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调研报告3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19854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经营调研报告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产经营调研报告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产经营调研报告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产经营调研报告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产经营调研报告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经营调研报告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经营调研报告3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经营调研报告生产经营调研报告 3 3 篇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州实行电力体制改革后,由原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厂网分离后而成立的。公司成立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厂网分开后,由于发电公司定位、体制、电价等问题的改革不到位。*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从 XX 年 6 月成立至 XX 年 4 月起五年的时间已累计亏损达 1310 万元。根据这样一个现实状况,公司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公司成立五年来来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资产结构、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就公司体制机制和如何走出困境,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几点建议。一、我州电力建设情况我州已投产运行的电站有 73 座,全

2、州累计总装机达万kw,发电量亿度;已签订协议、正在开工建设的有 22 座电站;已完成河流规划,但未签订开发协议的有 2 条(德钦巴东河电站、阳拉羊河电站,总装机万 kw) ;具备开发条件,尚未开展河流规划的有 5 条(西鲁河、五十一河、美丽石河、茂顶河、更中河) 。预计到 XX 年,全州水电装机总量可望达到 160 万 kw,发电量可达 72 亿度。形成了国有、民营共同开发经营水电资源的格局,水电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为培育矿电结合的产业和发展新型工业提供强力的能源支撑。二、公司的基本情况我公司下辖吉仁河发电厂(装机 2万 kw) 、汤满河发电厂(装机 4万 kw) 、维西新乐发电厂(装机 2万 k

3、w) ,总装机容量为万 kw,年发电量为亿 kw/h,公司现有在册职工人数为 206 人,其中内部退养人员 51 人,年承担内退人员各种费用达 227 多万元。截止 XX 年 3 月 30 日,公司总资产为 12508 万元,流动资产为 902 万元,总负债为 1093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 87%。公司成立后,始终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公司经理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和依靠广大职工克服了各种困难,在加强公司规范管理的同时,于 XX 年取得了国家 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资质,这也是我州首家取得国家质量认证体系资质的发电公司。公司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外,特别重视职工的

4、技术培训工作,目前已拥有一支水电站运行管理、设备安装维护的职工技术队伍,具有初级以上职称人员 100多人。但是由于公司装机容量少、人员多、负债率高、上网电价低、内退人员多。而且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雨量减少致使发电的水量不足,而导致发电设备出力不足。公司除每年要上缴各种税费,要承担在册职工的工资等各种费用外,每年要支付 800 多万元的贷款利息。由于公司从 XX 年起到期逾期贷款无力偿还,导致公司银行授信从 a+降至无法评定授信。致使银行利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调 50%,使公司的财务费用年上升 400 多万元;公司除了承担以上各种支出外,下辖的三个发电厂由于建设时间长设备老化,严重影响着安全

5、生产和设备出力,为了使各厂安全运行,公司从 XX 年起着着手对三厂进行技术改造,到目前共投入技改资金达 600 多万元,但设备技术改造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了。可以说,公司从改制成立后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三、公司成立五年来的生产经营情况(一)XX 年 6 月成立后至 12 月份,完成发电量亿kw/h,完成销售收入(不含税)1419 万元,上缴税金 206万元;发生主营业务成本 595 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 10 万元,管理费用 400 万元,财务费用(利息)400 万元,营业外支出 367 万元,XX 年自成立至年底共计亏损371 万元。(二)

6、XX 年度共完成发电量亿 kw/h,完成销售收入(不含税)2475 万元,上缴税金 420 万元,发生主营业务成本 1202 万元,主营业务及附加费 19 万元,管理费用 579万元,财务费用(利息)646 万元,营业外支出 23 万元,XX 年度公司实现利润 6 万元。(三)XX 年度共完成发电量亿 kw,完成销售收入(不含税)1989 万元,上缴税金 338 万元,发生主营业务成本1127 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 17 万元,管理费用 638万元,财务费用(利息)654 万元,营业外支出 2 万元,XX年度公司亏损 449 万万元。(四)XX 年度完成发电量亿 kw/h,实现销售收入2

7、,876 万元,上缴税金 372 万元,生产成本为 1,078 万元,管理费 585 万元,支付贷款利息 743 万元。XX 年度亏损345 万元。(五)XX 年完成上网电量万 kw/h,实现销售收入及其它收入 3290 万元;上缴各种税费 496 万元,发生生产成本1158 万元,管理费 639 万元,支付贷款利息 849 万元,营业外支出 30 万元,全年盈利 118 万元。四、公司资产结构及借款情况*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州内发电行业里唯一的国有独资企业,现登记的注册资本金为 2100 万元,是政府以实物形式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股占的比例为 100%。目前,公司拥有资产 12508 万元

8、,其中:流动资产为 1902 万元,固定资产 11386 万元,其他无形资产等 220 万元。公司总负债为 10930 万元,其中:农行借款 8800 万元;建行委托借款 1000 万元;世行贷款 297 万元;其他经营性负债 833万元。公司资产负债率达 87%。公司下辖汤满河电站、维西新乐电站属 70 年代全州人民投工投劳建设的电站项目,已无负债。资产负债中银行借款部分主要是吉仁河电站建设期所发生的资金。吉仁河电站建设项目于 1997 年经省计委批准建设,电站装机 3 万 kw,总投资 16,301 万元,其中自筹 5,761 万元,向银行申请贷款 10,540 万元,项目贷款由农行*分行

