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22819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0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操作常规及流程(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护理操作常规及流程儿科护理操作常规及流程 目目 录录一、体温测量法2 二、脉搏测量法2 三、呼吸测量法3 四、血压测量法3 五、婴幼儿沐浴法3 六、配奶与消毒法3 七、婴幼儿约束法3 八、婴幼儿大、小便标本采集法.3 九、婴幼儿氧气吸入法 3 十、先天性巨结肠洗肠法 3 十一、 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术.3 十二、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法 3 十三、 机械通气操作法 3 十四、机械通气病人密闭式吸痰法.3 十五、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3 十六、压缩雾化吸入法 3 十七、肝部理疗仪法 3 十八、深部机械排痰使用法 3 十九、叩击震颤排痰操作流程 3 二十、注射泵的操作流程 3 二十一、心电监护仪的操

2、作流程.3 二十二、口罩使用技术的操作流程.3 二十三、留置针封管技术操作流程.3 二十四、儿科中药贴敷操作流程.3 二十五、鼻腔滴药法的操作流程.3 二十六、 小儿休克急诊抢救流程.3 二十七、 小儿心力衰竭抢救流程.3 二十八、 小儿惊厥急诊抢救流程.3 二十九、小儿急性中毒抢救流程.3一、一、 体温测量法体温测量法【目的】 1测量、记录患儿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评估】1.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向患儿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儿的配合。2. 评估患儿适宜的测温方法:取出体温表,检查有无破损,将汞柱甩至 35以下。根据 年龄及病情选择测量方法。 【用物准备】

3、体温表、纸巾、笔、记录本。放体温计的盒或杯 2 个(一个干净的放消毒后清洁的体温计, 另一个放使用后需要消毒的体温计) 。 【操作程序与方法】 1直肠测量法 (1)拉下床栏,患儿侧卧屈膝或仰卧,露出臀部,将肛表蘸石蜡油轻轻插入直肠 23cm。 (2)需手扶体温表,并用手掌和手指轻轻将双臀捏在一起,防止测量过程中排便或体温表 脱出。 (3)测量 3 分钟,取出肛表用纸巾擦干净,观察温度,然后用有效消毒液浸泡消毒。 (4)整理床单,使患儿舒适,拉上床栏。 (5)洗手,记录体温。 2腋下测量法 (1)拉下床栏,向患儿或家长解释,解开上衣,擦干腋下。 (2)将体温表放入腋下,将臂过胸夹紧体温表。 (3

4、)测量 710 分钟后观察体温,并将结果告知患儿或家长,然后甩至 35以下,体温 表用有效消毒液浸泡消毒。 (4)拉上床栏,洗手,记录体温。 【注意事项】 1对 3 岁以下及较顽皮患儿、昏迷及手术未清醒的患儿测腋温需协助扶好体温表。 2患儿坐浴、灌肠后半小时方可测肛温。沐浴后半小时可测腋温度。 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以便得到更 准确的体温数值。 4婴幼儿不宜测口温。 5测量体温前后,应清点体温计的数目。二、脉搏测量法二、脉搏测量法【目的】1测量患儿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评估】 1.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

5、状况,向患儿解释测量的目的,取得患儿的配合。 2. 评估患儿适宜的测量脉搏方法。 【用物准备】 手表(秒表) 、记录单、笔、听诊器。 【操作程序与方法】 1听诊法 (1) 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 (2) 将听诊器放在患儿左侧胸壁心尖搏动点,记 1 分钟心脏跳动次数。 2切脉法 (1) 协助患儿采取舒适的卧位。 (2)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可选择桡动脉、颈动脉、颞浅动脉等处。 (3) 以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浅表的较大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 为宜。 (4) 一般患儿可以测量 30 秒,危重患儿、心脏病患儿、脉搏异常的患儿,应测量 1 分钟, 核实后,报告医师。如脉搏细弱数不清时

