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1808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胜二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初一年级地理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试题(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注意: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50分,综合分析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阅读图阅读图1“亚洲河流分布图亚洲河流分布图”,完成,完成14题。题。来源来源:学学科科网网ZXXK1右图反映了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C中间高、四周低 D中间低、四周高来源:学*科*网2下列论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丁处冬季寒冷漫长 B丙处终年炎热干燥 C甲处热带草原 广布 D乙处热带雨林丰富3有关亚洲位置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临

2、大西洋 B东临太平洋 C南临印度洋 D北临北冰洋4关于亚洲之最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纬度最广 B面积位居第二 C人口位居第二 D跨经度最广阅读图阅读图2“中东地图中东地图”,回答,回答56题。题。5中东的石油主要集中在( )A波斯湾一带 B红海一带 C地中海一带 D黑海一带6中东的石油最不可能运往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日本 D英国7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去年6月下旬到新马泰旅游,下面是他写的旅游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当地人大多吃米饭,每天午后时常下一场雨B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林和油棕种植园C站在马六甲海峡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

3、满载的日本油轮向东南方向驶去D在新加坡领略了花园城市的风光,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还看到了火山喷发时的奇观阅读图阅读图3“巴西地图巴西地图”,回答,回答810题。题。8有关巴西位置的说法,有误的选项是A全部在西半球 B全部在南半球 C热带面积广阔 D东临大西洋9对巴西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的说法,来源:学科网不符合实际的是( )A热带农作物多 B南部高原宜放牧C机械化程度高 D发展中的农业大国10有关巴西人口和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首都里约热内卢 B北部人口稠密 C城市集中在东南沿海 D最大城市巴西利亚阅读图阅读图4“亚非局部地图亚非局部地图”,回答,回答1112题。题。11图中甲处所示的重要海上通

4、道是( )A. 白令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马六甲海峡12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通过该航线中东石油主要输往( )A. 欧洲西部 B. 非洲国家 C. 拉丁美洲 D. 东亚国家 13对图5中墙体厚度变化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A降水向东越来越多 B纬度向东越来越高C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向东增大D光热向 东越来越多阅读图阅读图6“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图”,回答,回答1417题。题。14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15.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 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B此

5、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C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D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16. 南极地区的特征与称谓搭配正确的是 ( )A. 干旱 自然资源“大仓库” B. 大风“风库”C. 矿产丰富“冰雪高原” D. 寒冷“白色荒漠”17. 南极地区考察站的主楼建筑架空离地,这样建设的作用是( )A. 防寒保暖 B. 防积雪融水进入 C. 防紫外线辐射 D. 防大风积雪掩埋阅读图阅读图7“非洲地图非洲地图”,完成,完成1820题。题。18非洲北部的人种语言宗教搭配,正确的是( )A白种人英语基督教 B黑种人英语伊斯兰教C白种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黑种人阿拉伯语基督教19对图中气候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

6、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B热带草原气候有干季和湿季 C非洲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 D受地形影响,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20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论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矿产丰富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实现全面温饱 土地荒漠化 出口工业产品A B C D阅读图阅读图8,甲、乙、丙、丁四个国家轮廓图,回答,甲、乙、丙、丁四个国家轮廓图,回答2123题。题。 21关于四个国家地理环境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国有面积广阔的热带季风气候B. 乙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 丙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D. 丁国南临印度洋22.“在我的家族中,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 统。在这里,有很多像我家

7、这样的家庭。”据此判断甲国的种族构成特征是A. 只有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B. 有大量混血种人C. 以黄种人、黑种人为主 D. 以黑种人为主23图9中,能代表丙国冬季风盛行风向的是( )24俄罗斯河流通航时间短的主要原因是( )A含沙量大 B. 河道狭窄 C封冻期长 D. 水量很小来源:学&科&网Z&X&X&K25中东一直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有关原因完 全正确的是( )三洲五海之地地理战略位置重要 石油丰富争夺石油水资源紧缺争夺水资源 宗教文化信仰差异大A B C D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 5 5页页 共共 8 8页页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6 6页页 共共 8 8页页二、综合分析题(共二、

8、综合分析题(共5 5个小题,个小题,5050分)分)26阅读图10,日本和澳大利亚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东临太平洋,西临_;从纬度位置看,澳大利亚所处的温度带主要有_和_。(2)受到板块之间碰撞挤压的影响,日本 灾害频繁,而澳大利亚东部隆起形成了一列山脉D,该山脉是 。(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 沿岸,煤主要分布在 沿岸,这种沿海分布的优势是 ;而日本矿产资源匮乏,大量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这使得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和沿岸等地带。(4)日本首都所在的岛屿A是 ,澳大利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27阅读图11美国本土地图和沿某纬线地形剖

9、面图,回答相关问题。(10分)D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 5 5页页 共共 8 8页页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6 6页页 共共 8 8页页(1)“南北无强敌,东西两大洋”说明美国地理位置的安全。据图可知,不是“强敌”的国家有 和 ,“东西两大洋 ”其中之一 是 洋。(2)在图中甲、乙、丙三地测得的降水量越来越少,反映了给美国带来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洋。(3)美国西部的地形是 山脉,根据图中信息,说明美国地势特点是 ,判断理由是: 。(4)美国五大湖沿岸的农业带是 ,该农业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5)美国是最大的移民国家,几乎容纳了世界各民族,号称“ ”。来源:学科网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 5

10、 5页页 共共 8 8页页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6 6页页 共共 8 8页页28阅读图12,印度和俄罗斯地图,回答相关问题。(10分)(1)图中、两城市中 是新德里。(2)当盛行风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时,印度处于 (旱季或雨季);此时,俄罗斯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3)一定的自然条件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有利也有弊。两国在发展农业时,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是 ,遭受低温冻害的国家是 。(4)高大绵延的山脉通常是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图中印度和甲国的国界线是 山脉,俄罗斯境内分隔亚欧两大洲的界限A是 山脉。(5)印度针对国际市场需求、依靠国内人才和政策,迅速发展起了 产业,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而俄罗

11、斯的 (重工业或轻工业)发达,据图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2929阅读图阅读图1313,中南半岛和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南半岛和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问题。(9 9分)分)(1)中南半岛主要是 气候,列举一种当地盛产的经济作物 ;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 ,在该气候影响下,多汁牧草生长旺盛, 业发达 。(2)据图可知,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 5 5页页 共共 8 8页页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6 6页页 共共 8 8页页城市分布特点是 (2分)。(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欧洲西部的大多数国家是 国家,中南半岛的国家是 国家。3030阅读图阅读图1414,中国疆域图,回答相关问题。(,中国疆域图,回答相关问题。(1010分)分)(1)图中D省区的简称是 ;C省区是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该省区的省会城市是 ;我国最东端和最北端所在的省区是 。(2)B和E两省区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