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课件】刑法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23700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课件】刑法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法学课件】刑法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法学课件】刑法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法学课件】刑法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法学课件】刑法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学课件】刑法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课件】刑法学(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 法 学,主讲人: 尉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刑法学,第一章 导 言,第一章 导 言,一、刑法学 (一)研究对象:现行刑法具体包括:刑法的概念、体系、内容、基本原则;犯罪、刑事责任、刑罚及其相互关系;刑法的制定和实施;刑法的比较等 (二)分类:、广义刑法学、狭义刑法学,第一章 导 言,二、刑法 (一)概念:刑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规定何种行为构成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以及对犯罪如何惩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法律性质:、调整与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强制性不同,第一章 导 言,(三)、刑法的任务:(刑法第2条)、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

2、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第一章 导 言,(四)刑法的制定和完善、79年7月1日通过,80年1月1日起实施、97年3月14日通过,97年10月1日起实施、99年12月、01年8月、01年12月及02年12月分别颁布了修正案一、二、三及四。、先后颁布了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等单行刑事法律。,第一章 导 言,(五)刑法的体系、广义刑法: 、狭义:,、附属刑法 、单行刑法 、刑法典刑法典,第一章 导 言,、刑法典的体系 A、编:总则、分则 B、章:总则章,分则章 C、节: D、条:共条 E、款: F、

3、项:,第一章 导 言,例:刑法第22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第一章 导 言,例:刑法第33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第一章 导 言,(六)刑法的解释 1、定义:指对刑法规范的法律术语的含义及其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的阐述进行详细的说明。 2、作用:可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和轻罪的含义进行科学地界定,对于正确适用刑法,惩罚犯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章 导 言,3、刑法解释的分类 根据刑法解释的效力有无及其大小,可以分为: (1)立法解释 (2)司

4、法解释 (3)学理解释,第一章 导 言(复习),一、刑法学(一)研究对象(二)分类,二、刑法 (一)概念 (二)分类 (三)任务 (四)制定和完善 (五)刑法的体系 (六)刑法的解释,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刑法所特有的、贯穿于刑法立法、司法全过程,具有普遍遵守的准则。我国刑法规定了三大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二、罪刑法定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刑。” (二)、其派生原则:1、排斥习惯法

5、。 、刑法效力不溯及既往2、不适用类推。 、禁止不定期刑,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三、适用刑法平等原则(一)、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的概念刑法第4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二)、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1.定罪平等;2.量刑平等;3.行刑平等。,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四、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一)、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概念刑法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1、总则中:2、分则中:,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刑法效力范围的含义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

6、 (一)适用原则 (二)我国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以属地原则为基础,以属人,保护,普遍原则为补充的空间效力范围原则。,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三、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属地管辖权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领域:领陆、领水、领空、驻外使领馆、船 舶、航空器。、我国领域内犯罪:行为、结果择一。、法律另有规定:,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a、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b、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例外规定c、民族自治地方的特别规定d、新刑法典施行后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二)属人管辖权(三)保护管辖权 (四)普遍

7、管辖权,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三、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第五章 犯罪概念,一、不同的犯罪观,二、犯罪定义(一)、三种犯罪定义:(二)、中国刑法中的犯罪定义与犯罪基本特征,第六章 犯罪构成,一、犯罪构成概说 (一)、犯罪构成理论 (二)、犯罪构成的概念 (三)、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四)、犯罪构成的基本分类 (五)、一般犯罪构成的要件 (六)、研究犯罪构成理论的意义:,二、犯罪客体(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二)、犯罪客体的种类: (三)、我国刑法对犯罪客体的规定方式: (四)、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五)、我国学者对犯罪客体的争论:,三

8、、犯罪客观方面(一)、概述: (二)、危害社会行为 (三)、危害社会结果 (四)、刑法因果关系 (五)、犯罪客观要件的其它要件。,四、犯罪主体(一)、犯罪主体概述: (二)、自然人犯罪主体 (三)、法人或单位犯罪主体,五、犯罪主观方面 (一)、犯罪故意 (二)、犯罪过失 (三)、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四)、行为人的认识错误,第七章 排除犯罪性行为,一、排除犯罪性行为的概念和种类,二、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 (二)、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三、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 (二)、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第八章 故意犯

