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22864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说课,团队成员 胡英乔爱霞徐艳玲霍清枝姚俊胡国娟,说课提纲,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设计,五、教学创新,一、课程设置,四、教学组织与实施,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名称、教材、授课对象(二)课程定位 (三) 课程目标(四)课程设计,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授课对象,课程名称,所选教材,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教材是团队成员根据课程要求自编,编写依据是园艺植物生长过程决定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113002班,高职一年级学生。,(一)课程名称、编号、教材、授课对象,(二)课程定位,中心内容:为什么开设本课程,以及课程地位。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背景 实际工作背景 课程体系中位置,培养目标:具

2、有设施农业生产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及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能从事园艺植物生产及管理(植株调整:提高生产效益),设施设计、施工和维护,植物设施和露地生产、病虫草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运加工,农资营销,应用性试验研究,经营管理,技术服务及其它相关专业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应职岗位:园艺作物的栽培生产及管理、育种,园艺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营销,农业设施的应用与维修,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与检疫,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与管理等岗位。,课程定位,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园艺植株调整技术,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园艺作物栽培管理,应职岗位,园艺设施施工管理,应职岗位,园艺种苗公司,本课程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主要课程

3、之一。掌握植株调整技术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植株调整技能是重要的目标之一。从就业岗位来看,植株调整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它需要相应的课程设置来使学生获得这种高级技能。,课程背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农业的越来越得到重视,迫切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技能型人才。而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课程的开设,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际工作背景:本课程是专业主要课程,学生可获得专业技能。,课程定位,课程体系中位置:学好本课程,一是要有一定基础,二是学了本课程后通过后续课程学习,反过来又会加强对本课程的应用和体会。本课程

4、在专业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植株调整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关系,课程定位,植株调整技术,花果 调整 技术,(三)课程目标,依据高职培养规格确定课程培养规格:培养设施栽培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订立目标依据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订立目标依据: (1)培养规格 (2)农作物栽培工岗位标准(国家制定) (3)企业实际工作岗位 (4)教学内涵(知识、技能是载体,素质是核心) 知识目标: (1)掌握蔬菜植株调整技术的基本知识。 (2)掌握花卉植株调整技术及插花技术。 (3)掌握观赏树木植株调整技术。 (4)掌握果树植株调整。 (5)生长时期园艺植物的保护。,课

5、程目标,能力目标: (1)能正确调整本地常见的蔬菜、花卉、果树、及观赏树木。 (2)能科学地进行设施园艺植物的调查、分析。 (3)能正确地进行园艺植物标本采集和制作。 (4)掌握主要园艺植物的调整关键技能。 素质目标: (1)用心做事 (2)用心体会 (3)正确观念 (4)悟道成家,课程目标,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欣赏精美的课件、标本、图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能陶冶情操; (2)循序渐进的学习解决难点的方法和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感。 (3)提高亲自参加园艺植物植株调整,锻炼其吃苦耐劳的意志,同时在大自然中也陶冶了情操。,课程目标

6、,(四)课程设计,中心内容: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设计理念:是“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线。”设计思路:先用具体问题,让学生知道如何解决,然后再让学生获得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使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逐步提高。把素质培养作灵魂贯穿其中。,二、 教学内容,(教什么,如何展现)(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三)课程内容的表现,(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的要求,结合课程目标,在内容上选择以应用为目的,基本理论以“必须、够用”,加强实训的原则,突出园艺植物“两高一优”( 高产、高效、优质

7、)生产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园艺植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园艺植物生产中经济效益较高的植株调整模式为主体,同时最大限度地吸收园艺植物栽培领域中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增加了园艺植物商品质量,力求反映当前最先进的生产水平。,(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时间安排,蔬菜设施栽培技术,蔬菜植株 调整技术,花卉植株 调整技术,观赏树木 植株调整技术,果树植株 调整技术,蔬菜栽培概述 蔬菜的分类 蔬菜的生育周期 蔬菜的栽培环境 蔬菜的丰产植株 调整,花卉生长时期 的调整技术, 花卉的插花技术,观赏树木 的类型和作用 及修剪技术,丰产果树 的整形及 修剪技术,园艺植物植株 调整时期的 保护技术,园艺植物生长时

