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57189333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讲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一、考点再现,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1) 两次鸦片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7)抗日战争,一、考点再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

2、与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2) 太平天国运动,(4),(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6)国共政权的对峙,(8)解放战争,二、考点体系,列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条约,影响,背景,条约,影响,背景,条约,影响,背景,条约,影响,二、考点体系,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序幕,太平天国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考点演练,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

3、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C,三、考点演练,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 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 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 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 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 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 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

4、约,太平天国,A,三、考点演练,世载堂杂忆载:“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捣北京。东王主张先下南京,效朱明建国故事,立定根基,再行北伐。时届秋冬,将士亦惮北方严寒,故决东下。”这说明太平天国 A逐渐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B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C大多将士参加革命是迫于生计 D在占领武昌之后产生战略分歧,D,三、考点演练,孙中山说:“同盟会之主张,创立民国后,则继之以平均地权,倘能达此目的,则社会问题已解决过半矣。平均地权者,即井田之遗意也。”这里的“井田之遗意”应指 A实行土地私有 B实行土地国有 C实行集体耕作 D实行个体耕作,B,三、考点演练,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接连发生,

5、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B,三、考点演练,20世纪40年代中期,朱自清总结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D,三、考点演练,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

6、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这一电令的战略意图是 A在内线大量歼敌,收复失地 B在内线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C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D调动国民党军队,与其战略决战,C,四、考点突破,1、关于中国人民的抗争,列举近代中国农民阶级的抗争活动、主张和特点。,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颁布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扶清灭洋”,革命性;落后性,列举近代中国地主阶级的抗争活动、主张和特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自强求富为目的,根本上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统治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没有触及封建制度,列

7、举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抗争活动、主张和特点。,戊戌变法、,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革命性;妥协性,列举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抗争活动、主张和特点。,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四、考点突破,无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最进步最革命的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四、考点突破,2、简述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和国共关系。,(国)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土)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抗)中日民族之间的矛盾,(解)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

8、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国共合作,国共对峙,国共合作,国共对峙,五、考点再练,上海从开埠到解放人口出现过三次增长高潮,同时,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沪人数比例也多次发生变动,其中引起后者变动的主要因素 A与半殖民地工业发展密切联系 B同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历史相联系 C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 D同西方列强在沪侵略势力的消长相关,D,五、考点再练,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实行三权分立 实行责任内阁制 实行“耕者有其田” 鼓励发

9、展工商业 A. B. C. D.,D,五、考点再练,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对某事件这样评价:“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了。”这一事件指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国民大革命 D 一二九运动,B,五、考点再练,1943年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B以自由主义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D以民族主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