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944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1.2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节。2分析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有 3 个神经元。(2)直接刺激,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知识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膜电位产生原因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外流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内流(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形成了局部电流。(4)传导方向:双向传导。知识点三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轴突,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2、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写出乙图中 A、B 的突触类型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3分析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的原因(1)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中。(2)释放: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知识点四 人脑的高级功能连线言语区及其损伤症一、理解运用能力1判断有关反射及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的正误。(1)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收缩是条件反射(2012重庆卷 T5B)()(2)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非条件反射(2012广东卷 T4A)()(3)大脑皮层语言 H 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海南卷 T9C)()(4)阻断传出神经,刺激后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

3、(2011上海卷 T7C改编)()(5)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2009海南卷 T8B)()2判断有关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的正误。(1)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2013海南卷 T19A)()(2)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K外流(2013海南卷 T19C)()(3)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012海南卷 T15D)()(4)神经细胞外 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2012海南卷 T15C)()(5)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2012海南卷 T15B)()(6)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2012海南卷 T14B)()(7)

4、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导(2009江苏卷 T2D)()3(2008海南高考)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答案:C二、读图析图能力据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回答问题:(1)神经递质多为小分子物质,而却以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义。答案:可大量释放神经递质,加快兴奋的传递。(2)分析兴奋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中信号形式的转变。答案:理清脉络考点一|反射的类型与反射弧1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类型概念特点意义

5、实例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有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终生性 ;数量有限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条件在后天生活过经过大脑皮层;使机体适应复学习、“望梅反射程中逐渐训练形成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杂多变的生存环境止渴”、“画饼充饥”等二者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刺激强化2反射弧完整性分析(1)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2)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后可有感觉,但无效应。典例 1 (2014绵阳质检)下图为人体

6、神经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C如果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解析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不是轴突,A 项错误;当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传出神经纤维)仍可产生缩手反应,但这不能称为反射,只有完整的反射弧作出的反应才叫做反射,B 项错误;是把脊髓的信息传给大脑的,处被破坏后,只会影响信息的上传,人体仍可在低级中枢(脊髓)的

7、参与下对刺激作出反应,C 项正确;被针刺后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害怕被针刺而缩手则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 项错误。答案 C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1误认为只要效应器有反

8、应就是反射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时,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如传入神经损伤时,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反应,但不能称为反射。2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针对练习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结合具体的反射弧考查反射活动的过程。(2)判断某一生理活动是否属于反射。 1以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中,神经中枢位于_中。(2

9、)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如图所示),立即刺激 A 端_(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该活动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解析:(1)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和黏膜中,神经中枢主要是脑和脊髓。(2)刺激 A 端,兴奋可以传到效应器,能引起左后肢的收缩,但是该活动的进行,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不符合反射的定义,故不能称为反射。答案:(1)皮肤 脊髓 (2)能 不能 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合理即可)考点二|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兴奋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过程:静息时静息电位:刺激 Error!Error!兴奋时动作电位:,Error!Error!兴奋传

10、导局部电流Error!Error!(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常见类型: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2)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典例 2 下面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 bc 段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消耗 ATPB轴突膜处于 ce 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 ATP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

11、方向相同DA 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解析 图中 bc 段处于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A 错误;图中 ce 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此过程中钾离子大量外流,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 ATP,B 正确;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 错误;A 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释放神经递质,D 错误。答案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1)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2)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1混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测量方法(1)静息电

12、位: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2)兴奋电位: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如图乙),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不能准确判断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次数(1)在神经纤维上:刺激 a 点,b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 c 点(bccd),b 点和 d 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刺激 b 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 点先兴奋,d 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 c 点,兴奋不能传至 a,a 点不兴奋,d 点可

13、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针对练习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通过电流表指针偏转分析膜电位的变化。(2)刺激反射弧中某一点,判断电流表的偏转方向和次数。 2下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 12 厘米的电极 a 和 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选 D 该电流表测量的是膜外的电位变化,由图甲知 a 处先兴奋,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指针向左偏转一次,随后 b 处兴奋,指针向右偏转一次,故此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应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 项符合题

14、意。3(2014乐山一模)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 a 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解析:选 D a 点受刺激时,膜外由于 Na内流导致其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而由于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由于刺激 a 点后,电表都发生了偏转,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图表信息获取能力|膜电位变化曲线典型图表 课件展示更丰富 见配套光盘信息解读a 段静息电位,外正

15、内负,此时 K通道开外,K外流。b 点0 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Na内流。bc 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 段静息电位恢复形成。de 段静息电位。解题技法分析曲线变化时应结合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强化训练1下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b 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Bbd 段主要是 Na外流的结果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 Na浓度,则 d 点将上移D若受到刺激后,导致 Cl内流,则 c 点将下移解析:选 B 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bd 段产生了动作电位,主要是 Na内流的结果。若增加培养液中的 Na浓度,会使 Na内流的量增多,动作电位增大;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使膜内负电荷增多,静息电位增大。2.(2011浙江高考)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 段的 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 段的 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 段的 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