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8-094115_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7077381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0708-094115_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060708-094115_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060708-094115_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060708-094115_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060708-094115_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0708-094115_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0708-094115_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策略,融合教育的理念發展與趨勢,一九四八年聯合國的人權宣言 一九六O年代北歐人權運動的反機構化、 常態化原則 一九七O年代的回歸主流 一九八O年代的普通教育改革 一九九O年代的融合教育或完全融合教育的主張 二O O O年, 自我授權(self empowerment),並尊重其自我決策(self determination),成為新的趨勢 (整理自:黃惠如 陳麗如,民93),融合教育的緣起,特殊教育發展沿革 高科技的應用 相關研究成果 (早期療育的正面成效、特殊教育服務成效評估) 學者的倡導及家長的意願 (法律層面、道德價值觀及心理發展層面、教育層面、經濟層面) 法令的保障

2、(曹純瓊,民91),融合教育和回歸主流的差異,回歸主流 (mainstreaming): 是將特殊需要學生先抽離普通教育體制並安置於隔離的特殊教育體制之後,再使特殊需要學生完全回歸、部分回歸到主流教育 (即普通教育體制的普通班級)、或是普通班級的普通兒童逆向歸到特殊班 (逆向回歸) 等方式。 融合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一開始即將特殊需要學生與一般學生安置於普通班。,學前融合教育的意涵,攜手合作 適性安置 常態互動 (黃世鈺,民91),學前融合教育的措施,完全融合 部分融合 資源融合 (共享教育資源、適應個別差異),學前融合教育的實施型態,分發入班 機構合作 自行就

3、學 (黃世鈺,民91),學前融合教育的安置方式,單類融合 不分類融合,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型態,個別化教學 小組教學 團體教學 角落教學 (學習區) 戶外教學,實施融合教育的要素,學校的行政系統 教育安置 課程與教學 專業服務 學校與家長的關係(曹純瓊,民91),教師在執行融合教育的問題,工作理念和專業倫理是否為專業知識或技巧的基礎? 老師是否能接受特幼兒? 老師是否會疏忽特幼兒? 老師是否給了特幼兒不同的待遇?,教學策略的考量因素,環境 課程 成人 同儕 幼兒能力與喜好 科技輔具,環境設計的策略,物理空間規劃和活動材料 社會學習空間的安排 使用幼兒喜歡的活動、教材與器材 安排固定的作息時間 設

4、計社會遊戲活動及合作的教材 (Wolery, 1994; McCormick 1997 ,取自於蘇雪玉,民94 ),融合特殊幼兒之課程設計流程,瞭解幼兒的優缺點 擬訂個別化教育計畫 (IEP) 之長期及短期目標 決定融合課程方式 評估融合情形 修正融合課程模式或融合活動(張嘉紓,民92),長短期目標的設計,個別化的教學目標 增加新的長短期目標 調整教材教具與學生反應模式,適當的支持與協助,協助兒童專注學習 (座位安排、教材教具生動有趣化、活動時間縮短, 活動單元簡化 、 製造一個彼此分享、互動合作的班級氣氛) 協助兒童遵循指示 協助兒童完成活動,教學策略,自然情境教學 (如活動本位的學習) 多

5、層次教學 合作學習 直接教學法 同儕引導介入 鷹架式教學 科技輔具應用,自然情境教學的主要原則,發生於自然環境的教學 隨機教學可以俟機在任何時段或整日的空檔時間進行 兒童引導是典型的教學互動方式 教學運用自然事物,此自然的增強結果是行為(技能)的自然發生,活動本位教學 (activity-based instruction, Bricker, & Cripe, 1992 ),教學由幼兒所主導,並重視幼兒的互動 將教學融入於例行性、計畫性或由幼兒創發的活動中 所習的是功能性和類化性的技能 系統化地運用自然合理的前事與後果(Pretti-Frontczak & Bricker, 2004, 取自蔡

