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36632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一、概述,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人睡觉时打鼾,认为是睡得很香。但当睡眠时打鼾伴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出现了 反复低氧血症时,可能患有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眠时打鼾,同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低氧血症,伴有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致白天嗜睡,出现心脑肺血管并发症乃至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为4%左右。 是多种全身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前很多人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诊治不够规范 。,相关术语 1、睡眠呼吸暂停(SA):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10秒以上;

2、 2、低通气: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SaO2)较基础水平下降4%; 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每夜七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白天有症状.,二、 发病的原因和主要危险因素,1、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以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kg/;(体重(kg)/身高2(m2) 2、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3、性别:男性患病者明显多于女性;,二、 发病的原因和主要危险因素 4、上气道

3、解剖异常: 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瘤等)、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粘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小颌畸形等;,5、家族史; 6、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药物 7、长期重度吸烟; 8、其它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淀粉样变性、声带麻痹、其他神经肌肉疾患(如帕金森氏病)、长期胃食管返流等。,肥胖(标准体重20%)颈短粗 软腭下垂 重度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 悬雍垂过长、增粗 咽腔狭小 小颌畸形、 下颌退缩 甲状腺功能低下 舌体肥大 舌根后坠 咽部肿瘤 鼻中隔偏曲

4、鼻息肉 鼻甲肥大 鼻腔肿瘤 肢端肥大 垂体功能减退 胃食管返流,三、 临床表现,夜间睡眠过程中,打鼾且鼾声不规律,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及觉醒,自觉憋气。 夜尿增多, 晨起头痛,白天嗜睡明显,记忆力下降; 可能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变。 进行性体重增加。 严重者出现心理、智能、行为异常。,1、初筛诊断仪检查 2、多导睡眠图(PSG)监测 3、嗜睡程度的评价,四、主要实验室检测方法,表1 Epworth嗜睡量表,对打鼾程度的评价,轻度打鼾较正常人呼吸声音粗重 中等度打鼾鼾声响亮程度大于普通人说话声音 重度打鼾鼾声响亮以至同一房间的人无法入睡,五、诊断流程,具有

5、危险因素的人群 典型的症状(打鼾、夜间呼吸不规律、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 体格检查有肥胖、短颈或明显的颌面部、鼻咽部解剖异常或神经系统异常 白天嗜睡的评价(ESS评分) ESS评分9分 ESS评分9分 进行PSG监测 AHI20次/小时 进行初筛仪的检查根据PSG结果进行分度和分型 图1 临床诊断流程,表2 SAHS的病情分度,AHI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夜间最低SaO2作为参考。,六、睡眠呼吸障碍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一)、睡眠呼吸暂停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最为明显,是高血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衰、心律失常和夜间猝死,1、与高血压的关系,目前已明确呼吸

6、暂停是肥胖、年龄、遗传、吸烟等因素以外的导致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高血压之间不仅存在相关关系,而且是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5080%,一般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通常为1020。,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中50%患有冠心病,近30%的患者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出现心肌缺血,尤其是在REM睡眠时相。 Peker P等研究结果显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患者在5年随访期间死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机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无OSAHS, 9.3%)。,2、与冠心病的关系,3、睡眠呼吸暂停与心律失常和心衰,80% 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发生率为57%

7、-74%。10%以上患者可发生度房室传导阻滞。当SaO260%时即可出现频繁的早搏。据协和医院报告146例患者中56.2%发生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CHF中40%-60%合并睡眠呼吸障碍。主要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二)、睡眠呼吸暂停对脑血 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睡眠呼吸暂停与脑中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动脉硬化,血液粘度增高,低氧时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加之脑血流缓慢,易发生夜间缺血性脑中风。 夜间血压升高,颅内压增高而出现脑出血。 鼾症是缺血性脑中风的一种危险因素,若伴有呼吸暂停,这种相关性更显著。,2、睡眠呼吸暂停与痴呆症,96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有不同程度的

