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964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高考化学(浙江专用)一轮学案12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12 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 碱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考纲要求 1.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A 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 变性。2.了解 Na2CO3和 NaHCO3的性质、转化和制法。知识点一 钠的其它常见化合物1氢氧化钠(NaOH) (1)物理性质:NaOH 的俗名为烧碱、火碱或苛性钠;它是一种_色_体,_溶 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有_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_。 (2)化学性质 具有碱的通性 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与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反应: 如与 Al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与盐反应 如与 NH、Cu2反应的离子

2、方程式分别为: 4 _; _。 如与 HC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_。 与单质反应 如与 Al、S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_; _。 (3)NaOH 的制取 土法制碱:Na2CO3Ca(OH)2=CaCO32NaOH;现代工业制碱:2NaCl2H2O2NaOHH2Cl2。= = = = =电解(4)NaOH 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提供碱性环境,如: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酯类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 问题思考 1实验室称量 NaOH 固体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盛放 NaOH 溶液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用磨口玻璃塞?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问题思考 3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3、CO2,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知识点二 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元素 Li、Na、K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 (1)相同点:最外层都是_个电子。 (2)不同点:从 Li 到 Cs 电子层数_,原子半径_。 2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1)单质均呈_色(Cs 除外),有金属光泽,硬度_,密度_,熔点 _,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2)最高正价均为_价; (3)均为活泼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_; (4)单质均能与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5)单质均能和水发生反应:2M2H2O=2MOHH2(M 代表碱金属)。 3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性(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1)单质的熔、沸点呈

4、现_趋势; (2)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单质的还原性逐渐_; (3)与 O2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反应程度越来越_; (4)与水反应的程度越来越_,产物的碱性逐渐_。 知识点三 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的概念 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殊的颜色,其属于_变 化, 属于元素的性质。 2焰色反应的操作铂丝无色待测物观察火焰颜色铂丝无色。酒精灯灼烧蘸取酒精灯灼烧用盐酸洗涤酒精灯灼烧3常见元素的焰色 钠元素_色;钾元素_色(透过_观察);铜元素_色。 问题思考 4做焰色反应实验时,为什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而不用稀硫酸?一、Na2CO3和 NaHCO3的鉴别方法1根据热稳定性不同2根据和酸

5、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不同鉴别3根据阴离子不同用盐溶液鉴别4根据溶液的酸碱性鉴别典例导悟 1 (2011山东青岛统考)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 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 (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与实验相比,实验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 A比复杂 B比安全 C比操作简便 D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不行 (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 B 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 学式)_。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

6、分反应, 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 _; 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 _。 二、CO2与 NaOH 溶液反应的计算 思维模型典例导悟 2 标准状况下,将 3.36 L CO2气体通入 200 mL 1.00 molL1 NaOH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c(CO)与 c(HCO)的比值为(不考虑 CO、HCO的水解)( )23 323 3A11 B12 C21 D13 听课记录: 三、Na2CO3、NaHCO3与盐酸的反应 1盐酸逐滴加入 Na2CO3溶液 (1)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有无色气

7、体放出。 (2)反应:无明显现象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H=HCO,无色气体放出时23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H=CO2H2O。 3 2Na2CO3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 (1)现象:有无色气体放出。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233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基本图象的归纳总结 (1)向 Na2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 HCl 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 1 所示;(2)向 NaHCO3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 HCl 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积的关系如图 2 所示;(3)向 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 HCl 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

8、积 的关系如图 3 所示(设 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xy11,其他比例时的图象略);(4)向 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盐酸,消耗 HCl 的体积与产生 CO2的体 积的关系如图 4 所示(设 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mn11,其他比例时的图象略)。典例导悟 3 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两份 A 和 B,每份 10 mL,分别向 A、B 中通入不等量的 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 产生的 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原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9、为_。 (2)曲线 A 表明,原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 (3)曲线 B 表明,原 NaOH 溶液中通入 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 CO2 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_mL。题组一 钠的重要化合物1(2010安徽理综,13) 将 0.01 mol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 100 mL 蒸馏水中,恢复至室 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Na2O2 Na2O Na2CO3 NaCl A B C D 2(2009全国理综,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向含有 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 CO2至沉淀

10、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 NaHCO3饱 和溶液,又有 CaCO3沉淀生成 B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 CO2与原 Na2CO3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12 C等质量的 NaHCO3和 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 CO2体 积相同 D向 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有 NaHCO3结晶析出 题组二 碱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3(2010上海,11)将 0.4 g NaOH 和 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 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 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 是( )4判

11、断正误 (1)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Li2O2( ) (2010全国理综7A) (2)K 与水反应比 Li 与水反应剧烈。( ) (2010重庆理综8C)题组一 Na2CO3、NaHCO31现有 25 mL 2 molL1 Na2CO3溶液和 75 mL 1 molL1的稀盐酸。将 Na2CO3溶 液缓慢滴到稀盐酸中;将稀盐酸缓慢滴到 Na2CO3溶液中,两操作的现象及结果(标准状 况下)是( ) A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 B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 C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 D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 2(2011苏州模拟)把 7.4 g Na2CO310H2O 和 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 100 mL 溶液,其中 c(Na)0.6 molL1,若把等质量的混合物加热到恒重时,残留物的质量 为( ) A3.18 g B2.12 g C5.28 g D4.22 g 3(2010海南,15)A 是自然界存在最广泛的A 族元素,常以化合物 F 存在。从单质 A 起始发生的一系 列化学反应可由右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