9、罪的停止形态,一、概述(一)、概念 (二)、意义,二、犯罪既遂(一)、什么是犯罪既遂 (二)、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三、犯罪预备(一)概念和特征 (二)、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三)、对犯罪预备的处罚,四、犯罪未遂(一)、概念与特征 (二)、犯罪未遂的种类 (三)、对犯罪未遂的处罚,五、犯罪中止(一)、概念与特征 (二)、种类 (三)、处罚,第九章 共同犯罪,一、共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二、共同犯罪形式,三、共同犯罪人种类及其刑事责任(一)、外国有关共犯的理论及共犯分类 (二)、我国刑法对共犯的分类及共犯的刑事责任,第十章 罪数形态,一、概述(一)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 (二

10、)数罪极其种类 (三)研究数罪的意义,二、行为一罪的形态(一)继续犯(持续犯) (二)想象竞合犯(假想数罪),三、数行为一罪的形态(一)惯犯 (二)结合犯 (三)连续犯 (四)牵连犯 (五)吸收犯,第十一章 刑罚概说,一、刑罚的概念(一)、学说 (二)、刑罚的概念与特征,二、刑罚权及其根据,三、刑罚功能(机能)(一)、刑罚对犯罪人的功能 (二)、刑罚对社会其他成员的功能 (三)、刑罚对被害人的功能,四、刑罚目的(一)、定义 (二)、学说 (三)、我国刑罚的目的,第十二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一、主刑主刑分类:管制(开放)、拘役(半开放)、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二、附加刑附加刑分类:罚金、没

11、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既是刑种:又可作为行政强制措施)。,三、非刑罚的处罚措施分类: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行政处罚、行政处分。,第十三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一、量刑(一)、量刑的概念和意义 (二)、量刑的原则 (三)、量刑情节,二、累犯(一)、一般累犯 (二)、特别累犯 (三)、对累犯的处罚原则,三、自首(一)、概念 (二)、条件 (三)、处罚,四、立功,五、数罪并罚(一)、数罪并罚的原则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具体规则,六、缓刑(一)、缓刑的概念与条件(见教材第267269页) (二)、缓刑的考验期及考察 (三)、缓刑的撤销 (四)、缓刑与其他相关刑罚制度

12、的区别 (五)、特殊缓刑战时缓刑,七、减刑(一)、概念与条件 (二)、减刑与改判、减轻处罚的区别,八、假释(一)、概念与条件 (二)、假释的考验期与撤销 (三)、假释与缓刑、减刑的区别,第十四章 时效和赦免,一、刑事时效(一)、概念 (二)、种类,二、赦免(一)、概念 (二)、种类,刑法分则,第十五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 危害国家安全的概念及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的特征。 二、种类 危害国家安全罪所包含的罪名。,第十五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下列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认定和处罚问题: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

13、罪,间谍罪。,第十五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 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概念。,第十六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一、概念和特征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及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的构成特征。 二、种类 危害公共安全所包含的罪名。,第十六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下列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认定和处罚问题:放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劫持航空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第十六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 除上述重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概念

14、,第十七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一节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一、概念和特征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概念及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的特征。 二、种类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所包含的罪名。,第十七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下列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认定和处罚问题: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走私普通货物、泄露内幕信息罪,集资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偷税罪,骗取出口退税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标、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第十七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 除上述重

15、点讲授的犯罪以外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概念,第十八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一、概念和特征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概念及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的特征。 二、种类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所包含的具体罪名。,第十八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下列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认定和处罚问题: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好建幼女罪,强制狠亵、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诬告陷害罪,破坏选举罪,重婚罪。,第十八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 除上述犯罪

16、以外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的概念。,第十九章 侵犯财产罪,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一、概念和特征 侵犯财产罪的概念及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的特征。 二、种类 侵犯财产罪的具体罪名。,第十九章 侵犯财产罪,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下列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认定和处罚问题: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敲诈勒索罪。,第十九章 侵犯财产罪,第三节 其他犯罪 除上述犯罪以外的侵犯财产犯罪的概念。,第二十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一、概念和特征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的特征。 二、种类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管理罪所包含的罪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