6、昆瀛,民94),活動本位教學實施的要點與程序,確定幼兒的學習目標 選擇及安排適合執行這些目標的機會 將特殊需求幼兒的目標融入一般教學計畫中 使活動同時符合特殊需求幼兒和普通幼兒的需要(吳淑美,民87),多層次教學 (multi-instruction),多層次教學是在相同的課程內,進行不同類型的學習 (採用不同教學方法、採用不同的學習活動、接受不同的學習成果、接受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其學習成果、採用不同的評量過程) (吳淑美,民87)多層次課程的選擇意指在同一課程領域內確認每一個學生不同的學習目標,在同一課程活動中一起學習 (Campell , Canpell , Collicott , Pe

7、rner & Stone , 1988,取自於蘇雪玉,民94 ),合作學習,主要是在進行某些教學活動以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時,引導兒童參與彼此之間的學習 目的多在增進特殊需要兒童的社會性與溝通能力,並促進與普通同儕的正向互動,合作學習的學習策略,選擇或發展一個認知單元或活動的長期目標,並列出兒童必須學會的合作技能 計劃一系列的教學單元或活動,並在單元中進行合作技能的教學 可將學生配對或分配一小組,其中一名為特殊需求兒童,分發教材教具時,鼓勵兒童合作性的嚐試 以特定而明確的定義界定單元或活動中的合作方式 營造共同合作的環境氣氛 觀察整個合作過程並提供適當的協助 評估小組合作學習情形並提供回饋,直接

8、教學法,教師引導特殊生與普幼生同儕互動的教學方法 適合利用角落學習時間進行 小組座位的安排,學生的座位排成半圓形,面對教師,坐在中間者通常為能力較差或注意力較不專注的學生,能力較差或易分心的學生,直接教學法的教學步驟,普通同儕的討論 (討論特幼生,約20分鐘) 安排普通同儕進行互動教學 (3-4個普幼兒) 選擇教學情境 (主導互動遊戲) 進行活動的工作分析 提供教學時間 介入教學(Haring & Lovinger, 1989,取自曹純瓊,民91),同儕引導介入,利用同儕彼此自然的互動方式促進社會能力的發展 基本策略:教師教導普通同儕利用活動進行期間,主動引導特幼生互動,以增進其社會性能力 物

9、理環境的安排 訓練特定同儕引導互動技巧 安排每日約20-30分鐘的教學活動,注意事項,特定同儕的特質 社會互動的情境 (建構遊戲、共享玩具物品) 特定同儕的訓練,引導社會互動的步驟,教師召集所有兒童 教師介紹單元或活動內容,並示範如何使用教材及參與活動的方法 教師告訴所有兒童開始進行單元或活動 教師提醒特定同儕進行引導互動的教學活動 目標兒童在15秒內若無適當的反應行為,則給予口與提示或身體協助,鷹架式教學,家長或教師在兒童的接近發展區域(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內,提供若干適當的語言支持 教師在兒童的能力有所發展時,便需逐漸減少語言支持 其過程如同建築工地

10、的臨時鷹架,科技輔具運用 (technology),配合兒童個別需求,運用科技輔助幫助兒童探索、操作與學習,如運用開關器、開關玩具、增強性溝通輔具、電腦、為幼兒設計的軟體、輪椅或其他行動輔具等科技產品,特殊需求兒童的特質與若干 融合教學策略的討論,發展遲緩兒童 (Developmental Delays) 肢體障礙兒童 (Orthopedic Impairments) 廣泛性發展障礙(包括自閉症)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 including autism, Asperger syndrome)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

11、ficit Hyperactivity) 和行為問題 動作計畫障礙 (Motor Planning Problems) 聽覺障礙 (Auditory/Hearing Impairments) 視覺障礙 (Visual Impairments) (Gould & Sullivan 原著,傅秀媚 & 莊瓊惠譯,民93),發展遲緩兒童 (Developmental Delays),能力發展比一般孩子來得慢 給予適當的教導,則可迎頭趕上 可能伴隨其他問題:聽障、視障、 注意力不足、癲癇 各種不同智力受損的程度,基本上皆可以學到新的技巧,若干教學策略的考量,減少步驟項目、增加示範 、 簡化工作 結構性活

