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三上学期月考2历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627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三上学期月考2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高三上学期月考2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高三上学期月考2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高三上学期月考2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高三上学期月考2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三上学期月考2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三上学期月考2历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优中高考网-全优中高考网-2015 届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山东版】一、选择题(40 小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 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3、 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 ”透视出

2、的深层政治信息是A.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B. 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4、读右图,公元前 221 年,我国政治文明历程出现拐点,有关说明错误的是A.从分裂割据到实现统一 B.从分封制发展为郡县制 秦朝疆域图C.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 D.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 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

3、唐朝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 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A门下省 B中书省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7、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 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 官制(文臣将兵制) ,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 ”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 下列说法的对错( )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

4、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 D甲乙丙对,丁错 8.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 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A.枢密院与中书分掌军政与财政 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9.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 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制度( )A.后来被科举制取代

5、 B.容易任人唯亲C.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扩大了统治基础 10、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长官 明朝废除丞相 A B C D. 11、两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都是地方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都由中央“削藩”直接引起 叛乱平定后,中央集权都得到强化A B C D 12、若你想做有关明代内阁的研究,最有价值的资料应该来自A.记录片 B.明史记载 C.民间传说 D.经过证实的带有“票拟”和“批红”的奏章 13、有一本书这样写道:他们(雅典人)每年至少召开

6、四十次市民大会,讨论 Polis 的一切重要问题,通全优中高考网-全优中高考网-过法律决定战争与和平。其中“Polis”指的是( )A公民 B政治 C城邦 D民主 14、判断下列推理( )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结论:雅典是人类文明 的最早发祥地。A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和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和结论错误 D大前提和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5、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 马统治者注重保护私有财产重视维护平民利益被迫改善奴隶处境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A.

7、B. C. D. 16. 公元前 445 午,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 367 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 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 171688 年,一群英国贵族说, “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 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18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 “光荣革命”的成果将 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 年英国通过

8、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 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9. 1787 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结束了松散的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 20、与英国议会相比,美国国会不能A.产生代议制政府 B.体现民主性 C.与国家元首分权抗衡 D.掌握立法权 21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9、”此规定表 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22、日本 1889 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 1787 年宪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 23、法国1875 年宪法和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 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内阁要对国家元首负责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议 会完全行使立法权A. B. C. D. 24、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10、。代议制的核心是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议会掌握国家政权 25.从下列材料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不包括 年代中国商品出口总额英国商品人口总额鸦片走私总额 1821 年14 757 132 元13 693 213 元225 780 元 1833 年17 814 260 元10 119 655 元12185 100 元A、1821 年正常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出超 B、1833 年中英贸易中白银流向中国C、1833 年英国对华正常贸易是入超 D、1833 年鸦片贸易额较 1821 年激增 26.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

11、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 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2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全优中高考网-全优中高考网-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B.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C.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D.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28. 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 这

12、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29.19 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 (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30.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钓鱼台早在 1373 年即由杨栽所发现,并远在 15 世纪初,明朝时所著顺风相送 一书中,就首度出现“钓鱼屿”一词。而此后日本著名的海防论者林子平在 1785 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 基于事实,将钓鱼台列屿明确标明属中国领土。以下说法不正

13、确的是 A.早在明代的文献中就可以找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依据B.在近代以前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成为中日双方的共识 C.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在明代就有了争议 D.材料中的文献可作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之一 31.右面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 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 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A.19 世纪初期 B.19 世纪中期 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D.20 世纪中期 32. 1900 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 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