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0940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撬分练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撬分练专题撬分练 5 5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组 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52 分)2016冀州中学月考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 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 3 。读图,完成 12 题。1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气温的日变化 D大气的热力运动2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

2、强弱差异答案 1.B 2.C解析 实验的结论是底部放土的玻璃箱比没有放土的气温足足高了 3 ,主要原因是土对气温升高起了决定性作用,验证了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016武邑中学周测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 34 题。纬度(N)64504030200可能总辐射(W/m2)139.3169.6196.4216.3228.2248.1有效总辐射(W/m2)54.471.798.2120.8132.7108.83.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C大气环流

3、 D洋流答案 A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能总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主导因素是纬度,A 项对。地形、大气环流、洋流与可能总辐射量变化规律之间没有相关性,B、C、D 三项错。4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A BC D答案 D解析 表格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低纬度高,中高纬度低。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对。副热带地区,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对。纬度高,

4、虽然白天时间长,但是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错。云层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错。2016衡水中学月考大气污染物,特别是 PM2.5一般都集中在对流层低层,也就是距离地面 11.5 千米的位置,这一层也叫做边界层。在一天中,下午 2 时边界层最高,距离地面 1.52 千米,晚上可能降低至 200300 米。读材料,完成 56 题。5读材料分析影响雾霾边界层高度的直接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气温C地温 D污染物的浓度答案 B解析 从题干可知,气温是影响边界层高度的主要因素。6下图为某市某日不同时间气温垂直变化图,如果只考虑温度的影响,雾霾层高度最低的时间为( )A5 时

5、B8 时C15 时 D20 时答案 D解析 20 时逆温最严重,大气对流运动微弱,因而雾霾最严重。2016枣强中学猜题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 ,完成 78 题。37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B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答案 D解析 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甲处气压高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故气压甲乙丙丁。8此时,图中 M 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答案 A解析 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

6、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结合图中的方向箭头“东”分析,故 M 处为东北风。2016衡水中学期中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 3 500 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910 题。9近地面 P 地的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4C西南风 D东北风答案 B解析 高空 M、N 分别为低压和高压中心,对应地面分别是高压和低压中心,则 P 地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再加上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右偏成西北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 M 处N 处BM、N 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 M 处ADC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与相应高空气压“高” “低”相反(4)房间内

7、的暖气装在下部,空调冷风口装在上部。 解析 第(1)题,纸屑燃烧气温升高,空气膨胀上升,与周围大气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第(2)题,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等压面下凹。第(3)题,同一水平面气温高、气压低,在垂直方向上海拔高、气压低,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第(4)题,空调的安装、暖气片的安装都应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能力组 时间:20 分钟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2016冀州中学猜题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 米)时空变化图,回答下题。715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A8 时16 时 30 分 B17 时23 时C16 时 30 分次日 7 时 D23 时次日

8、5 时答案 C解析 从图中“垂直温度梯度(/100 米)可知图中所给的不是气温,而是上升一个单位高程后气温的变化值,正负表示温度升高或降低,只要垂直递减率等于或大于零,就属于逆温现象(比如,图中 18:00 时,海拔 100 米处一点,该点位于 0 数值上,说明该处此时的垂直气温梯度为 0。其下为正值,说明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上升;其下为负值,说明气温随海拔上升而下降)。2016武邑中学仿真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为此,当地茶园引进了“防霜冻风扇”(如左图)。当夜晚温度降到 4 时,风扇会自动打开,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伤害。下图示意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完成 1

9、617 题。16 “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A910 米 B78 米C67 米 D4 米以下答案 B解析 据图可知,位于 8 米时大气温度最高,故此时把风扇装在此处,可以把热风吹向茶树,减小地面对流,有效地防霜冻。17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正确的是( )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 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 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空气对流运动程度 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阻止上层冷空气下压A BC D答案 D解析 根据图所示,在 8 米高度附近气温最高,风扇启动后,可把该处暖空气吹到茶树上,故可以防止茶树冻伤,正确;风扇本身不可以吹出热风,错;近地面(04 米)

10、存在空气对流运动,风扇吹下来的暖空气,会削弱近地面的对流运动,错;风扇的转动8使下层空气循环,阻止了上层冷空气下压,正确。2016衡水中学模拟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完成 1819 题。18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答案 C解析 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上升,中心气流下沉,不会形成雾;夜晚吹山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下沉,中心气流上升,气温降低使水汽冷却凝结,可能形成雾。19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答案 D解析 风力弱

11、、吹散作用弱是浓雾弥漫数日不散的主要原因。2016冀州中学期中下图为该区域某年 10 月下旬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图。回答2021 题。920下列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乌兰巴托 B北京C东京 D福州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风力的大小。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而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分布有关,等压线密集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只要找出图中四地哪里等压线最密集,比较发现,应是福州附近等压线最密集,所以其风力最大。故选 D。21图中北京的风向是( )A偏西 B偏北C东南 D东北答案 A解析 根据北京附近等压线的分布,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北京附近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北,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基本成西风。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