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6188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简介: 台北医学大学牙医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硕士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博士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郭耀华谈国际机制论(本文出自北京大学中观天下一书第八章) 2002.7.6 2011.05.21 传出 一、前言:在全球化、信息化、多级化及信仰多元化的时代里,冲突与决策与 日俱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甚至联合国的常规运作,都对全人类的安 全与幸福有重大影响,而国际机制的合理与动态操作,在避免国际社会的无 政府状态,降低冲突的爆发与伤害,实现国际秩序与共同发展,并提高合作 效率上,功不可没。机制的安排与规范可以是成文的(国际法形式规章) , 也可以是不成文的默契,更可

2、以是国际组织或首脑会晤后的宣言。当前国际 社会的稳步前进与机制内部的协调沟通密不可分。中国正快步融入国际社会, 对国际机制的功能掌握,对中国国家利益及发展多极化世界的手段,需有更 清晰概念,应更敢发言,也更能创新。 (例:上海五国合作组织,亚洲博鳌 论坛)合理机制将创造和平的地球。 (注:中国又创立金砖集团 bricks 论坛、 北京论坛促进国际和平对话)二、关键词词:国际机制、理性选择、博弈论、国际合作、霸权主义、非政府 组织。 三、研究内容:(一)机制(regime)与国际机制定义1:(1)法语中的 rgime 是“合法的规则和原则体系”的意思。 牛津英语词典 中“机制”一词的释义为“方式

3、、方法或规则、管理,或指具有影响力和 权威性的体系或机构” 。联合国国际法庭在 1980 年曾宣布, “机制”是 “具有自制力的外交法律规则”以及“法规和规则系统” 。 (附注:regime 也可用 institution 取代,见于参考文献 16,P397) (2)国际机制的定义:目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国际机制提出了多种定 义,但最典型、被引用得最多的是以下三种: 1. 斯蒂芬克拉斯诺认为,国际机制是指“在某一特定问题领域里组织和协 调国际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2。 2. 唐纳德柏契拉和雷蒙霍普金斯认为,国际机制是一种国际行为的特定 模式,存在于国际关系中每一个带实质性问题

4、的领域,任何一种共同的国 际行为模式都伴随着相应的“原则、准则和规则” 。简言之,国际机制就 是“国际行为的机制化”3。3. 奥伦扬等人则提出,国际机制是指国家间的多边协议,旨在协调某一问 题领域的国际行为。从这三种典型的定义可归纳出国际机制的三个要素: 共同的国际行为模式,协调国际间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 以及限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领域。 (二)国际机制论的代表人物有: 1.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bane,美国) 2.约翰鲁吉(John Gerard Ruggie,美国) 3.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an D.Krasner,美国) 4.奥兰扬(Oran Reed

5、 Young,美国) 5.厄恩斯特哈斯(Ernst B. Hass,美国) 6.肯尼思奥耶(Kenneth A. Oye,美国) 7.约瑟夫奈(Joseph Samuel Nye, Jr.,美国) 8.斯蒂芬哈格德(Stephan Haggard,美国) 9.贝思西蒙斯(Beth A. Simmons,美国) 10.唐纳德柏契拉(美国) 11.雷蒙霍普金斯(美国) 12.阿瑟斯坦恩(美国) 13.沃尔克李特伯格(Volker Rittberger,德国) 14.斯坦利霍夫曼(美国) 15.苏姗斯兰吉奇(斯特兰奇) , (英国) 16.山本吉宣(日本) 17.王杰(中国) 18.王逸舟(中国)

6、,在中国尚有秦亚青及刘杰等人。 (90 年代后美国学者 更多投入)(三)国际机制论流派源头: 在 70 年代里, “机制”这一概念主要是作为世界贸易的稳定性提出来 的。紧接着,在经济相互依存日趋加深的过程中,人们对霸权国家与国际 机制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激烈争论。到了 80 年代,伴随霸权国家美国衰退 论的出现,争论的重点集中在国际机制是否需要“霸权国家”存在这一点 上,这里可以看到机制论与霸权论的争论,甚至连两者的界线也变得模糊 不清了。本来,国际机制论是以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为核心而展开的,对 安全问题的应用未作充分的研究,也没有对霸权国家的存在与否问题加以 足够的重视。而现实主义者认为,机制之

