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备忘录感悟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22063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情备忘录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情备忘录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情备忘录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情备忘录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情备忘录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情备忘录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情备忘录感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许多第一:经济增长第一,外汇储备第一,直接投资第一等等。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伴之而来的却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费第一,空气污染排放第一和水污染排放第一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增长不足货增长方式不当正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主讲内容,环 境 问 题,资 源 问 题,经 济 问 题,解 决 对 策,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以及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建国以来,土地因水土流失减少了1/3,湖泊在不断

2、消失,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是全世界第一,碳排放量是全世界第二,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环境受破坏的严重程度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资源问题,资源概况: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中国“地大物博”,指的是国土辽阔,资源总量多,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资源占有量,绝大多数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所以中国自然资源有限性十分突出。论资源总量中国是打过,若按人均资源占有量我们则是“穷国”。,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由于水土结合不平衡,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按400毫米等雨线划分,其分界线大致从黑龙江爱辉起,经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到云南腾冲,自东北贯彻

3、西南,把全国分为面积大致相等的两部分。全国90%的耕地、森林、人口都集中于东南部。西北部多为荒原沙漠,耕地、人口不足全国的10%,但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另外,中国南方水多煤少,北方水少煤多,因此,南水北调、南煤北运、以至西电东送都不可避免。,资源开发过度与不足并存:例如森林过伐、草原过牧、水面围垦缩小,近海捕捞过度,水产资源下降,多一些矿产资源也滥采。但中国资源利用程度总得讲仍然较低,开发潜力很大。例如,中国2/3的耕地是中、低产田,水浇地不到一半;近海3000万亩沿海滩涂,已利用的不到10%;全国淡水水面共约7000万亩,近一半尚未利用;全国森林资源不足,但边远地区的大量树木过熟腐朽;中国水能

4、资源潜力更大,开发利用程度不到5%。,经济问题,近些年来,我国一直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沿海与内地、东中西部、省区之间、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这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这些负面影响,以达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在这种形势下,停止经济发展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不顾资源环境现实的发展经济都是不可取的,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兼顾资源环境,做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成

5、绩,工业上的新革命,消费观念和方式的革命。,解决对策,(1)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快发展,尤其是加快经济发展,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科学的发展,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不能过度地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不能因此而使生态环境退化。,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和避免增加污染,必须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能减少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为此我们可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积极进行清洁生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强化环保责任意识,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宣传工作,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

6、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3)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不能无节制的索取自然资源,不能够因此削弱维持人均效用不下降的能力。因此为了降低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外部资源供给渠道,并建立关键资源的储备体系,加强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由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改变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生产模式,充分利用资源。,结束语,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想协调,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源构成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