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管理第5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7047458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管理第5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医疗器械管理第5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医疗器械管理第5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医疗器械管理第5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医疗器械管理第5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管理第5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管理第5章(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医疗器械管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王 武教学秘书 凌伟丽 13868873082 ,2,第五章 医疗器械的应用管理,3,医疗器械的应用是医疗器械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环节,应用管理涉及到临床、实验室、医疗管理和医疗器械管理等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4,第一节 医疗器械临床安全管理,5,医疗器械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存在运行成本高,具有一定的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医疗器械安全管理贯穿于医疗器械的整个寿命周期,涉及到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监管。,6,一、国内外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现状 (一) 美国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情况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立法管理医疗器械的国家管理部门为食

2、品药品管理局(FDA) 1976年医疗器械安全法令 强化上市前的监管,保护公众健康 1984年启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 1990年颁布医疗器械安全法令 管理法制化 1996年发布医疗器械报告规章强化上市后的监管,7,根据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或失效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的程度,目前,FDA对2000多种医疗器械分成三类进行监管。具体如下: 类:一般性管理 对于危险性较低,只要能遵守其制定的管理条例和生产规范即可。如:听诊器、体温计 类:实施标准管理 除了遵守一般性管理外,还必须建立一整套企业生产标准,以确保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心电图、X光机 类:售前批准管理 必须遵守类和类的管理条列外,且在出售

3、前还要把各种证明安全性、有效性的数据集材料报送FDA评定。如:置入人体的材料和人工器官、起搏器,8,(二)国内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情况2000年4月1日开始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列 我国借鉴美国FDA(食品药品管理局)管理办法,制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医疗器械分为3类管理。,9,1、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分为3类管理 第一类,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第二类,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第三类,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10,2、卫生部 1995年7月7日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

4、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 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管理合格证 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3、卫生部2010年1月18日颁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11,二、医疗器械风险分析,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问题是因为存在各种静态及动态的风险,风险通常是可以分析和评价的,如找到风险来源,就可以对风险进行控制。,12,ISO14971规定了风险管理过程的原则和活动,并推荐了几种风险管理过程和技术如: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故障树分析、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可靠性试验、概率分析等方法。 ISO组织于2000年发布了ISO14971:2000第一版,并于2007年发布了第二版。该标准被世界多数国

5、家或地区的医疗器械法规中等同采用为强制性标准。,13,风险概念具有两个组成部分: a)损害发生的概率; b)损害的后果,即:它的严重性如何。 风险控制 作出决策并实施措施,以便把风险降低到或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过程。 风险估计 对损害发生的概率和损害的严重性进行赋值的过程。 风险评价 将估计的风险同给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以判定风险的可接受性的过程。 风险管理 用于风险分析、评价、控制和监测工作的管理方针、程序及其实践的系统运用,14,(一)设计生产方面存在的缺陷受设计条件、认知水平和工艺因素的限制,考虑单一,设计与临床实际不匹配造成设计缺陷。 如:骨科接骨板设计及材料选择 (二)上市前研究验证的局

6、限性 如:输液包装袋材料(PVC) 临床试验时间短,动物试验与人体反应的差异,15,(三)临床使用过程存在的风险需要培训使用人员,正确的、科学的使用医疗器械。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反馈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如:直线加速器的操作使用不当导致的风险 (四)设备性能退化、故障或损坏设备性能退化、故障或损坏是客观规律,医院需要人力、物力投入科学管理,做好维修、保养、计量检定及质量控制,排除潜在风险。,16,三、医疗器械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ISO14971医用装置风险管理:第一部分风险分析应用)医疗器械风险划分为6种: (一)设备属性(应用类型) (二)物理风险(临床危害) (三)设备特性 (四)安全

7、性能(安全报警提示) (五)致死状态 (六)使用频度,17,风险总分值为各风险值之和,18,四、医疗器械风险控制 (一)树立医疗器械风险意识 (二)构建风险控制体系量化风险值表,由定性走向定量,19,(三)基于风险的预防性维护1.预防性维护是在故障发生前,预先对设备的全部或部分进行检查修理,达到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预防性维护贯穿设备运行的全过程。,20,2.预防性维护周期的确定经验公式: PM Freq.=RL/15(次/年) PM Inter=12/ PM Freq. =180/RL(月/次) 其中:PM Freq.为年预防性维护频率;PM Inter.为预防维护间隔 根据经验公式计

8、算年预防性维护频率(和预防维护间隔) 特殊的情况的调整,21,例:假定呼吸机、监护仪的风险值如下: 试用经验公式确定预防性维护周期和间隔时间,22,呼吸机: PM Freq.=RL/15(次/年)=44/15=3次/年 或PM Inter.=12/ PM Freq. =180/RL(月/次)=180/44=4个月监护仪:PM Freq.=RL/15(次/年)=23/15=1.5次/年 或PM Inter.=12/ PM Freq. =180/RL(月/次)=180/23=7.8个月,23,24,(四)基于风险的预防性维护的意义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可以使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在设备的使用与

