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差不多先生》-《胡适自传》-《胡适教育论》有感h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099488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胡适《差不多先生》-《胡适自传》-《胡适教育论》有感h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读胡适《差不多先生》-《胡适自传》-《胡适教育论》有感h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读胡适《差不多先生》-《胡适自传》-《胡适教育论》有感h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读胡适《差不多先生》-《胡适自传》-《胡适教育论》有感h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读胡适《差不多先生》-《胡适自传》-《胡适教育论》有感h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胡适《差不多先生》-《胡适自传》-《胡适教育论》有感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胡适《差不多先生》-《胡适自传》-《胡适教育论》有感h(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胡适读胡适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先生有感有感 读胡适差不多先生传有感;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 生传 ;有这么傻的人了;文章最后写:“无数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 忍忍都;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是有很多差不多先生呢?你说;差不 多,差多少算多呢?差 1%不多吧!可就是这 1%;有一个关于细节的不等 式:100-199,100; 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 。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 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江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 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 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 ” “哪 有这么傻的人了。 ”我

2、忍不住的笑。 “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 实际上可差多了!” 文章最后写:“无数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于是,忍忍都成了一个差 不多先生。 ” “天哪!”我忍不住要惊讶,这怎么成呢?如果打仗时,部 队潜伏在敌人后方,准备发起攻击,这是如果有一个人动一下,咳嗽一 声或蜷曲一下腿,就可能全军覆没。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是有很多差不多先生呢?你说他违章,他 说别那么认真,差不多就行了。你说他工作不认真,他说没必要那么精 确,差不多就行了。回头看看,我们的很多的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都是 在所谓的差不多的情况下发生的。就安全来说,安全就是安全,没有比 较安全,比较安全就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你从安全状态下迈

3、出一步, 就已经进入到不安全之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好就是好,如 果比较好那就一定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差不多,差多少算多呢?差 1%不多吧!可就是这 1%,甚至更小,就 可能导致天大的事故。例如:1989 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 就是由于助推火箭燃料存储箱的一个几美元的型橡胶垫不合格所致,7 个宇航员的生命,几十亿美元的财产,瞬间化为乌有!再如:一辆小汽 车有 25600 个零件组成,如果每个零件的合格率是 99%,就差 1%,那么 装配起来的汽车就可能有 256 个不合格的零件,如果你知道这辆车有这 么多不合格的零件,你开着它有 100%的安全感吗?这个差不多你敢要吗?

4、有一个关于细节的不等式:100-199,100-1=0 功亏一篑,1%的失 误可能导致 100%的失败。所以,我们的工作要从每一个细节做好,尽到 100%的努力,去争取 100%的合格,100%安全,才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责 任感和应尽的义务,差不多的想法和行为要不得呀! 读胡适自传有感读胡适自传有感 读胡适传有感;2008-07-3000:08:40 来自:百无一;读罗志田新 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 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 读胡适传有感 读罗志田新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的是美国归 还的庚款补贴,数额不菲,除接济家中外,甚至还雇了一个

5、佣人。胡适 常对人言,吾等留学生,在外代表炎黄子孙,不可只图省钱,而须处处 注意吾等形象,免为西人歧视也!自己留学在外,对胡适当年此言有直 接的体会。身边的一些中国学生,千方百计地省钱,自己衣食节省无可 厚非,但寻机贪图小便宜,遭外人背后议论,实在令人为之汗颜!我是 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当然不会挥金如土,但因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 定要求,而且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决志不做金钱的奴隶,所以衣食住 行各方面都只求称心,不图省钱,由此虽落下个“懂得享受”的恶名, 也不以为意。但即便是如我这般消费,每个月的奖学金还是能颇有结余, 而一些中国学生想着靠省下的奖学金将来买房买车,实在令人不解。且 不说现在房