8、期 病虫害 的识别、防治。,内容的组织,时 间 安 排,(三)课程内容的表现,标本,课程内容 的表现,教材,参观 实习,实验室 实训,课件,视频,基地综 合实训,三、教学设计,(如何传授)(一)教学模式(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三)教学条件,(一) 教学模式,植株调整技术是一门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课程,只有在“做中教,做中学”,学生的体会才会深刻,实际操作能力才会强。只有在“做中”才能体会什么是“用心”,什么是“观念”,什么是“悟道”,才能把素质培养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二)教学方法与手段,讲练结合法 演示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课业驱动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 现代技术的应用,讲练结合法

9、,植株调整技术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实验、实训时间有限,部分内容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调查所见园艺植物,完成相应卡片,体会所学内容。,演示教学法,对一些操作性较强内容,通过现场示范,结合讲解,让学生熟悉操作流程。例如:如何插花、观赏树木植株修剪技术等,案例教学法,找一些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现象。让学生在分析现象过程中,学习、体会这门课程的内容。,课业驱动教学法,对于没有办法去实践的一些内容,通过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丰富它、感受它、体会它。,参与式教学法,学生直接参与蔬菜生产的过程 。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或相关问题展开,使每个同学进行参与的要求和愿望得以实现。通过在实

10、训基地亲自参加园艺植物的调整,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等等,多媒体教学法,园艺植物植株调整技术理论教学多数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还穿插少量的音像演播(视频)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果。,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收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蔬菜数码照片、蜡叶标本、VCD光碟等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提高学生对园艺植物特征与分类知识的理解。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便于学生识记、理解,丰富了课堂内容。,校内实训条件 校外实训条件,(三) 教学条件,校内实训条件,按标准实验室建设,面积42。通风换气良好。主要用于完成农业气象、农业

11、设施技术、植物营养与施肥、植物和植物生理课程实验。,植物保护 实验室,设施农业 基础实验室,设施栽培 综合实验室,按标准实验室建设,面积42,向光、通风换气良好。主要用于完成设施蔬菜、花卉、果树植物遗传与育种、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实验。,需一个套间,面积50。一间标准实验室,面积42,套一间面积8无菌操作室,通风换气良好。主要用于完成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培养、食用菌栽培课程实验。,设施栽培综合实验室,预算金额 :21.12 万元;按标准实验室建设,面积42。主要用于完成设施蔬菜、花卉、果树栽培技术、植物遗传育种、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程实验。,恒温恒湿培养箱,耕种机,植物标本,植物保护实验

12、室,预算金额 :19.80 万元;主要用于完成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培养、食用菌栽培课程实验。,套 间面 积 50 ,面积8无菌操作室,标准间 面积42,校外实训基地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将充分利用多年来与包头市共青农业示范园区、包头市农研所、包头市园林处、包头市良种场、万科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的友好关系。今后积极寻求和发展新的合作企业,为我系的实践教学、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校外实训,校外实训,四、教学组织与实施,(一) 组织与实施 (二)课程考核 (三)教学效果,(一) 组织与实施,工作过程实际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时时培养学生这种理念

13、。同时教学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先局部后整体,由表及里。,(二)课程考核,它是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和机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考核重点是什么,学生就会注重什么。必须要把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比如:素质目标,它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应加强平时的考核。,(二)课程考核,课程成绩,平时参加20%,实践成绩40%,课程考试40%,以平时上课 的考勤,作业, 团队协作为依据,以平时各个任务的 训练为依据,以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创新 能力为评分标准,以期末考试 为依据,(三)教学效果,通过学院教务评教系统用人单位反馈获得,五、 教学创新,(一)教学模式创新 (二)教学内涵创新,(一)教学模式创新,学生要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就必须要有载体(实际生产环境),只有在做中教,学生体会才会深刻,才能更好进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去。,(二)教学内涵创新,教学工作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最主要的应该是它的内涵(思想)。假如只注重知识、技能,那就和我们的教学内涵不符。我们的教学内涵:以素质目标为核心,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实施它。,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