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933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1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5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5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5高考地理(山东专用)总复习教学案:第10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考纲要求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一、区域可持续发展(1)内容: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2)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3)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4)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土壤黄土易被侵蚀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农业生产大面积的森林、草原被毁掉,抗侵蚀性减弱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

2、洞温馨提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古就有,人类社会之前,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人类社会之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降低,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三、水土流失的危害危害表现农业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交通加剧沟壑发展和泥石流灾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生态环境造成耕地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河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水资源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四、水土流失的治理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工程措施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治理措施技术措施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等概念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小流域综合治理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

3、密结合温馨提示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实际上就是各种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在小流域不同范围内的综合利用。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黄土高原位置的过渡性示意图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及特殊的土壤组成,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人为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原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

4、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过度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露天开矿滥挖窑洞开矿、挖窑洞,破坏了植被,使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2利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

5、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考点常考题型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以我国某区域资源开采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及危害例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 A、B、C 三地的地形区名称:A_,B_,C_(2)B 地形区的生态问题严重,说明主要是何种生态问题,并说明其成因。(3)图中 B 地形区内的著名引水工程是_。为防止该区域因煤炭资源的开发而引发生态问

6、题,在煤炭开发时应采取什么措施?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长城、河流特征及图中地名信息等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中地处黄河中游以东的 B 地为黄土高原,长城以北的 A 地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东的 C 地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其形成原因可从地形、气候、土质、植被、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分析。B 地区离黄河最近,可通过引黄入晋解决当地水资源紧张的问题;煤炭开发会破坏植被和原生地面,堆放土石会给水土流失提供物质来源,必须有计划地存放表土,搞好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答案 (1)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2)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土

7、质疏松,多暴雨,植被稀少;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耕作),不合理采矿,过度樵采等。(3)引黄入晋 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避免因煤炭开发而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请完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一水土流失的治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示意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人类破坏的部分,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为主。如图所示:考点常考题型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对教材图示进行迁移变式,考查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例 2 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问题。(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

8、失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造成哪些危害?(3)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解析 黄土高原流失的土壤在河流下游及河流入海口处淤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但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淤积江河湖库等。图中其防治措施要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来分析。答案 (1)在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2)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3)生物措施:如建防护林;工程措施:如建淤地坝。请完成课堂

9、对点练习题组二迁移交汇能力(八)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地理特征、人类生产活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交汇 命题者说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我国则是全球荒漠化、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这一热点问题常常涉及。但命题背景变式较多,主要包括区域图判读(2012 年四川高考)、数据表格分析(2013 年重庆高考、2012 年海南高考)、景观图分析(2011 年山东高考)等,主要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人类生产活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内容,命题多结合热点区域及新颖图表资料,巧妙设问,但落点较低,分析此类问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将有助于学生在考

10、场上对此类问题进行快速准确地解答。考向多维探究角度一:区域地理特征与生态环境问题1(2009海南高考)读下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2)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答案:(1)B (2)B角度二: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问题2(2013安徽高考)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 世纪 90 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

11、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3(2012重庆高考节选)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下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2、答案: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角度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4(2012海南高考)下表为我国某区域 1999 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 19992007 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土地覆被类型面积(104hm2)沙地468.7草地58.8盐碱地32.1耕地16.6沼泽地10.7建设用地1.4(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C黄土高原中

13、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答案:(1)B (2)D5(2012四川高考节选)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答案:D备考技法归纳一、通性1试题多以世界或我国的热点区域图为载体,以简短的文字资料为切入点,考生审题障碍不大,解答这一类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区域的地理背景,找出资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便可快速解答。例如,第 2 题中“陕北高原南部” “种粮” ;第 3 题中“西北地区” “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 ;第 4 题“草地” ;第 5 题中的“年降

14、水量分布” 。2这类试题命题背景变式较多,但设问简单,考查知识也相对稳定,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及治理措施等。很好地体现出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一命题理念。二、通法1确定考查范围首先认真审题,审图表,审资料,提取关键信息;再审设问,弄清题目考查的是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地理特征的关系,还是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明确思考方向考查区域地理特征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首先要确定区域的位置,其次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再次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侧重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地形、植被等)。考查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首先确定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其次分析人类活动的特点,再次分析生态

15、环境问题对人类生产的影响。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的,侧重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来分析。课堂对点练习题组一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2013重庆高考)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 13 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解析:选 B 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与地势起伏状况、降水多少及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地理兴趣小组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调查之前应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故选择 B。2流域产沙量

16、(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解析:选 D 根据流域产沙量是指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可知,通过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而获得该流域年产沙量最可行,故选 D。3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 BC D解析:选 A 一般来说,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故曲线符合。题组二 水土流失的治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