12、動、 常規運用、 簡化使用的語言 鼓勵能幫助孩子身體發展的活動 提供孩子大量的機會練習、重複正在發展的技能,和孩子說話時保持眼神的接觸 縮短活動時間、符合孩子注意力的時間長度 調整教具、鼓勵獨立 其他建議:,肢體障礙兒童 (Orthopedic Impairments),包括腦性麻痺 (cerebral palsy, 簡稱cp)、肌肉萎縮症 ( muscular dystrophy)、脊柱裂 (spina bifida)、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先天性下肢畸形 (congenital anomalies of lower extremity )、先天性上

13、肢與軀幹畸形 (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runk and upper Extremity) 、骨折 、燙傷,腦性麻痺幼兒, 因為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而影響其運動機能, 除了行動不方便外, 常伴隨著智能不足,視、聽覺障礙,知覺異常等 肌肉萎縮症始於三歲,常隨年齡的增長,肌肉越來越無力 脊柱裂是一種脊柱沒有辦法密合的很好的遺傳性疾病,可能造成下肢麻痺的現象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會長期性造成關節疼痛的疾病,若干教學策略的考量,確定桌子和椅子能幫助孩子保持挺直 用吸盤、螺絲鉗固定學習材料 提供替代性的溝通方式,如圖片 提供有電子開關的玩具 提供泡棉材料的管子,使物品易握緊 孩

14、子可能需要一張有把手的椅子,在桌面上放置適當的協助物品,以幫助其維持挺直的姿勢 抱起或移動孩子之前要提醒他 確定教室內的家俱能支撐孩子站起來的重量 除非是醫療的禁忌,要改變孩子的姿勢 其他建議:,廣泛性發展障礙(包括自閉症)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PDD, including autism, Asperger syndrome),出生三十個月前,通常發現有語言或社會技巧遲緩的現象 堅持用同樣的方法玩遊戲,對於一些事物有異於一般兒童的興趣以及抗拒改變 可能對環境有某些的感官刺激 有些孩子有可能有一般或高於一般人的智商、也有一些孩子有很嚴重的智能問題

15、,若干教學策略的考量,教導其他孩子如何和自閉兒互動 教導自閉兒如何觀察與參與其他孩子在角落活動的行為,並模仿、學習正面行為 使用圖像/或手語使指示明確 使用短、簡潔的說明,一對一的教學 逐漸增加更多的團體活動 將一些能夠使孩子平靜的行為列入孩子的作息 堅持孩子學習某些重要技巧或嘗試一種經歷 儘量使用代名詞我 提供一個幫助孩子調整環境刺激的環境 其他建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和行為問題,因為環境或生理上的因素而出現很多不適當的行為 ADHD 的孩子通常在五、六歲時才被診斷出來 ADHD的孩子通常情緒很不穩定,無法在基本的技巧充分

16、的學習,若干教學策略的考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藉由提供本體感覺的輸入來幫助孩子冷靜及組織他的神經系統 (如:擦洗桌面、穿較重的背心) 在課堂上分心而需要休息一下時,提供孩子能使其安靜的空間,適當地調整學習環境 (使用分隔物或把個人座位獨立出來,減少視覺的分心; 減少房間的噪音量 播放柔和的音樂使孩子平靜 適宜的活動配合孩子的發展 安排結構化的活動 其他建議:,動作計畫障礙 (Motor Planning Problems),計畫和執行一些不熟悉動作會有困難 不知道如何將需要的動作做協調、計畫和執行。 動作通常笨拙、不自然,若干教學策略的考量,開始接觸較大的東西 較小的東西 比較重的東西比較容易操作 選擇適當困難度的活動,並以小步驟學習新技能 使用孩子有興趣的主題或玩具,以進行較具挑戰性的活動 提供有效的方法去執行教室中例行的工作 (提供一個籃子收玩具),粗大動作開始學習 可使孩子穿比較重的背心 (10-15分鐘) 或玩比較重的玩具 參與大肌肉活動前讓孩子有時間觀察其他孩子 其他建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