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要点总结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712928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文言文要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一文言文要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一文言文要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一文言文要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一文言文要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文言文要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文言文要点总结(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语法知识,文 言 语 法,文言句式,常见实词,常见虚词,常见实词,文言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 词 、数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 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 常见文言实词。2003年及以后年 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 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2、新教材大纲上规定的120个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2、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常见实词,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1、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读音完全相同。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2)声母或韵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3、,(3)形旁或声旁相同。 如: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n) 通“伸”,(4)读音相近。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u) 同“又”,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2、古今异义词,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 误解为现代汉语 中的一个双音词。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 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 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

4、:无,不要 ;论,说。“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 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妻子”原来是两个词,“妻”指 妻子,“子”指儿女。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词,指男子的配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二章)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检测,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布衣 古义:平民。 痛恨

5、 古义:痛心、遗憾。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池 古义:护城河。 汤 古义:热水。 烈士 古义:有雄心壮志的人。 但 古义:只,只不过。,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3、名词作状语4、意动用法5、使动用法,3、词类活用,(一)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用眼睛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 (二)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奔:飞奔的马。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三)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方向。“向、在、往”

6、等。如:东连吴会,西通巴蜀。隆中对 东西:向东、向西。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或依据。“用”等。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装运土石。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像一样”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像狗一样地坐。 4、时间名词作状词,表示时间。“在”等。如: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日: “天天”、“每天”的意思。,(四)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认为怎么样”或“把当作”的意思 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当宾客。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五)使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使”的意思。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

7、: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必先苦其心志(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语境 ,即上下文 。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 。一般地说 ,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 ,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 。因此 ,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 ,就是我们“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关键。所以 ,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 ,阅读文言文篇段时要细心体察语境 ( 上下文 )的意思。要力戒孤立、片面。,4、一词多义,如 “一”,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数目,自然数的开始。) 长烟一空(全部)岳阳楼记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第一次)曹刿论战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相同、一样)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文言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和代词。,文言虚词很多 ,但“常见”者毕竟有限 。考纲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指的是考纲规定的18个: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高考涉及文言虚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8个虚词的范围。,常见虚词,(一)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这、这件事。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桓侯故使人问之

9、(扁鹊见蔡桓公) 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节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义。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三)动词。译作“去、往、到”。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之,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1、用“者”“也”表示,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2、用副词“乃、则、即、 皆”等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4、用“非、未、弗”等表示否定的判断。翻

10、译时要译作:“是” 5、没有判断词,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例: 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1、判断句,1、用“于、 见、“受于、见于”表被动 2、用“为”、“为所” 表示被动。 3、词语本身含被动,无标志词语。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如: 贤能为之用。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帝感其诚,2、被动句,1、省主语、谓语、宾语“之”。2、省略量词、介词“于”。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如:,(余)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余)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余) 录毕,

11、 (余) 走送之。 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 (鼓)而竭。 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宅边有五(棵)柳树。 见二虫斗(于)草间。,宾语前置,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 后置做补语,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如:,甚矣,汝之不惠!,宾语前置,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忌不自信。 宋何罪之有? 全石以为底。 唯命是听,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介词前。 用“之、是、以”把宾语提前,以强调宾语。“之”是标志,无义。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

12、前置。,定语后置,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如:,(1)介词结构“于 以 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翻译的时候要把它提前用作状语,因此,我们也称它“状语后置”。,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将其 “顺装”过来。,“如何? “不亦乎” “何其” ” “孰与” “以为” “是故”、“是以” “不亦乎” “得无乎” “与其孰若” “宁无”等等,文言文中有一些结构固定的格式用

13、法。这些类固定句式,翻译时要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如土石何? 以虫草为林。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句子翻译的原则:“信”“达”“雅”,字字落实文从句顺,标准:信 达,调 补 贯,何谓“六方法”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留 删 换,留,二、现代汉语中也通用的词。,一、专有名词,如:,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典章制度,度量单位,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 衬词、虚词删去。,偏义复词中的衬词等,句首发语词,特殊句子的标志,同义复用的词,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义换成今义,词类活用的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换,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调,:,?,倒装句中如 宾语前置、主谓倒置、 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补出省略内容。,补,:,省略句中省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谓语、省略介词等成分,翻译时要补充完整。,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贯:,高考题型,1、实词 2、虚词 3、翻译句子 4、内容分析 5、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