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一物理 1.3.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案(教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835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一物理 1.3.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案(教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高一物理 1.3.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案(教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高一物理 1.3.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案(教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高一物理 1.3.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案(教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高一物理 1.3.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案(教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一物理 1.3.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案(教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一物理 1.3.2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案(教科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课时课时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导学目标 1.用实验的方法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2.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求其初速度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的方法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根据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并求初速度 二、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由两个分运动合成的,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 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建立坐标系,测出轨迹曲线上某 一点的坐标 x 和 y,根据公式:xv0t 和 y gt2,就可求得 v0x,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 1 2 g 2y 的初速度 三、实验器材 斜槽(带小球)、木板及竖直固定支架、白纸、

2、图钉、重垂线、三角板、铅笔、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 1安装调平:将带有斜槽轨道的木板固定在实验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轨道末端 切线水平如图 1 所示 图 1 2建立坐标系:用图钉将坐标纸固定于竖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调整到竖直位置, 使板面与小球的运动轨迹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 (轨道末端)时球心所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O,O 点即为坐标原点,用重垂线画出过坐标原点的 竖直线,作为 y 轴,画出水平向右的 x 轴 3确定球位置:将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小球从轨道末端射出,先用眼 睛粗略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在某一 x 值处的 y 值,然后让小球由同一位置

3、自由滚下,在粗 略确定的位置附近用铅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通过的位置,并在坐标纸上记下该点用同样的 方法确定轨迹上其他各点的位置 4描点得轨迹:取下坐标纸,将坐标纸上记下的一系列点,用平滑曲线连起来,即得 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五、数据处理 1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1)如图 2 所示, 图 2 ,在 x 轴上作出等距离的几个点 A1、A2、A3把线段 OA1的长度记为 l,那么 OA22l、OA33l,由 A1、A2、A3向下作垂线,垂线与抛体轨迹的交点记为 M1、M2、M3如果轨迹的确是一条抛物线,M1、M2、M3各点的 y 坐标与 x 坐标之间 的关系应该具有 yax2的形式(a

4、是一个待定的常量) 用刻度尺测量某点的 x、y 两个坐标,代入 yax2中求出常量 a(例如 a0.23,可以不写 单位),于是知道了代表这个轨迹的一个可能的关系式(即 y0.23x2) 测量其他几个点的 x、y 坐标如果各点的 x、y 坐标均满足同一关系式 yax2(在误差允 许范围内),则说明这条曲线确定是一条抛物线 (2) 根据平抛运动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在轨迹上任取一点,测出该点离原点的水平位移 x 及竖直位移 y,就可求出初速度 v0. 因 xv0t,y gt2, 1 2 故 v0x. g 2y 图 3 在轨迹上任取三点 A、B、C(如图 3 所示),使 A、B 间及 B、C 间

5、的水平距离相等, 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 A、B 间与 B、C 间所用时间相等,设为 t,则 yyBCyABgt2 所以 t yBCyAB g 所以初速度 v0 x x t g yBCyAB 六、注意事项 1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检验是否水平的方法是: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 水平部分,将其向两边各轻轻拨动一次,看其是否有明显的运动倾向) 2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重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 3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滚下 4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 到达右下角

6、为宜 6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 O 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七、误差分析 1斜槽末端没有调水平,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 2小球运动的位置确定不准确 3量取轨迹上各点坐标时不准确 例 1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 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7、 即学即用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 下: 图 4 A让小球多次从_位置滚下,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 B按图 4 安装好器材,注意_,记下平抛初位置 O 点和过 O 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 O 为原点,以竖直线为 y 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平抛运动物 体的轨迹 (1)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2)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 (3)怎样才能保证小球每次释放做平抛运动的轨迹相同呢? 例 2 (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 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 5 所示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

8、,现把两个小铁球分别吸在电磁 铁 C、E 上,然后切断电磁铁 C 的电源,使一个小铁球从轨道 A 射出,并在射出时碰到碰撞 开关 S,使电磁铁 E 断电释放它吸着的小铁球,两铁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 图 5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2)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 L1.6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 6 中的 a、b、c、d 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 速度的计算式为 v0_(用 L、g 表示),其值是_(g10 m/s2)小球在 b 点的 速率为

9、_(取两位有效数字) 图 6 即学即用 图 7 2某同学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不慎未定好原点,只画了竖直线,而且只描出了 平抛物体的后一部分轨迹如图 7 所示,依此图加一把刻度尺,如何计算出平抛物体的初速 度 v0? 第第 2 课时课时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课堂活动区 核心知识探究 例 1 (1)CF (2)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仪器的选择和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还需的器材是坐标纸和重垂线, 描出的轨迹在坐标纸上,方便数据处理,重垂线是用来确定竖直木板是否竖直并确定纵坐 标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斜槽末端必须水平,以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使小球每次从斜槽 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以使小

10、球在斜槽末端速度相同;在描画小球运动轨迹时,应用平滑 的曲线连点,偏离轨迹较远的点可舍去 即学即用 1(1)A.同一 B斜槽末端切线水平,方木板竖直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竖直面平行 (2)BAC (3)为保证小球的运动轨迹相同,应使小球每次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所以应让 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相同位置滚下,安装器材时应注意使斜槽末端水平,方木板竖直且板 面与斜槽末端切线平行紧靠斜槽末端放置 例 2 (1)B (2)2 0.80 m/s 1.0 m/s gL 解析 (1)由于左端小铁球平抛的同时,右端小铁球开始做自由落体,且两球同时落地, 说明平抛的小铁球在竖直方向上和右端小铁球做同样的运动,也做

11、自由落体运动,但无法说 明平抛小铁球在水平方向的运动,故只有 B 正确 (2)图中 a、b、c、d 位置对应水平位移相等说明 ab、bc、cd 所用时间相同,根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xaT2, 则有 Lgt2 而水平方向上 2Lv0t 联立得 v022 m/s gL10 1.6 102 0.80 m/s 小球在 b 点的竖直分速度 vy ac v 3L 2t 联立得 vy1.50.60 m/s gL 小球在 b 点的合速度 v1.0 m/s v2 0v2 y 即学即用 2x g y22y1 解析 为了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要画出三条等距(x)、平行于 y 轴的竖直线与轨迹 分别交于 A、B、C 三点,如下图所示然后分别过 A、B、C 三点作三条水平线,设 A、B 两点间竖直距离为 y1,A、C 两点间竖直距离为 y2,根据以上数据就可计算出 v0.设 t 为相邻 两点的时间间隔,则有 yyBCyABgt2 即(y2y1)y1gt2 又 xv0t,v0 x t 将两式联立,解得 v0x g y22y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