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17 新闻阅读(原卷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7256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17 新闻阅读(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17 新闻阅读(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17 新闻阅读(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17 新闻阅读(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17 新闻阅读(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17 新闻阅读(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17 新闻阅读(原卷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高考在线高考在线】2014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九天神眼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 “自 1986 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队已先后 7 次入藏,20 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 250 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 10 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 160 余架次”。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 “每晚 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 ”“一有灾情,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

2、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而出:“下降高度!”“跳开 X 号保险丝!”终于,飞机从 7000 余米下降到 6000 米,故障被机组成员镇服。让机组成员终身难忘的是 2011 年 7 月的西藏航拍任务。当时,西藏正值雨季,动辄狂风骤雨,天气变化无常,气象条件非常恶劣;每个成员都出现了较强的高原反应,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飞行,大家只好边吸氧、边打点滴、边研究飞行计划,最后

3、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飞险区、闯禁空、测山河、赴震区一次次的枕戈待旦,一次次的受命飞行,这支“奖状”中队屡建奇功,满载殊勋。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除日常的训练外, “奖状”飞行团队每年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在外执行飞行任务,陪同家人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许多,有时接到紧急任务,还会和事先安排好的“家事”“撞车”。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们不是合格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但在家人的心目中,却有着不同的答案。一位飞行员家属说道:“选择了飞行员,就是选择了寂寞,为了大家,一点牺牲不算啥。 ”一个轻松的回答,一个灿烂的微笑,折射出的是一份包容与关爱。“总觉得平时亏欠他们的太多,在家的时候就多给老婆孩子弥补

4、一点。 ”一机组成员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飞行 30 多年、6000 余小时飞行员的氤氲柔情。(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B “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C “奖状号”机组 1986 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导航工作,为社会作出了贡献。D文章写 2011 年 7 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E这篇

5、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14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要说明。(4 分)答:_15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6 分)答:_【重点知识梳理重点知识梳理】1新闻的含义(1)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有上百种之多。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2)新闻的概念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

6、、信箱、电子通讯工具等传播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2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

7、绍也必须准确真实。全面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3)接近性包括地理上的接近、心理上的接近。具有接近性的新闻事实,受众才会关心。3阅读要求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1)消息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8、。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要素: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 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a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

9、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具体新闻事实;“虚”是指介绍背景、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

10、t)、何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c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d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e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

11、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要涉及到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选材: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

12、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事件通讯:以写事件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它的政策性、指导性较强,要求写出背景、做法、成就、经

13、验、教训,概括好粗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它比典型的报道更详尽,比工作总结要具体生动,富有文、情、理之长。概貌通讯:也称风貌通迅,是勾勒某一地区、某条战线或某个单位面貌变化的一种通讯。报刊上标以“见闻”、“巡礼”、“侧记”、“纪行”一类字眼的通讯文章,大体皆属概貌通讯。概貌通讯是应用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文体,它以报道神州大地新风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呈现给读者的是某地的新变化、新气象、新面貌,能开阔读者的视野,振奋读者的精神。(3)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郁文学性的独特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报告文学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从篇幅上分,有长

14、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从表现手法上分,有记录性报告文学、概括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写先进人物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光辉一生,或是写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映他有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二是写人物“群像”的。事件报告文学:以事件作为重点,行文中,以事带人,人因事显。以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为

15、主,但也不乏暴露反面人物的反面事件的,用意在于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危险性,发人深思,促人警醒。可以分为三类:写重大事件的,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写社会上、自然界中突发性事件的。(4)人物访谈访谈概念: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访谈的要求a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b结构:开头、主体、结尾。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c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d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e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f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