6、,可用听诊器数 1 分钟心率。 (5) 将结果告知患儿或家长,记录脉搏值。 【注意事项】 1如患儿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再测量。 2脉搏短绌的患儿,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 1 分钟。 3因拇指本身有小动脉搏动,勿用拇指测量脉搏。三、呼吸测量法三、呼吸测量法【目的】 1测量患儿的呼吸频率。 2监测呼吸变化。 【评估】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 【用物准备】 手表(秒表) 、记录单、笔,必要时带棉球。 【操作程序与方法】 1. 测量脉搏后,护士仍保持诊脉手势。观察患儿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 30 秒。 2. 危重患儿呼吸

7、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患儿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 1 分 钟。 【注意事项】 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儿。 2如患儿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情绪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则的患儿应当测量 1 分钟。四、血压测量法四、血压测量法【目的】 测量、记录患儿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评估】 (1.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了解基础血压。 2. 告知患儿及家长测量血压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用物准备】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笔。 【操作程序与方法】 (1)根据患儿年龄大小,选择宽窄适当的袖带。 新生儿袖带宽 2.54.0cm,袖带长 5.010.0cm

8、. 婴儿袖带宽 6.08.0cm,袖带长 12.013.5cm. 儿童袖带宽 9.010.0cm,袖带长 17.022.5cm. (2)检查血压计有无破损,汞柱有无裂隙,汞柱平面是否在零度处。检查血压计(合格证、 水银、袖带、连接管、零点、气囊、开关等) ,检查听诊器(连接管、膜、传导性等) 。 (3)协助患儿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4)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儿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 23cm。 (5)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 (6)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7)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8)记录血压数

9、值。 【注意事项】 (1)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2)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 (4)若衣袖过紧或者太多时,应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5)患儿活动或饮食后应休息 1520 分钟,再测量血压。 (6)脑血管意外及偏瘫患儿,应在健侧臂测量,如上肢有大面积烧伤、血管畸形、无脉症 等,须测下肢血压,将患儿平卧,脱下一侧裤腿,将袖带缠在大腿下端近腘窝处,摸到腘 动脉后,放上听诊器,测量方法同上肢。记录时应注明“下”字,一般下肢血压比上肢血 压高 2.75.3kPa.(1kPa=7.5mmHg)五、婴幼儿沐浴法五

10、、婴幼儿沐浴法【目的】 1使患儿清洁舒适。 2促进血液循环及皮肤排泄、散热。 3活动肌肉和肢体。 【评估】1. 询问、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病情。 2. 告诉患儿及家长沐浴的目的,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 【用物准备】 大毛巾、小毛巾、婴儿襁褓、婴儿浴液、洁净衣服、尿布、护理篮(内置:婴儿爽身粉、 石蜡油、护臀膏、75%酒精或 0.2%0.5%碘伏、消毒植物油、棉球、棉棒等) 。 【淋浴法】 1. 将用物带至沐浴室,关闭门窗,室温调至 2527,水温 3840,擦浴台上铺垫子, 罩上清洁被单。 2. 操作者系上围裙,洗手,将婴儿儿置于擦浴台上,解开包被,检查手圈,核对姓名、床 号,脱去衣服,除去尿

11、布。 3. 将婴儿儿抱至沐浴垫上,用小毛巾洗净脸部,用拇指及中指按住耳郭,然后湿润头发和 全身,用手将肥皂(或浴液)搓成沫于新生儿身上,顺序:头、颈、上肢、腋下、躯干、 腹股沟、臀部和下肢。注意洗净皮肤皱褶处,用水冲净,防止水误入鼻腔。 4. 洗毕,将新生儿抱至擦浴台,用大毛巾擦干全身,测量体重并记录。脐部用 75%酒精轻 拭,臀部涂护臀膏,穿衣,兜好尿布,检查手圈字迹是否清晰,耳、眼、鼻有无异常,如 有分泌物用棉签拭去。更换衣服,核对后放回小床。 5. 整理用物,用消毒液擦拭台面。 【盆浴法】 1关闭门窗,室温调至 2527。 2. 携用物至床旁,把用物按顺序摆好,浴盆放在床旁凳上(有条件的