7、所以使世界秩序得到稳定是由于 霸权国家提供了机制这一国际公共物品,维护了秩序,并通过这一认识得 出了新的结论。美国国际政治学家基欧汉撰着的霸权之后 (1984 年) 一书对这一争论起到了一定的阻止作用。他提出发达国家应该通过合作把 美国维持的世界机制继续保护下去。4 (四)1980 年代二大流派介绍:格老秀斯派与国际机制修正结构主义派(1) 第一个流派以雷蒙霍普金斯、唐纳德柏契拉和奥伦扬为代表: 1. 第一,他们基本上坚持了格劳秀斯主义的传统,故称为格劳秀斯派。首先, 他们认为:国际机制无处不在,是国际体系发展的一个新现象。他们指 出:“机制存在于国际关系的所有领域,甚至存在于那些传统上被视为

8、 完全无政府状态的领域,如大国争夺。因为政治家几乎总是认为他们的 行为是受到原则、准则和规则的限制的。 ”正如相互依存不仅会导致合 作,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导致冲突一样,国际机制不仅存在于合作的特 定问题领域,也存在于易产生冲突的领域。国际行为一旦成为惯例,就 会对外交实践形成道义限制。 “惯制的行为产生公认的准则。 ”5 第二,该派不同意认为由主权国家组成国际体系仅受均势限制的观点。他 们指出,代表国家的领导集团才是国际关系的实际行为者。领导集团有 着广泛的国家和国际联系,它们在国际关系硕大的网络中行事,必然受 到超越国家的原则、准则和规则的制约。国家支配超越国界的行为和维 持对国际体系各方面

9、控制的能力是有限的。安全和国家生存并非是唯一 的对外目标,武力在国际政治中并不起单一的重要作用,日益发展的相 互依存趋势是比均势更重要的限制因素。 第三,该派展示了一种新的视野,认为国际机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未来 世界模式” ,它的起步是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国际机制虽 不能马上成为现实,但它对今后世界秩序的建立、调整和加强将起积极 的作用。 2. 唐纳德柏契拉和雷蒙霍普金斯在对国际机制进行初步的研究后曾得出了 六点结论:6 (1)国际机制存在于国际关系的一切领域。 (2)国际机制是介于目标、利益、目标与行为之间的联系机制,构成机制的原则、准则与规则应符合国际道德或国际法的要求。 (3

10、)国际机制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制管理体制的性质。 (4)国际机制有正式机制(90 年代后流行)和非正式机制之分,非正式机 制构成主体。 (注:70-80 年代盛行) (5)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参与者是否一致接受并遵守机制准则的程度。 (6)机制的变化和两个基本的政治概念权力与利益密切相关。大多数国 际机制的变化源于国际权力结构和各国利益关系的变化。反过来,机制 不仅能改变不同行为者拥有权力的程度,而且也能改变行为者最大限度 实现自身利益的认识和手段。 3. 美国体制论的代表人物奥兰扬从三个方面对体制进行了有意义的分析。 奥兰扬分析的三个主要方面是:第一,体制的要素分成:(1)权利和 准则的

11、存在;(2)决定的程序;(3)以恪守准则为目的的机制;第二, 体制的实际行为:(1)体制的形式;(2)组织的明确性;(3)政策手 段的强弱;第三,体制的变化状况分:(1)体制的形成;(2)体制的变化二类。 此外,奥兰杨认为,国际机制有三种形成途径:自发性、强制性、 谈判。由此,国际机制可从生成角度分为合作型、霸权型与协调型三种, 国际机制供应公共产品也相应的具有三条途径:自发合作产生、协调谈判 产生、霸权强制产生。(注:在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中,认为霸权提供公共产品的观点相当显要。 他们认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是世界政府或其它国际权威,而是霸权国 家, “霸主或领导者有责任保证提供稳定的货币和开放

