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文翻译”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052330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文翻译”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高考“古文翻译”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高考“古文翻译”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高考“古文翻译”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高考“古文翻译”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古文翻译”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文翻译”复习(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古文翻译”复习,金雅涛制作,晏子之晋,见披裘负刍息于途者,因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曷为而至此?”对曰:“齐人累之。吾名越石甫。”晏子曰:“嘻!”遽解左骖赎之,载而与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甫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也。今免子于患,吾与子犹未可邪?” 越石甫曰:“吾闻君子诎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吾是以请绝也。” (注)刍ch:喂牲口的草。 诎q :委屈。,学生译文:晏子到晋国,看见一个穿着豪华衣服背着柴草的人在路边休息,因为他是个君子。派人问他说:“你为什么来到这里呢?”那个人回答说:“齐国人连累了我。我名叫越石甫。” 晏子感叹道:“啊!”立即解下自己的左边骖马,把他赎

2、了出来,并且载着他一同回齐国。到了家里,晏子没有向他告辞,就独自走进去了。越石甫大怒,请求与晏子断绝交往。晏子派人答复说:“我晏婴还不曾与你交朋友,现在免了你的灾难,我对你还不可以吗?” 越石甫说:“我听说君子委屈不了解自己的人,而相信了解自己的人,所以,我请求与你断绝交往。”,1、 请同学们找出翻译欠妥之处并作简要分析;,参考译文(投影)晏子到晋国,看见一个披着破衣服背着柴草的人正在路边休息,认为他是个君子。便派人问他说:“您为什么落到这种地步呢?”那个人回答说:“是齐国人使我受害的。我名叫越石甫。” 晏子感叹道:“啊!”立即解下自己的左边骖马,把他赎了出来,并且载着他一同回齐国。到了家里,

3、晏子没有向他告辞,就独自走进去了。越石甫大怒,请求与晏子断绝交往。晏子派人答复说:“我晏婴还不曾与您交朋友,现在使您免于灾难,我对您还不可以吗?” 越石甫说:“我听说君子被不了解自己的人委屈,而被了解自己的人信任,所以,我请求与您断绝交往。”,2、古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信:就是“准确”。即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通畅”。即要求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无语病。雅:就是“有文采”。即要求译文“典雅”、“得体”。,三、古文翻译的一般方法。,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

4、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求考生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18个文言虑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翻译的方

5、法,大致可总结为“对”、“留”、“换”、“补”、“调”、“删”六个字。,(一)、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 人使我 掌 其 北门之 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二)、“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 如:“夏四月年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祝、西乞求、白乙丙以归。”中表时间、地点、人名的词。(崤之战),例: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三月”指年月,可照写“丁卯年三月”。,又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大中丞

6、”是官职,也可保留照写。,诸如“碧霞元君祠” “太史文起文公” “韩、 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等均可照录不误。,(三)、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 1、单音节词的替换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2、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的“兵、利、战、善、弊、赂、秦”译时换成“兵器、锋利、作战、得法、弊端(弊病)、贿赂、秦国。”,例:岁征民间 “岁”年,每年,例:以乱易整,不武“乱”混乱相攻 “易”改变、代替“整”联合一致 “武”勇武,翻译“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

7、”一句,探:掏挖 石:石缝 发:挖掘 穴:土洞 靡:没有 计:办法 施:采用 迄:最后 无:没有 济:成功 无济无济于事,(四)、“补”即增补词语。 文言中在一定条件下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译时要将这些成分适当补上。,如: 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省略主语“成、虫”,且连续更换),译:(成名)急忙(用手)扑它,(蟋蟀)钻入石缝中。(成名)用草杆撩拨,(蟋蟀)不出来;(成名)用竹筒装水灌它,(蟋蟀)才出来。,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谓语)?,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肃追于宇下。(省宾语“之”),译:鲁肃追(他)到屋檐下。,于是秦王不怿

8、,为一击缶 。(省介词宾语“之”),译: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缶。,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意念被动句),译: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例6:审视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例7:二败而三胜,“顿”是“立刻”“马上”的意思,翻译时应补出“感到”“觉得”一类的词。,古汉语往往不带量词,翻译时需补出。因此“二”“三”之后要添上量词“次”。,例8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句中省略了兼语“之”使之归赵, 所以翻译时一定要补出:“让他返回赵国”,(五)“调”即调整句式。文言中有许多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译时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

