建传统破除不彻底,新闻出版仍受诸多限制,报业发展比较迟缓;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政局多变,时有封建复辟或专制政体出现,报业发展屡屡受挫;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政权巩固,报业发展较快。,4、简述近代无产阶级报业的发展轨迹。,工人报刊是工人运动的产物,首先出现在英国。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为止,无产阶级报刊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工人报刊的童年时期 英、法、美、德各国工人运动肇始,工人报刊出现。 最早的工人报刊大都由联谊会、互助会之类的工人组织创办,主要内容是呼吁保障工人生活和改善劳动条件,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主张进行经济斗争。 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先后兴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

16、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早期的工人报刊是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中创办的,其中著名的是英国的贫民导报和北极星报。它们在揭露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传播阶级斗争知识,唤醒工人阶级觉悟方面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无产阶级政治报刊 马克思主义诞生并逐步与工人运动结合,工人运动逐步由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工人报刊也随着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发展演变为无产阶级政治报刊。 这些报刊在宣传革命理论、批判错误思潮、组织无产阶级政党以及同反动派进行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创刊于科伦的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被誉为“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

17、”。,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 19世纪末俄国工人运动兴起,工人报刊出现。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动员和组织群众,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这一时期重要的报刊有:1900年列宁创办和领导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这表明无产阶级报刊已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党报。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后,党内分裂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火星报从第52起其成为孟什维克的机关报。1912年,布尔什维克在彼得堡创办的自己的机关报真理报继续出色地看占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为准备和进行十月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十月革命胜利后,真理报成了世界上第一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