12、贸易制度下的种种 公共产品” 。9在霸权体系下,只有霸权运用自己的威望、实力和地位和国 际体系或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才是有效的,并且也是惟一的。 机制内占支配地位的强国总是最有发言权, “国际机制的基本准则 首先要与强国的价值标准、原则、目标、决策程序相一致” 。一是利益相 符,二是强国意志,这十分明显地暴露了西方国际机制论的实质,即强调 以美国为中心,强调以符合美国及其盟国的利益为原则和强调以西方价值 标准为准绳。) (2)第二个流派是以罗伯特基欧汉和阿瑟斯坦恩为代表的国际机制修正结 构主义派。他们赞成“修正机制结构”的主张,因而得名。首先,他们认 为,国际机制并不是无处不在的,强调在各主

13、权国家都最大限度地追求权 力和利益的世界里,机制只能在某些利益可妥协的领域产生, “机制的作 用是协调国家行为,以在特定的问题领域获得预想的结果。 ”10 其次,该流派认为,可产生机制的特定问题领域是很有限的,而且形 成的时间也较长。他们强调,如果国际社会真的出现了复合相互依存的势 头,国际机制赖以产生的特定领域才会增加。然而,这一过程是极其缓慢 困难的。再次,该流派还认为,国际机制的发展不会根本改变“国际体系的组 织原则” ,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主权亦不会因此而废止,但现存 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主权的内涵将随着国际机制的逐步建立和运转而发生 变化,为世界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创造有利条件。1

14、1 大多数西方国际关系学者对国际机制持较为现实的修正派观点,除了 基欧汉和斯坦恩之外,斯蒂芬克拉斯、厄恩斯特哈斯、罗伯特杰维 斯等也基本上是支持这一观点的。 (五)其它学者看法: (1)Stephan D.Krasner(斯蒂芬克拉斯诺):.国际机制的最大功能是“制约和调节国际社会角色的行为” 。12它的功能 性特征包括:首先,国际机制是一种主观现象,是主观的产物,它反映国 际机制参与者对合法、合适、合理的道义行为的理解、期望和信念。在既 具地缘又具功能性质的国际组织中国际机制最易形成。 其次,任何一种国际机制都包括决策程序的有关准则。因此在分析一种国际机制时,不仅要把握其主要的原则和准则,还

15、要了解其决定具体政 策的规则的一般准则。具体来说,就是不仅要知道谁参加该机制,什么利 益占主导地位,而且还要了解进行决策、维护决策的细则和规定。 再次,任何一种国际机制还包括体现正统的思想和预测行为变化的主 要原则。因为这些主要原则关系到国际机制参与者的等级安排、准则的实 施情况和机制的潜在变化。 第四,每种国际机制都拥有一批精英分子或集团,他(它)们是机制 内的实际行为者。一般来说,各国政府是大多数国际机制的官方参与者, 而政府代表又基本上都是各国的重要决策者,即精英,这些精英对国际机 制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的理解、共识,对形成和维系国际机制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最后,国际机制

16、存在于国际关系的每一个问题领域,哪里有行为发生, 哪里就有机制;哪里需要调节集团或国家行为,哪里就有国际机制。经济 领域最易形成国际机制,但最重要的还是国际安全领域。 2国际机制是变量,不是常数。斯蒂芬克拉斯诺认为,影响机制变化的因素包括“利己利益、政治权力、准则与原则、习惯与惯例和信息与知识” 。13(注:罗伯特杰维斯认为信息与知识主要应促进机制参与者之间的共识。而厄恩斯特哈斯把此定义为“作为公共政策指导的技术信息的总和14。 )(2)Ernst BHass(厄恩斯特哈斯):强调了六个国际机制理论取向:生态进化、生态变革、平等主义、自 由主义、重商主义和“主流派” 。 (注:重商主义强调,利益均势对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国家的生存利益与国际的稳定利益同样是机制形成和维 持的重要因素。主流派强调机制参与者利益的“认同过程” ,认为这一认同会产生机制所需要的新的原则、准则、规则和程序。而提供“认同过 程”的最好途径是“复合相互依存” ,即多渠道的合作形式,武力作用居 次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