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期寒假作业——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20469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期寒假作业——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二上期寒假作业——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二上期寒假作业——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二上期寒假作业——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二上期寒假作业——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期寒假作业——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期寒假作业——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学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高中生物选修一学案 课题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习目标: 1、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 3、尝试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4、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学习重难点: 1、说明果酒果醋制作的原理 2、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发酵需要的条件 自主学习: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酵母菌的生物学特征 属于 生物。 新陈代谢类型:异氧兼性厌氧型。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反应式为: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 进行 ,反应式为: 。 繁殖方式: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孢子进行有 性生殖。但多以出芽

2、方式进行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 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 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菌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 ,进入休眠状态,在条件 适合时再萌发。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 。 3、果酒制作时需控制温度在 。 4、红色葡萄果酒的颜色成因:在发酵过程中,随着 的提高,红葡萄 皮的 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一、果醋制作的原理 1、醋酸菌的生物学特性 属于 生物。 新陈代谢类型:异氧需氧型。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膜。好氧细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繁殖方式:二分裂 细菌没有核膜

3、,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 DNA 分子,细菌细胞分裂时,DNA 分子附 着在细胞膜上并复制为二,然后随着细胞膜的延长,复制而成的两个 DNA 分子 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 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这个过程就被称为细菌的二分裂。 2、果醋制作的原理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 ,再变为 。反应式为: 。 3、果醋制作时需控制的条件2环境条件: 充足。温度: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 4、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 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溶 液内部能形成菌膜吗?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

4、选葡萄冲洗_ 果酒 果醋 四、发酵装置的设计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示意图 1、设计思路 因为果酒制作初期需要氧,果醋整个制作过程都需氧,所以需要带开关的充 气口,以调控对气体的需求。 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会产生 CO2,所以要有排气口。 实验过程中要取样检测,所以有出料口的设计。 思考:思考: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2、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冲洗,并除去枝梗。 思考:思考: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2)灭菌,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 消毒,

5、或用洗洁精洗涤。 装入葡萄汁后, 。 (3)榨汁 将冲洗好并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控制好发酵的条件 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时,要留要大约 的空间。 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左右,可通过 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要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时间控制在 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 充气。 思考: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五、酒精的检验 1、检验试剂: 2、现象:在 条件下,反应呈现 。 注意:注意: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培养来大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

6、程,包括有氧发 酵(如醋酸发酵)和无氧发酵(如酒精发酵) ,所以发酵无氧呼吸。3巩固提高巩固提高 1、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 是 (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2、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所含成分的最大区 别是 ( )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成分 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成 分 C前者必须通入氧气 D后者必须通入氧气 3、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 ) A温度 18250C,适时通气 B温度 18250C,隔绝空气 C温度 3035,隔绝空气

7、D温度 30350C,适时通气 4、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大半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后密封。下列 坐标图不正确的是( ) 5、酿酒用的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出芽生殖,二者相比,前者特 有的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可遗传的变异 6、制果醋时,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 ) A醋酸菌是好氧菌,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 O2的参与 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 O2 C通气,防止发酵液霉变 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 CO2气体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7、酒厂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 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8、 C.加缓冲液 D.加新鲜培养基 8、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酵母菌,经检测瓶中放出的 CO2的体积与吸 收 O2的体积之比为 5:3。这是因为( ) A、有 1/4 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 1/3 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C、有 1/2 的酵母菌有氧呼吸 D、有 2/3 的酵母菌有氧呼吸 9、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 原因是( ) A、 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 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4C、 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 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

9、他杂菌 10、在果酒的制作实验结束时用重铬酸钾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 骤是( ) A、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 合液 B、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 C、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 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 酸钾,并加热 11、将葡萄汁制成果酒和果醋后 ( ) A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变化 B能量增加,有机物种类不 变 C能量不变,有机物种类变化 D能量减少,有机物种类不 变 12、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

10、得到质 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 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 控制 D酶的控制 13、 (多选)在利用葡萄酿制果酒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A有酒精大量产生 B发酵液逐渐澄清 C发酵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D发酵液红色加深 14、下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 数量,然后使酵母菌 获得葡萄酒。 在甲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 ,乙中排出的气体是发酵过程产生的 。写出甲、乙中有关的化学反应式:葡萄汁+白糖+酵母菌一天搅拌 23 次)与空气断绝接触(1825约 10 天)气泡不再发生时,盖上盖子甲

11、乙丙5甲: 乙: 如果丙忘记盖上盖子,一段时间后会变酸,这是由于酒精在 的作 用下生成了,写出此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式: 。 15、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生产过程大致如下:将经过灭菌的 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 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随后,酵母菌有氧呼吸迅速下降, 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当糖度下降到一定浓度后,结束发酵最 后分别输出固体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_ 产生的代谢产物 (4)

12、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 、 和 及其他发酵产物,其余 1.5用于_。 (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课后反思: 课题课题 2 2 腐乳的制作腐乳的制作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以制作腐乳为例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3分析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学习难点: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一、基础知识:(腐乳制作的原理) 1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 、 、 、 等多 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2 2毛霉是一种毛霉是一种 ,分布广泛,常见于 、 、 、 ,具有发达的 。 3.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 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 和 ,产 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