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

上传人:Z****9 文档编号:5715774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基础(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1、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坚持和发展 2、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坚持和发展 3、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实践探索的结晶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5、从“以苏为鉴”的社会主义特色到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中国特色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2、旗帜、理论、道路的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自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连续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其中,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五大报告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四大报告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

3、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三大报告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酝酿阶段(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体系形成阶段(的形成,四个核心内容、一个理论主体、理论轮廓形成) 第三阶段(党的十四大

4、到党的十六大)创新发展阶段(“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理论主题的深化拓展) 第四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野),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主题的坚持与转换),“始于毛” 探索阶段: “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注重生产关系的调整,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阵地,但没有突破苏联模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主题的坚持与转换),“创于邓” 转折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注重发展生产力,在推进计划经济体

5、制改革中确立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演进(主题的坚持与转换),“发展于当代” 创新发展阶段: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发展到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

6、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共十七大报告,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1),(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基础 (二) 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基础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四)共产党执政的实践基础,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2),(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二)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实践 (三) “社会主义+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实践 (四) “社会主义+本国实际”的实践,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3),(一)从物本性发展到人本性发展 (二)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 (三)从传统型发展到现代型发展 (四)从探索性模仿性发展到自主性发展 (五)从影响不大的发展到影响较大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