8、痴呆,认为是与呼吸暂停,严重低氧血症导致大脑半球特别是皮层和皮层下功能的损害有关。 儿童可因长期睡眠呼吸暂停,影响智力发育,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而出现痴呆症。,3、睡眠呼吸暂停与神经精神异常,因低氧血症引起运动兴奋性增强: 睡眠中惊叫、躁动、不安腿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可引起躁狂症和抑郁症: 语言功能障碍、口齿不清、晨间头痛、白天嗜睡、行为改变、性格异常。,4、诱发癫痫,睡眠中反复觉醒,夜间辗转不安,易诱发癫痫。,(三)、睡眠呼吸暂停对呼吸系统的损害,1、睡眠呼吸暂停与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功能失调,肺通气功能下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症状和体征,如紫绀、抽搐、肺水肿、低氧血症

9、和高碳酸血症,呼吸暂停时间过长,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2、睡眠呼吸暂停与夜间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并发夜间哮喘。 哮喘发作之前常有严重打鼾和呼吸暂停。,3、睡眠呼吸暂停与肺心病,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但睡眠时肺动脉压升高,白天亦升高,肺功能、肺动脉高压与PaO2和PaCO2显著相关。长期肺动脉高压可引起右心室肥厚而致肺心病。 重叠综合症 ( 慢阻肺并睡眠呼吸暂停),(四)、睡眠呼吸暂停对内分泌和性功能影响,1、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引起糖代谢紊乱,糖耐量降低,从而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机理 呼吸暂停引起低氧、肝糖原释放增多, 糖的无氧酵解增多; 胰岛素抗体阳性增多;

10、 肥胖使胰岛素功能相对不足等。,(五)、睡眠呼吸暂停对肾脏、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影响,(六)、睡眠呼吸暂停对生活和工作质量的影响,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有效睡眠减少,白天嗜睡:驾车时常因打瞌睡而出现车祸,可造成严重的自身和他人伤亡,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 Findley研究报告睡眠呼吸暂停驾驶员车祸发生率,是无睡眠呼吸暂停驾驶员的7倍。因打瞌睡而造成车祸的死亡率却占交通事故死亡率的83。,高血压(特点为晨起血压 升高) 冠心病、夜间心绞痛 可致猝死 心梗 、心律失常心衰 糖尿病 脑中风 癫痫发作、痴呆症 、神经衰弱 神经、精神异常 肺动脉高压、肺心病(重叠综合征)呼吸衰竭, 夜间哮喘,

11、RBC升高,血液粘滞 肾功能损害,遗尿、性功能障碍 胃食管返流 甲状腺功能低下 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小儿发育延迟 记忆力学习成绩工作效率留级退学 交通事故,七、 治疗,1,一般治疗: 1)减肥、控制饮食和体重、适当运动; 2)戒酒、戒烟、停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它 可引起或加重OSAHS的药物; 3)侧卧位睡眠; 4)适当抬高床头; 5)白天避免过度劳累。,2、口腔矫治器,适用于:单纯鼾症及轻度的OSAHS患者(AHI15次/小时),特别是有下颌后缩者。对于不能耐受CPAP、不能手术或手术效果不佳者可以试用。 禁忌证:患有颞颌关节炎或功能障碍。 优点:无创伤、价格低; 缺点:由于矫正器性能

12、不同及不同患者的耐受情况不同、效果也不同。,3、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以经口鼻CPAP最为常用。如合并COPD即为重叠综合征,有条件者可用BiPAP。,4、 外科治疗,条件许可时,应按“两步走”的方式。 如图2所示。,术前诊断(PSG监测)术前评价(包括体格检查、X线头影测量、纤维喉镜检查等)择期手术(根据阻塞部位不同而定)扁桃体 悬雍垂腭咽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下颌 颌前部截骨、舌骨肌切 切除术 成形术 前部截骨、舌骨肌切断 断及舌骨悬吊术 (单纯口咽部狭窄) (口咽及下咽部狭窄) (单纯下咽部狭窄) 术后6个月进行PSG复查,I期手术失败者II期手术下颌及上颌前徙术,5、合并症的治疗,合并高血压者应控制血压; 合并冠心病者应予扩冠治疗及其它对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