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平 - 温州教科研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160668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素平 - 温州教科研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陈素平 - 温州教科研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陈素平 - 温州教科研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陈素平 - 温州教科研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陈素平 - 温州教科研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素平 - 温州教科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素平 - 温州教科研(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核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行动 课题研究总结与成果提炼策略,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陈素平2013年6月,说在前面,1.研究背景与意义 2.研究设计与思路 3.研究过程与策略 4.研究成果或结论 5.研究成效与价值 6.进一步的思考,核心问题(教育行为变革)的提出与解决行动,难点:直接、间接,关键线索,重点,教师研究的表达句式:对的影响研究,一、聚焦核心问题,案例:温二十三中的“信仰培育”课题的形成过程,(一)从“队团党衔接活动”到“中学德育新模式”探索(二)从“中学德育模式”到“中学生信仰培育”(三)从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到“以队团党衔接的信仰培育”理性探索,聚焦核心问题的策略,2. 厘清核心问

2、题的操作内涵,1.明晰研究问题的属性,3.换一个角度看研究问题,4.在标题中明确表达问题,1.明晰研究问题的属性,核心问题的属性,是指在什么概念体范围内内容维度:目标、内容、过程、评价 对象维度:教师、学生、课程、环境、时间维度:课内、课外空间维度:,该问题涉及的属性最好是单一属性,且含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和维度。,案例1:初中科学“四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主题化、生活化、问题化、情趣化) 到初中科学“生活化”主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案例2:区域推进小学科学记录活动与教学评价的研究 到区域推进小学生科学记录活动的实践探索,2.厘清核心问题的操作内涵,案例:提升幼儿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策略

3、研究,3.换一个角度看研究问题,案例比较: 基于科学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教学实践研究“科学史”作为课程资源 初中科学课程科学史教育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科学史”作为学习内容 从中美的科学教育内容看变换角度的研究价值 美国的科学教育内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科学探究、科学史、科学与技术等8项 中国的科学教育内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4.在标题中准确表达,标题要求:简洁明了、准确精辟,概括成果的属性和内涵。成果名称字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6个,最好不用副标题。 关键点:准确、清晰,与研究成果一致。,案例说题,题目一:说题:数学活动的新触角数学课堂说题设计研究,题目三

4、: 高中数学课堂说题的实践研究,题目二:说题:数学活动的新触角数学课堂开展说题的实践与研究,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说题(活动)的实践研究,练习1:核心问题的确定和内涵框架,二、具体报告内容的总结策略,(一)研究背景与意义1.思考的关键:把握研究问题的逻辑起点2. 视角建议 (1)基于实际困难我们很多研究问题都是以解决实际教学困难为逻辑起点 (2)基于实践进展如果你的课题在立项之前已有研究基础 (3)基于学科前沿(国内外研究综述)少数课题,但是十年课改下来,前沿不多,因为前沿的人家解决不了,我们也解决不了。(4)基于研究问题的价值,案例:高中数学学生说题活动的实践研究,.一种学习方式的诞生:自主交流

5、。,学生说题的价值考量:,.一个字的改变:从“解”到“说”;,.一种理念的转变:生本理念;,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找到思维活动用语言表达的有效载体;,从课堂文化的角度,基于交流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实现了由“教师说”到“学生说”的还学于生;,总体建议: 以上几个视角不是孤立的,很多课题的问题的提出是对以上几个视角的综合考虑。在撰写时,要注意突出从一个主要视角入手,附带其他视角。然后简明说明研究意义,引出研究思路。这部分不要花过多的笔墨。,(二)研究设计与思路 (或研究设计),1.必要的概念界定2.目标、内容与方法一致性的基本架构3.对核心问题的理性思考,1.必要的概念界定,例1:

