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培训资料幻灯片ppt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培训资料幻灯片ppt培训课件(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交流资料 (土建部分),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肖华锋 2009年4月12日,目 录 一、基础、主体部分 1、地基与基础 2、模板工程3、钢筋工程4、混凝土工程 5、砌 体 工 程 6、基础、主体验收时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 二、装饰部分 1、地面工程 2、抹灰工程 3、门窗工程 4、吊顶工程 5、轻质隔墙工程 6、饰面板(砖)工程 7、幕墙工程 8、涂饰工程 9、裱糊工程 10、屋面工程 11、建筑节能 12、防护栏杆 13、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 14、其他 15、装饰、装修、竣工验收经常出现的问题,(混凝土施工新规范) 第1节 地基与基础 一、基本要求,开工时,施工手
2、续应齐全(土地使用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报告书、施工图设计审查回复意见书、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书、施工图设计审查备案书、消防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中标通知书、安全文明措施费核定证书、施工许可证、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报告书、施工图设计审查回复意见书、消防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等与联审办审查通过的施工图纸,工程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等同等重要,均作为施工依据。,二、换填垫层的检测(砂石、灰土),1、换填垫层地基竣工验收应采用载荷试验检验其承
3、载力,原则上每300平方米一个检验点,每个单位工程检验点数量不宜少于3点。 2、对于局部的换填垫层,由设计单位确定其检验方法。 3、对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安全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和一般不太重要的、小型、轻型或对沉降要求不高的工程,地基竣工验收时可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但当设计有要求或垫层厚度大于2m时,仍应按第1条要求做载荷试验来检验其承载力。 4、对于厚度小于50cm,起“褥垫”作用的换填处理,地基竣工验收时按设计要求做压实系数检验即可。 5、换填垫层地基除应按要求做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每层的压实系数进行检验;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施
4、工质量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处,检验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 个检验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三、桩基施工,1、关于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要求(低应变) 1)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一根;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2、关于桩基承载力检测的有关要求 1)桩基承载力应按下列要求检测 进行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单位工程总桩数的1
5、%,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进行高应变法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单位工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2)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采用静载试验及高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时,可选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法 采用岩基载荷试验 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 大直径嵌岩桩的承载力可根据终孔时桩端持力层岩性报告结合桩身质量检验报告核验。 3)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对单柱单桩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3、关于桩基的评
6、价性检测与处理的要求 1)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 进行单桩承载力静载验收检测,如其检测结果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可取其平均值为单桩承载力,如其极差超过其平均值的30%,宜增加一倍的静载试验数量进行检测;对桩数为三根以下的柱下承台,取最小值为其单桩承载力,其扩大检测方案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承载力验收检测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同静载检测。 对桩身完整性检测中发现的、类桩,由设计单位确定承载力检测数量,但不应低于20%的承载力检测,必要时可对其全部进行承载力检测。 2)桩身完整性检测 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
7、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改用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加倍抽测。桩身浅部缺陷应开挖验证。其检测方案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及桩身质量检测发现的、类桩,应请设计单位拿出处理意见(方案),四、复合地基的检测,1、对于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等复合地基,其竣工后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2、水泥土搅拌桩(粉喷桩)的检测要求: 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
8、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载荷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成桩28天后进行。检验数量为桩总数的0.5%1%,且每项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的检测要求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件时,并宜在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试验数量宜为桩总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少于3点。 2)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五、关于沉降观测的要求,1、沉降观测的要求 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一般在工程图纸设计中均有明确说明): (1)地
9、基基础设计规范 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型复杂、层数相差10层的高低层连体建筑;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场地和地质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建筑物); 丙级建筑:场地和地质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次要的轻型建筑。 c、加层、扩建的建筑物。 d、受临近深基坑开挖影响或
10、受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 e、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设计反分析的工程。,(2)高层建筑规程规定20层以上或14层以上造型复杂的工程。 (3)建筑桩基技术规程规定建于粘性土、粉土上的一级建筑桩基及软土地基的一、二级建筑桩基,在其施工过程中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 2观测点设置要求 必须由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观测,并有专项方案。观测点的布置应按能全面查明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沉降的要求,由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建筑结构特点确定,一般观测点数不少于6个。 (1)砖墙承重结构的观测点,一般可沿墙长每隔812m设置一个;在转角处、纵横墙交界处、纵横墙中央和沉降缝两侧应
11、设置观测点。 (2)框架结构建筑物的观测点,应在柱基或接近柱基上设置观测点;具有筏基或墙基的高层建筑观测点,应沿纵横向周边设置;新建与原有建筑物的连接处两边都应设置观测点。,六、地基钎探,钎探的目的是为了探明基地的基础持力层内有无坟坑、墓穴、防空洞以及土质不均匀等情况。一般来说持力层深度为条形基础宽度的3倍左右,独立基础边长的1.5倍,且分别不小于5m。所以宜请设计部门明确钎探深度。 工艺规程第22页规定: 人工钎探:一般钢钎用直径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尖呈60度尖锥形状,钎长2.53m,大锤重45kg。 机械打钎:一般用轻便触探器。,第2节 模板工程,一、模板安装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
12、模板及其支架时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 3、模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跨度大于4米的现浇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第3节 钢筋工程 一、钢筋制作、绑扎、安装及验收注意事项,1、HPB-235
13、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做135弯钩时,HRP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做不大于90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抗震箍筋应做不小于135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6、在梁、柱
14、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端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7、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受力钢筋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连接区段内的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大于50。 8、
15、绑扎搭接连接区段长度为1.3L1(L1为搭接长度),接头中点位于1.3 L1范围内均属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要求时,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钢筋净距 25且直径),10、独立柱箍筋、墙体水平筋以距地面50mm处开始起步,墙体起步立筋与暗柱主筋间距50mm,梁箍筋与柱主筋间距50mm,过梁箍筋距地面30mm。 11、板端下部钢筋锚入梁支座长度不小于1/2支座宽,且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上部钢筋锚入梁支座长度满足锚固长度,楼板短跨向上部主筋应置于长跨向上部主筋之上,短跨向下部主筋应置于长跨向下部主筋之下,板
16、底钢筋应在支座1/3范围内搭接,双向受力钢筋应全部扎牢,其它部位钢筋除外围两行全部扎牢外可采用梅花型绑扎。 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项板计算。,二、梁中弯起钢筋角度 当梁高800mm时,角度为45;梁高800mm时,角度为60 三、钢筋代换原则(等强代换、等面积代换) 钢筋代换后,其强度、配筋率、间距、锚固长度、最小直径、根数等应符合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代换必须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代换;(等强代换) 2、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后应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的验算; 3、钢筋代换后,应满足砼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4、对重要受力构件不宜用级光圆钢筋代换变形(带肋)钢筋; 5、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进行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