9、维护管理阶段提高对风险或故障的预见性和处理问题的主动性。临床使用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和可以预先制定出预防性维护计划,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25,(五)预防性维修计划的制定1对医疗设备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性维修的设备清单或目录; 2分别计算确定预防性维修的周期或间隔时间; 3根据设备维修、操作手册和设备的结构特征,确定预防性维修的内容; 4预订所需的备件和耗品; 5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26,五、医用电气安全 (一)电气安全测试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的与人体、操作者存在特殊的关系。有源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电气安全性能发生变化,如果漏电流超出规定的安全界限,就会发生事故。所以,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和

10、检测程序,来发现医疗器械的安全隐患,降低和避免风险。,27,(二)医用电气安全通用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706.1 该标准是医疗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必须符合的安全基本要求。 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方面: 病人和操作人不能察觉存在的某些潜在风险,如辐射 病人可能因生病、不省人事、被麻醉、不能活动等原因而无正常反应 当病人皮肤因穿刺或受治疗而使皮肤电阻很低时,对电流无正常的防护功能 病人生命的维持或替代可能取决于设备的可靠性,28,病人同时与多台设备连接 高功率设备和灵敏的小信号设备同时组合使用 通过与皮肤接触向内部器官插入探头,将电路直接应用于人体 易燃、易爆环境,29,(三)医用电气安全

11、专用要求GB9706.2血液透析装置安全专用要求 GB9706.3诊断X射线发生装置的高压发生器安全专用要求 GB9706.4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 GB9706.5能量为(1-50)MeV医用电子加速器安全专用要求 ,30,与上述对应的设备不但要符合通用要求,还有符合专用要求。如:通用要求规定对地漏电流不超过100mA,带隔离保护的设备不超过20mA,而专用要求对与心脏直接接触的设备最大漏电流不超过10uA。,31,六、医疗设备环境安全,(一)放射防护 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危害对人体的危害 在自然界和人工生产的元素中,有一些能自动发生衰变,并放射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些元素统称为放射性元素

12、或放射性物质。 人工装置:如X射线发生器,加速器,32,续,危害: 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 放射性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33,1.医院常见放射性设备 X-ray类:X-ray拍片机 血管造影机 CT 核医学类:ECT PET 放免类:计数仪 放疗类:直线加速器(LA)、模拟定位机、钴60放射治疗机,34,2. 防护规范,(1)射线卫生防护规范GBW-3-80 (2)肿瘤放射治疗计量学规定 (3)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GBZ 126-2002 (GB 16369-1996 ) (4)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

13、 120-2002 (GB 16360-1996 ) (5)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 130-2002 (GB 8279-2001) (6)医用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GBZ 131-2002 (GB 18464-2001 ) (7)其他,35,3.X线防护的主要几个方面,(1)机房的防护设计(医用X 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 GBZ 130-2002) 医用诊断X 射线机机房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防护与安全,一般可设在建筑物底层的一端。 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新建X射线机房,单管头200 mA X射线机机房应不小于24 m2,双管头的宜不小于36 m2。牙科X 射线机应有单独机房

14、。,36,续,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 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应有1 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透视机房各侧墙壁应有1 mm 铅当量的防护厚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天棚、地板应视为相应侧墙壁考虑,充分注意上下邻室的防护与安全。机房的门、窗必须合理设置,并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机房内布局要合理,不得堆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 机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机房门外要有电离辐射标志,并安设醒目的工作指示灯。 受检者的候诊位置要选择恰当,并有相应的防护措施。,37,续,X 射线机摄影操作台应安置在具有0.5 mm 铅当量防护厚度的防护设施内。 每台X 射线机应配备适量的符合防护要

15、求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如铅橡胶手套、铅橡胶围裙、铅防护座椅等。 各X 射线机房内应注意配备专门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38,(2)病人的防护 (3)操作人员的防护 (4)质控、操作、管理制定和流程注意:建筑及防护设计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预审,39,(二)电磁兼容性,1.什么是电磁兼容性 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电器、电子产品能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不对该环境中其他产品产生过量的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40,2. 当电磁辐射强度

16、超过一定限度时,可能有损于人体健康 国标GB8702规定: (1)职业照射: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等于0.1W/Kg (2)公众照射:一天24H,任意连续6min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等于0.02W/Kg该规定的防护限值不适用于为病人诊疗安排的照射,41,(3)医院理疗应注意的防护问题 防护训练:电磁辐射的性质和危害性、常用防护措施、用具使用方法等等。 (4)工、科、医设备使用频率表(课本P.107) (5)EMC试验规范,42,七、医学计量的职能作用 以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为基础,结合医疗器械用于医学计量的保障体系。 包括管理机构、技术机构测量基准和标准及制度等。,43,第二节 医疗器械的临床使用管理,应用管理的重点:使用周期内的质量监督、监测、操作的规范化以及建立使用记录、维修记录和建立预防性维护制度、使用信息和动态信息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