6、区县“研训一体”工作内涵构建的实践研究:“研训一体”这一概念当前时常被用在学校层面校本教研如何开展的语境中,本研究特指区县层面如何通过教研、师训、干训等各方面的通融与合作以及相关项目工作的开展,形成一套围绕“研训一体”而展开的工作内涵及其内在关系与结构。,例2:幼儿教师“课程执行力”是指幼儿教师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保证课程实施有效性的课程操作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特有的课程系统的理解、把握(运作)与创造。具体包含三方面能力:理解能力即能正确解读课程方案、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明确取舍课程价值;运作能力即能适时呈现学习情境内容、采用适宜互动策略、对儿童发展进行适度提升;创生能力即能捕捉关

7、键事件,探寻支持策略,满足儿童成长需要。,没有必要的概念界定例举:“师生共写成长随笔”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概念的界定 小学生:特指已掌握了一定识字量和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 随笔:每天所遇到(所做)的事情和感受的记录,是作者心灵的映照。 随笔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随笔育人,即教师以随笔交流为平台,实现师生心灵互动,从而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帮助学生学会做人。二是随笔教学,即教师通过随笔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研究的方法与研究内容要吻合,主要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准实验研究)设计实践观察反思再设计再实践观察反思 调查研究

8、,3.对核心问题的理性思考,案例:基于队、团、党衔接的中学生信仰培育的实践探索 研究设计之(四)设计的理性思考 1信仰培育要注重情感与认知的结合 2信仰培育要回归生活 3信仰培育要注重在行动中体验 4信仰培育是一个有序推进的过程,(三)实施过程总结,1.关键:突出对研究问题的思考路径和相应的解决办法,体现“行动感” 。2.文本组织包含的要素(1)进展阶段(2)关键事件(3)内在线索3.建议采用有“研究内在线索”的研究过程表述,区别于“工作总结”。,基于“研究内在线索”的研究过程总结例举,以对问题的认识转变阶段为主线,以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为主线,以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为主线,以研究行动的改进为主线,

9、以研究问题的生成为主线,1、以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为主线,作业改革:从技术层面减轻学业负担的探索 之研究历程:从2000年到今天的十年间,我们一直把作业改革作为T市小学区域性教改的核心课题。从研究主题和方法看,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应对“减负令”的作业设计研究(2000-2003) (二)第二阶段:诠释新课程理念的作业功能研究(2003-2007) (三)第三阶段:关注学习中作业运用策略的研究(2007-),3.以对问题的认识转变阶段为线索,示例3:让学生在整理中学会学习 小学整理课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探索(二) “整理课”的产生与研究过程 1.朴素意图的“整理课” 2.课程化的“整理课

10、” 3.意在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的“整理课”,4.以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为线索,示例:初中科学基于问题与生成的教学策略研究进展:,(一)聚焦科学课堂教学“问题生成少”的归因研究 (二)聚焦“有效提问”的研究 (三)基于不同课型的问题生成与解决策略的研究 (四)基于问题生成与解决的教学策略的精加工研究 (五)基于问题生成与解决的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5.以行动的改进为线索,案例:“过程呈现式阅读”研究第一个循环,案例:“过程呈现式阅读”研究第二个循环,案例:“过程呈现式阅读”研究第三个循环,“研究历程(过程与方法)”的表达:突出表述对研究问题的思考路径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具有策略性和探索性,体现“行动感”

11、 。,(四)研究成果(结果、结论)总结,当前大部分的教师研究所带来的成果是指向某一教育活动或教学(甚至课程)内容的设计、方法的改进、策略的创意等等,具有“产品”的特点。,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是不是落实了对应的研究内容。,案例提升幼儿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策略研究,本研究从课程执行力包含的“理解、运作、创生”三项能力入手,通过“主题审议教材研读”“课例研磨现场视导”、“事件反思项目推动”三个策略来实现对幼儿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整体提升。 链接(一)主题审议教材研读 1操作内涵 2操作步骤 3操作载体:审议表、主题图、研读卡(二)课例研磨现场

12、视导 1操作内涵2操作步骤 3操作载体:预操作、合作课、视导记(三)事件反思项目推动 1操作内涵 2.操作步骤 3操作载体:叙事录、任务单、项目书,成果梳理的步骤,2.符合逻辑地精加工,3.展开关键过程,1.围绕研究问题的内涵搭建成果框架,4.要有相应的学理分析与思考,1.围绕研究问题的内涵搭建成果框架,案例:小学科学“做中学”教师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研究问题的本身是一个关于教师学习问题,是一个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有效提高教师学习质量的问题。成果主要交代一套经实践有效的操作方案。 方案要素包括: 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其他方式难以解决的) 基本流程(典型范式)是怎样的 内容设计:哪些内容适合“做中