6、价已涨,省下的钱实在杯水车薪,买不了几平米,就算高瞻 远瞩,未雨绸缪,也应该是在学业上用功,将来谋个好差使,拿高工资, 那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胡适当年回国到北大任教的时候,也没听 说兜里带了多少钱回来啊。活着应该享受每一天,年轻的时光更是弥足 珍贵,为了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亏待自己大好的年华不说,还养成个小 器爱占便宜的毛病,甚至于有失国人脸面。两相衡量,实在觉得不值。 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其 实他的国学功底一部分是在出国前奠定的,另一部分则是回北大后“补 课”的。在美国的几年,据罗织田推测,可能并没有认真读多少书。先 是在康奈尔,书没读好,倒是成了校内小有名

7、气的演说家。后来转学到 哥大,应酬不减反增,平均每天要写好几封信。记得以前读胡适的留学 日记,他常自责不安心读书,朋友来信中也常劝他好好读书。说胡适在 美国没有读书自然不可能,但从日记中按图索骥,其这一时期所读之书, 要是比起陈寅恪吴宓等来,就显得黯然了。胡适日记中记载其与友人打 牌、喝酒,动辄半天,多不甚举。如此留学之胡适,后来竟能得享大名, 成为引领时代潮流之人物,虽有时势造英雄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胡适本 身聪慧过人,又早怀做“社会之导师”之宏志,为此亦做了相当的准备。 胡适读书博杂而不精,自己亦承认此为生平大过,但要成为一代之精神 导师,必须是个通达之才,而不能只是一个专功之家,而胡适于专

8、业学 习之外尤关注现实政治,实为其归国后呼风唤雨奠定了基础,这些又是 陈寅恪吴宓等所不及的。读至此,不禁想, “浪子回头金不换” ,胡适虽 在美国虚度了些时日,但后程发力,终成名山大业。但当年,中国虽处 内忧外患之中,没拿学位的胡适尚可回北大任教,既而掀起一次影响深 远的思想运动,且在其后的岁月中纵横议论,针砭时弊,还差点参选了 总统,其一生可谓传奇而多彩。试想今日回国之留学生,虽有绝世之才 干云之志如胡适当年者,安得成就如彼之洪业乎?思之不禁 “西北望长 安” ,一声叹息尔。 读读胡适论教育胡适论教育有感有感 据统计去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九百多万,并且录取率达;因为即使 是现在这个可以说“大学

9、生多如狗,研究生遍;正是因为大学生被当作 社会精英,所以“人家对于你们;有所不同;那么“大学男女学生与众 不同的这个标志是什么呢?多;既然进入大学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客 观判断的能力, ;第一,我们要学会自找问题;第二,我们要学会读书 据统计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九百多万,并且录取率达到 70%,也就 是说进入大学的有将近七百万,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学生了。在中 国,无数人为了考入大学倾尽全家之力,一考再考的人也不在少数。那 么,大学生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国家、社会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 为什么每个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学生?我们每个人也希望走进大 学? 因为即使是现在这个可以说“大学生多

10、如狗,研究生遍地走”的时 代,社会仍然普遍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分子。这就是父母为什么要 求我们读书的原因。在我们的父辈这一代还有许多人知识水平不高,他 们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踏入更高的学府就读,学历不高,在社会中或多或 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此他们希望我们通过大学改变自己的前途和身 份地位。即使是大富之家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被当作是暴发户,所以千 方百计送孩子上名牌大学;普通的家庭则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找到一份轻 松的工作,所以也要求孩子上大学。可以说我们进入大学或多或少地抱 着家长对我们的期望,然而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是否让父母感到了欣慰? 有多少人进入大学后不是专心学习,而是吃喝玩乐,享受生活的,这

11、真 可以说是当今大学生的悲哀!这怎么可能成为社会的精英,怎么能够 肩负起建设未来社会的重任? 正是因为大学生被当作社会精英,所以“人家对于你们作为大学毕 业生的,总希望会与平常人有所不同,和大多数没有念过大学的人 有所不同。他们预料你们言行会有怪异之处。 ”这是胡适先生在一百 年前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说的,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也是有着深刻意 义的。 那么“大学男女学生与众不同的这个标志是什么呢?多数教育学家 都很可能会同意的说,那是一个多少受过训练的脑筋,一个多少有 规律的思想方式这会使得,也应当使得,受大学教育的人显出有些 与众不同的地方。 ” “你们四年的研究和实验工作一定教过你们独立思考、