9、惯死事之惨,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译:A、牺牲最惨重的,要算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B、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译: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应改为“一个叫丁的厨师”),、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倒装句 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介词结构后置),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宾语前置),译:对于遭到风雨霜露饥寒而倒毙的人到处都是(这种现象),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menmen)者乎?(定语后置) 学生译文: 1、

10、 又有谁能够亲自体会,去受外物的摆布呢? 2、 人们谁又能凭清白、正直的品格,而接受物质的财富呢?3、 一个人谁愿意做因为自身的失意而受到外物干扰左右的人呢?,正确译文:人们谁又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赃物的污染呢?,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翻译时其词序变成:,蚓无利爪牙,强筋骨,例:奚以知其然也? 翻译时其词序变成:,以奚知其然也?,例: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时词序变成:窥镜而视自,又弗如甚远,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时其词序变成:,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六)“删”:即删略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如:、“句读之不知,惑之

11、不解”中的“之”(提宾标志) 、“孤之有孔明”中的“之”(主谓语)、“顷之,烟焰张天”中的“之”(补足音节),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是发语词,可不译。,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例: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之”是补足音节作用,可不译。,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之”是定语后置标志,可不译。,例: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属偏义复词,只译其中一个即可,另外,在整体上要注意:,一、某些固定的文言句式,二、古今词语的异义现象,三、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四、文化礼节风俗等知识,1“如何”何如“奈何”“若何” 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

12、如?怎么样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怎么办,一、某些固定的文言句式,2 “无以” 例: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用来的(办法)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没有什么可以用来的(办法),3 “有以” 例: 项王未有以应 暴未有以对也有可以用来(“”指“话语”),4 “有所” 例:毫毛不敢有所近 有的东西(指接触、沾边的东西),5 “无所” 例: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没有什么,6 “如何?” 例:如太行、王屋何?对怎么办?,7 “不亦乎?” 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以此为政,不亦惑乎?不是吗?,8 “何为?” 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呢? 例:今人

13、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还要什么呢?,10 “其乎?” 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难道吗?,9 “庸乎?” 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难道吗?,11 “岂(独)哉?” 例: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吗?,13 “无乃乎(与)?” 例: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求!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吧?,12 “得无乎(耶)?”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该不会吧? 例: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莫非吧?,15 “与孰” 例:吾与徐公孰美?跟比较,哪一个(谁),14 “孰与” 例: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跟比较,哪一个(谁),1 今齐地方千里,

14、百二十城地方:地域方圆 2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不能够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人:那个人 4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爪牙:指武士,二、古今词语的异义现象,5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作案:做几案 6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可惜 7 然后得一夕安寝然后:这以后 8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9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祖父:祖辈、父辈,例: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三、适当采用意译的方法,“不行”原意直译为:不能行走。但现在句子只能意译为:身体柔弱。,又例: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原指秋天里野兽刚换出的细毛。文中不能直译,只能取其比喻义:最小的东西。,练习,1 而鞭笞天下2 吾家读书

15、久不 ,儿之成,则可待乎!3 借书满架, 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练习:用现代汉语译写下列文言语句,来奴役天下百姓。,执敲扑,用严酷的刑罚,借来的书装满书架, 吟诵,默然端坐,静得连各种细微的声音都可听到。,我家很久以来没有谁取得 了,我的孩儿将来的功名,是指日可待的了。,效,功名,偃仰,起居,目录,四、文化礼节风俗等知识,历法知识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鸡鸣外欲曙”涉及到“黄昏”“人定”“鸡鸣”三个时间。它们分别指“戌时”即晚上79点、“亥时”即晚上911点、“丑时”即凌晨13点。,“戊申晦,五鼓”,“在丁卯三月之望”,“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晦每月最后一天,望每月十五日,既望每月十六日,年龄常识 孩提 齿龀 豆蔻年华 笄j 冠、弱冠、加冠,练习,祭祀用品 太牢 少牢,2、3岁的儿童,7、8岁的小孩,女子十三岁,女子十五岁,男子二十岁,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知命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髦耋八、九十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