9、组织材料,农行省分行组织评估,评估确认可行并审批。工程于 XX 年 10 月份验收并投入使用。投产至XX 年 12 月止,已运行 8 年。共计归还贷款 2040 万元,累计偿还贷款利息 6000 多万元。从 1997 年第一笔贷款发放到现在累计偿还贷款,与评估报告中的年还款额度相比差距较大。原因:1、是当时评估时的评估电价过高(是厂网不分,发电公司直接向用电单位实际收取的综合电价)评估电价为元/kwh,年销售收入 5,000 万元左右,除成本费用外,年偿还贷款能力在 3,000 万元左右,在期限内是能够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但是自从营运以来实际电价没有突破过元 kwh,致使销售收入成倍减少。公司

10、除承担成本费用、折旧外,偿还贷款的能力基本没有甚至亏损,导致了贷款在偿还期内不能如数归还。2、原股东之一昆明电机厂在公司改制后要求退回股本金 690 万元,已如实退回股本金,这样严重影响了公司资金保有量。3、公司实属*国有独资企业,但是经营规模太小,不适应目前的环境,企业没有资金上的回旋余地,所以产生了资产负债攀升的局面。到 XX 年 12 月止,公司逾期借款 6600 万元。逾期、到期的高额银行借款,均属于 XX 年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前固定资产投入所形成的,致使我公司在银行难以评级授信,造成借款利率上浮 50%。XX 年公司在农行征信系统中自动被认为 c 级不良企业客户,按照该系统政策

11、规定,c 级企业借款利率在执行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 15%50%。若利率上浮 15%执行利率为%,仅在农行公司年承担利息为 782 万元,比往年增加 103 万元;若利率上浮 50%执行利率为%,公司年承担利息为 1,020 万元,比往年增加 340 万元。根据州农行 XX 年第二季度利息计付通知,所有贷款利息已上浮 50%。按照借款合同“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期限归还借款本金的,贷款人对逾期借款从逾期之日起在合同约定的借款执行利率基础上上浮 50%计收罚息,直到本息清偿为止” 。五、州发电公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州国有骨干企业之一,公司从厂网分离成立以来,始终在州委、州政

12、府、州国投公司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虽然存在着人员多、负债率高、装机容量小、自然灾害多的困难。但公司经理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克服了各种困难,积极完成了上缴各种税费的任务,承担了支付上千万元的贷款利息和200 多名职工的工资等社会保障费用的缴纳。职工的工资收入在州内同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在普遍存在雨量减少给水电产业带来发电量减少以及遭受几次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公司没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采取积极的措施挖掘内部潜力,开展严格的管理措施,把现有的发电厂维护好、利用好,保证了现有设备的利用效率。但是,由于电力体制改革后相继的改革配套措施不到位,厂网分开时发电公司内退人员承担较多,5 年

13、来共计支付内退人员工资等费用 1135 万元,支付贷款本息 3292 万元,上缴税费1832 万元。(二)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始于 XX 年底,并确立了电力最终由市场定价的改革方向。历时 5 年之后,厂网分开基本完成。但是电力市场化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在我州电力竟价上网的工作远远还没开始。电力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仍未改革到位。电力市场化改革发端于英美等国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在需要降低电力成本和用户价格的目标下展开。可是中国的电力改革却开始于电力“饥渴”时期。机组满发甚至超发才能勉强满足用户需求,没有竟价上网!因此为了保证持续、安全的发供电,其改革的选择只能采取试点的方法,逐步推

14、进。纵观*电力体制改革五年来的实践,州发电公司处在这种特殊的改革前沿,公司的现行体制不合理,电价改革不到位。与我州电力体制改革时的初衷差距较大,根本没有达到电力体制改革的目的。而由于电价机制没有建立,是电力市场化没有形成,只是简单的实行了厂网分离,而由于没有建立起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而导致厂网之间利益空间严重违背了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现行电价体制和调控方式是成本补偿性的机制,不适应市场供需的变化,极不利于电源点基于市场基础上的利益调整,从而导致发电公司越来越亏损的尴尬局面。就我州现行电价而言,与滇西邻近丽江、大理、怒江相对比仍然处于最低水平。我州现行上网电价:丰期为元/千瓦时,枯期元/千瓦时。

15、如能实现同网同价当然是比较好的一件事,这一目标的实现也许可能改变发电公司的现状。但由于我州属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我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省内仍处于较低水平,过高的电价会给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更大的压力,现行电价属我省最低,基本低于国家实行的“生态电”价格。我州电力体制改革与电力走向市场经济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和矛盾。(三)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的困难。前几年,州发电公司的生产经营主要受来水量、地质灾害和机器设备老化陈旧等的制约,发电量受到影响,加之电价低影响到销售收入,基本上是负债经营。在风调雨顺、设备出力良好的年度,如 XX 年,发电量在亿 kw/h,在电价低的情况下销售收入达

16、到 3290 万元,实现赢利 118 万元。金融危机造成了我州用电大户冶炼企业和矿山停产用电量锐减,从而导致用电负荷下降,严重影响发电企业发电生产,特别是国有发电企业受电网调度上网负荷限制,就今年 1-3 月份公司的各发电厂限负荷达 360 万 kw/h,占计划发电量的 38%,累计损失电量 396 万 kw/h。在来水量大、设备出力良好的情况下也不能达到去年的上网电量,我公司已深深的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六、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提几点建议随着全州水电开发的不断加快,各个大公司、大集团入驻迪庆,各个发电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发电公司万 kw 装机实在太小。但是公司下辖的汤满河电站、维西新乐电站均建设于 70 年代,曾经为我州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过贡献。吉仁河电站也是建设于国家禁伐天然林时期,为我州实现以电代柴、保护天然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吉仁河电站仍然属于我州的骨干电源点之一。我州处于金沙江上游生态比较脆弱,退耕还林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保护区,结合*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人员多、负债高、装机容量小的现状,争取州、省有关部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