13、学”学习 实施条件:怎样保证有效实施 过程特点分析,2.符合逻辑地精加工,案例:小学科学“做中学”教师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 第一稿的成果框架 (一)“做中学” 学习模式的基本架构:指向三维一体的立体构建 1.“做中学”学习模式的愿景 2.“做中学”学习模式的过程特点分析 (二)具体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精选必要的探究内容 1.筛选教材重点即疑难问题活动 2.介入教师“不会”的活动 3.补充教材“空白点”的活动 4.拓展与本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 5.编制来自一线教师教学创意的活动 (三)基本过程设计与范例:不同类型的内涵 (四)组织实施策略与条件支持,第二稿 (一)目标:建构情感、认知、行为“三维

14、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体系 (二)过程:经历组织、体验、研讨“双向对照”的科学学习历程 (三)内容:选择“疑、难、简、土、创”五类内容设计体验活动 (四)范例:设计“先行后知”、“边行边知”和“先知后行”三类学习范式 (五)实施:提供环境、指导、交流、组织“四项条件”支持,3.展开关键过程(案例),在读者看来,似乎更在乎“这个问题是是怎样被你解决的”。在评审专家看来,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呈现恰恰是专家判断该课题是否真实有效和值得推广的重要依据。,来自温州九幼的“意象绘画”研究故事,1.一次画展留下的质疑:从“写生”到“写意” 问题发现陈园长说:“我们现在在做写生教学,你能给我们提些意见和建议吗

15、?”朋友凝思了一会儿,指着作品中的椅子说:“从我教学生的角度来说,写生画椅子就是一边观察,一边把椅子的主要特征画出来,有技法的要求在里面。再看看这张椅子,四条腿立不牢,前后没有遮挡关系。如果称为写生,会不会有些牵强?”问题解决: 几经讨论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作画水平,我们将“写生”重新定位为“写意”。“写意”着重引导幼儿不仅画出“看到的”事物,还要画出“想到的”事物,追求“神似”的效果,相比较写生教学附注了新思路,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2.一堂公开课跟进的思考:从“写意”到“意象” 问题发现:作为一个展示活动,单单针对嘴巴进行写意似乎单薄了些,孩子们只是通过嘴巴的造型突破作品单一的局面,思

16、维尚无有效地拓展开来。我们拿着孩子们的作品转来转去,忽然惊喜地发现孩子画笔下的“嘴巴”已不是单纯的嘴巴了,有的像蝴蝶的翅膀,有的像离岸的帆船,有的像一根玉米棒美术教研组长郑老师说:“如果让我来画,我就把这张嘴巴立起来,两边添上钳子,上面添上龙须,嘴巴就成了一只大龙虾了。”问题解决:从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驰骋的想象力,感受到了想象作画的乐趣,孩子们更不必说了。于是我决定在公开课上借这个嘴巴进行想象作画,这就是我们“意象”绘画中的借形想象法。,.一次教研引发的争议:从“极限伸缩” 到“极限变形” 问题聚焦:针对写意作品,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想象方法?因为总是以借形想象法启发思维,孩子容易形成定势,造成想象枯竭的局面。当时的美术教研组几经园内研讨已处于瓶颈期,方向明确,却走进了一个狭隘的胡同里。 问题解决:在我园如火如荼地开展“意象”绘画教学之际,一次常规教研活动中,陈园长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昨天我在看孩子的极限法作品,突然有一个想法,能不能在极限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地变形?比如画花瓶,可以把瓶颈或瓶身画大后再变形。”全体愣住十秒。接着我们马上在纸上试画。这一画不打紧,问题显现了。李老师首先质疑:“如果变形的话,事物本身的特征就不明显了,孩子就没必要借花瓶想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