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185517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三年级级下册音下册音乐乐教案(人教版)教案(人教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 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 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 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 符节奏。 教学过程: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

2、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 VCD 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 为形象生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 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 曲的感受与理解。 7

3、.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 16 小节和后 16 小节。 (1)前 16 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 16 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 8 小节,然后在 学唱其他 8 小节。 (2)后 16 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 8 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 8 小节。(3)完 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3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14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

4、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 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15.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 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 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

5、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 16 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 16 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 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 择其适合

6、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9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 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10听春的主题音乐。 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 11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12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 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13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 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4. 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四首音乐作

7、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 音符节奏。 教学重难点: 1.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 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 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 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 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

8、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 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4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5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6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7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8.教学小结。 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三课我们的朋友教案(二课时) 第二课我们的朋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 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 4 小节曲调。 2. 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 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9、。 2. 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 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 乐声中想像吗? 二、欣赏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设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4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 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5.简

10、单介绍圣 桑的动物狂欢节。 三、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 1=F 的“5 3 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3、表演唱: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乙为杜鹃鸟,在 规定时间内唱。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四、 “音乐游乐宫”: 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 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 范“

11、5 6 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出示顽皮的杜鹃前 4 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5、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 奏全曲。) 6、机动: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目 标: 1.马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 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 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重难点: 1.试用 八个音即兴创作 4 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 或教师

12、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同时播放录音赛马 (如能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3设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 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 设问: (1)第

13、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 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12. 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 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1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要求: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设问: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 (2)听录音范唱。 要求: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3)跟随录音

14、、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14.创作 4 小节自己的歌(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用 八个音。 用 四种节奏型。 4 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15.教学

15、小结。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五课童趣教案(三课时) 第三课 童 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 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 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 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请 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 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2.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3.分句学唱(随机):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 3 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2)学唱第一乐段前 8 小节与后 4 小节的曲调。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4.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