12、放在操作台上) ,盆 内放 2/3 温热水,水温 3840。 3. 将盖被三折至床尾,脱去衣服,用大毛巾包裹全身。 4. 洗面部:面巾擦眼(由内眦向外)擦耳、洗面。 5. 抱起患儿,左手托着患儿枕部,将躯干挟于护士腋下,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将耳部向前 折,堵住外耳道口。 6. 右手将肥皂涂于手上,洗头、颈、耳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7. 盆底铺一块浴巾,解开大毛巾,护士左手握住患儿左臂靠近肩部,使其颈枕于护士手腕 处,右手托住双腿,轻轻扶入盆内。 8. 用手抹肥皂,按顺序洗颈下、前胸、臂、手、腹、背、腿、脚、会阴。 9. 洗毕,迅速将患儿依放入水中方法抱出,用大毛巾包裹全身,并沾干水分,测量体重并

13、 记录。 10. 检查全身各部位,用棉棒清洁鼻孔,必要时用液状石蜡棉棒擦净女婴大阴唇及男婴包 皮处污垢。 11. 穿好衣服,垫上尿布,必要时剪指甲、换床单等。 12. 整理床单位,物归原处,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手圈,避免抱错婴儿。 2. 勿使浴水流入耳、鼻、眼、口腔内。脐带脱落干燥可盆浴。 3沐浴时需选用婴儿专用沐浴液,注意观察皮肤及全身状况,如发现感染等异常及时处理。4注意安全,淋浴时先调水温再沐浴,操作时动作轻柔、敏捷。 5动作轻快,注意保暖,减少暴露。 6口唇干裂可涂液状石蜡,脐部有渗出可涂 2.5%碘酊及 75%酒精脱碘。如有臀红可根据 程度遵医嘱处理。7头

14、部有皮质结痂时,可涂消毒植物油,次日轻轻梳去结痂,再清洗。 8皮肤皱褶处,可用毛巾擦干。六、配奶与消毒法六、配奶与消毒法【评估】 配奶间环境:单独房间,冰箱。 【用物准备】 500ml 或 1000ml 量杯 1 个、配方奶粉 1 罐、量勺 1 个、无菌调奶器(搅拌棒或勺)1 个、 无菌开水壶 1 个、无菌奶瓶若干、温开水适量(煮沸后 510 分钟再冷却至 4060) 。 【操作步骤】 1洗手,检查无菌包有效期,取出无菌量杯、无菌调奶器、开水壶。 2将开水壶内晾好的温开水(4060) ,倒入量杯中。 3跟据配方奶要求的水量与奶粉的比例,用量勺取适量奶粉倒入量杯,用搅拌勺搅匀,使 其完全溶解。

15、4根据婴儿奶量倒于奶瓶内,喂哺婴儿。 5整理用物,初步清洁后送消毒,洗手。 【注意事项】 1护士配奶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2配奶时,先准备好适量的温水,再加入奶粉搅拌,集中配奶。现配现喂。 3配奶的量杯、搅拌勺、奶瓶和奶头一用一消毒。 4配方奶粉注明开盖起始时间,有效期为 14 天。配方的量勺用后不能放在奶粉罐内,防 止奶粉污染。 【消毒】 1配奶间消毒 (1)配奶间每天湿拭打扫 1 次,物体表面每天用 500mg/L 含氯制剂擦拭。 (2)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每天 1 次。 (3)每月做一次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手卫生效果的监测和物体表面(奶瓶、奶头、消毒 后的量杯等)的消毒效果监测。 2配奶

16、用物的消毒 (1)奶瓶、奶头可以使用一次性的。如不是一次性,按下列方法消毒:奶瓶:先用毛刷 刷净奶渍-后清洗-晾干-高压灭菌。奶头:用清水洗净-晾干-高压灭菌。 (2)配奶的量杯和搅拌勺要集中使用,一用一消毒(高压灭菌) 。 3配方奶粉 (1)打开奶粉前要查奶粉的有效期。 (2)注明起始开盖时间,有效期为 14 天。 (3)配奶的量勺用后不能放在奶粉罐内,防止奶粉污染。七、婴幼儿约束法七、婴幼儿约束法【目的】1防止患儿过于活动,以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 2保护伤口及敷料,以免患儿抓伤或引起伤口感染。 3防止患儿坠床、碰伤肢体,以免发生意外。 【评估】 1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 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 向患儿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用物准备】 1.手足约束带或纱布与绷带。 2. 特制的手足约束带。 3.凡能包裹患儿全身的物品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