12、 客观判断、有系统的推理,和根据证据来相信某一件事的习惯。这些就 是,也应当是,标示一个人是大学生的标志。 ”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懂得 独立思考,能够根据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而不是人云亦云。古语有云:谣言止于 智者。应当说大学生即使不是一个智者也可算作半个,但是,如今社会 上的不实言论有多少是我们所传播的,甚至直接是由我们捏造的。我们 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将其夸大成狂风暴雨,弄得全世界沸沸扬扬,这难 道应该是一个大学生的所为吗?昔日大学生前辈们以爱国为口号,掀起 五四运动,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和精神觉醒,今天的我们却以谣言来 败坏社会风气。这岂

13、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风采!我们应当做的是“成为 更好的公民,更聪明的选民,更有智识的报纸读者,成为对于目前国家 大事或国际大事一个更为胜任的评论者。 ”而不是谣言的创造和传播者。 既然进入大学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客观判断的能力,那么如何培 养这样的习惯呢? 第一,我们要学会自找问题。胡适先生说大学生“那应当有一个或 者两个或更多足以引起兴趣和好奇心的疑难问题,借以激起他们注意、 研究、探讨,或实验的心思。 ” “这种自找问题和解决问题方式最重要的 用处,是在于用来训练我们的能力,磨练我们的智慧。 ” 第二,我们要学会读书。胡适先生说:“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 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

14、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 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就可 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活得思 想材料的来源。 ”如何读书?读书时应该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 手到。 ”眼到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不要走马观花;口到是看到好 的文章要朗读熟读,甚至于背下来;心到是要搞懂每一个字、词、句的 意思,遇到不懂就使用工具书查询,不可不求甚解;手到是摘录自己觉 得重要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受。 第三,我们要学会自修。 “灌进去的知识学问,没有多大用处的。真 正可靠的学问都是以自修得来,自修的能力,是求学问的唯一条件。不 养成自修的能力,决

15、不可能求学问。 ”而要想学会自修,必然要具备以下 两种修养“一工具的求得?第一种工具是语言文字?第二种工具是科学 的基本知识?” “二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遍所谓的人 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 勤谨和缓?。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 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的去作。?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 ?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不 要忙,不轻易下一个结论。?”语 言文字和科学的基本知识是我们在小学和中学学习的,在大学更重 要的是陶冶品性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校的作用也是必不可缺的。 学校尤其是大学,应当给学生以自由学

16、习的环境,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 特长,而不是像小学一样,安排得一板一眼。大学应该要多一些选修课, 让学生自由地选择。 对于社会来说,要提供给学生安心读书的环境。学生运动是自古以 来就有的,可以上溯到东汉的太学生请愿,翦伯赞写道:“知识青年,往 往出现为革命的先锋,这在中国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而中国的知识 青年第一次出现于政治斗争的前线的,便是东汉末的太学生。 ” ,作为学 生首先的应该是学习,但是青年学生更有一颗爱国之心,有一腔报国热 血。社会及政府不应该怪我们冲动,而应该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有什 么没做。 “社会若能保持一种水平线上的清明,一切政治上的鼓吹和设施, 制度上的评判和革新,都应该有成年的人去料理;未成年的一班人(学 生时代的男女) ,应该有安心求学的权利,社会也用不着他们来做学校生 活之外的活动。 ”学生运动的产生,是不应用强力镇压的,而应该改革社 会制度,使社会实现公平。 大学只有短短的四年时间,看是漫长岂是很短,很快我们即将踏上 工作岗位,那么作为一名准教师,应该知道教师的素质要求,好衡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