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5718988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单元复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1、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3、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对比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初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和问题?,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后来居上,反超英、法,政治发展不平衡: 各国所占殖民地 与其经济实力 的比例倒挂,仔细观察,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 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10/19/2018,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为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各国展开军备竞赛,欧洲形成了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帝国主义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使各国矛盾尖锐(瓜分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交战双方:,主要战役:,特 点:,性 质:,影 响:,启 示:,1914.71918.11,同盟国 VS 协约国,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最惨烈),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使用新式武器、十分残酷,直接原因(导火线):,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战争是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萨拉热窝事件,帝国主义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竞争、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根本原因:,其他原因:,1914年6月28日,1914年7月28日,1916年

3、2月,1917年,1918年11月11日,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凡尔登战役开始,美、中、巴等国对德宣战,德国投降,一战结束,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狂热,积极支持,反对战争,导火线,转折点,开始,结束,一战进程,巴黎和会,时间: 地点: 与会国: 操纵国:目的: 性质: 地位:,1919.16,巴黎凡尔赛宫,27国,德奥等战败国与苏俄除外,三巨头 法国 总理 - 克里孟梭 英国 首相 - 劳合乔治美国 总统 - 威尔逊,重新瓜分世界,并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规模的缔结和约的会议,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与会国的目的美国:日本: 法国:英国:,利用德

4、国制衡英国和法国,削弱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主宰世界,利用德国和法国相互牵制,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要求以最严厉手段处置德国,称霸欧洲大陆,要求确认大战期所侵占全部土地,特别要求在山东的权益合法化,焦点问题:,对德问题,重点问题:,山东问题,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一战时日本对德作战,占领山东 一战后中国要求收回山东的主权,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哪些国家达到了目的,为什么中国拒绝签字?,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弱国无外交,英、奥、日、法,实质:,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战胜国根据各自实力的对比,经斗争和妥协达成的协议。,凡尔赛体系,1919年6月,凡尔

5、赛和约(德国) 1919年9月,圣日耳曼条约(奥地利) 1919年11月,纳依条约(保加利亚) 1920年6月,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 1920年8月,色佛尔条约(奥斯曼帝国),凡尔赛体系,暂时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欧洲获得了暂时的稳定,列强在欧洲的利益与矛盾基本上得到协调。 “和平”是一种表象,列强的矛盾并未消除,“和平”之下暗藏着更深的危机。,1、内容:,2、影响:,列强通过多种方式强力控制中国经济,不仅是为了掠夺资源,获取高额利润;还要把中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继而使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进一步控制中国。,20世纪初,列强不仅在政治上控制清政府,经济上也加

6、紧对中国的掠夺。铁路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它们通过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多种方式,控制筑路大权,夺取在铁路沿线开发土地、开采矿藏等特权。,资本输出,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目的:,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革命者:,孙中山,张謇,邹容,1、弃医从政,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1894年: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阅读课文,以表格形式归纳同盟会的相关信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7、均地权,民报,民族、民权、民生,1905年,日本东京,宣传革命理论和主张,发动武装起义,保路运动,知识梳理,使得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举行起义。,1.背景:,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后又出卖给列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2.概况:,兴起:清政府出卖路权的行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各地纷纷兴起“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保路运动。发展:四川民众在同盟会会员的组织下,成立同志军,发动武装斗争。,3.影响:,注意:保路运动保护的是川汉、粤汉铁路的主权。运动发生在全国,高潮是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标志,成果,武昌起

8、义,辛亥革命,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武昌,概况:,占领武昌,光复武汉三镇, 成立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南京,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朝覆亡,时间、地点:,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结果,意义,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是刚刚迈人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1.把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民国

9、1年), 所以求民国纪年是用公元时间减去19121。,例如:(公元)201419121103(年)(民国),,2.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用民国年代加上19121。,例如:(民国)89年191212000年,,即公元2014年民国103年,即民国89年2000年,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1.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意义:,(1)政治上:,辛亥革命是刚刚迈人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革命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

10、第一个共和制国家。,(2)思想上:,易错点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意味着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这种说法正确吗?,君主专制政体不等于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一个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封建政治制度、封建经济制度、封建思想制度,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仅仅是封建制度的一个方面。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并不是结束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这种说法错误。,成功,清王朝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讨论:有人说辛亥革命

11、失败了,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你怎样认为?,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中国人民依然生活苦难之中,1、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3、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都是革命的凶 恶敌人。,辛亥革命 失败的原因,1)根本:在半殖半封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2)主观: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命纲领 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C.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3)根源: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经验教训,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拓展提升,物质生活:轮船、火车、电车、电报、电话,悄然转变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看电影、听音乐、看演出、读报,科学思想:废除科举制度、建立近代教育制度,民主观念:自由平等,妇女地位:夫妻平等、妇女走向社会,头脑中的变化,生活中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