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后主题班会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7034617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6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考后主题班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月考后主题班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月考后主题班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月考后主题班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月考后主题班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考后主题班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考后主题班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考过后的心理调节,明天更辉煌,考试结束了,大家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然而,此时的精神状态更是不能放松,因为考试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自然消失。相反,月考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此时的心理调节与考试之前以及考试之中同样重要。,专家提醒,考试后心态变化大概有这样几种:1、不露声色2、春风得意3、懊恼不已4、伤心欲绝5、埋怨愤怒6、满不在乎,看看你属于哪一种,?,请每组同学想一想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和表现,七嘴八舌,1“不露声色”者 :原因和表现学得扎实,考得好。自信心强,胜不骄,败不馁。有史以来,成绩稳定,始终保持优良的成绩。良药苦口:我们还是要肯定自己,不断鼓励自己。,2“春风

2、得意”者: 原因和表现考好后,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自我吹嘘。这样虽然能增加信心,但也会导致自满自足,给以后的学习带来浮躁,导致成绩一上一下,不稳定。 良药苦口: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有韧性,需要有高目标,知道山外有山、楼外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3“懊 恼 不 已 ”者 :原因和表现每次考试之后都会对自己的失误忏悔不已,不是说看错题目,就是说计算失误;不是说漏做了,就是说抄错答案。总是存在着侥幸心理。良药苦口:我们要从平时的每次作业开始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平时(在自学与交流中)学习要认真、扎实、细心和一丝不苟。,4“伤 心 欲 绝”者 :原因和表现对自己认识不够准确。考前往往

3、盲目自信,准备不足。所以考试的成绩和自己的预料往往相差很大,心理上不能接受眼前的现实。良药苦口:我们要认真分析试卷,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既要克服盲目自信的心理,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鼓起前进的勇气。,5“埋 怨 愤 怒”者 :原因和表现考试后不检查自己平时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是埋怨老师试卷出得不好,就是埋怨老师没有复习到考题。不是埋怨考试题目太难,就是埋怨老师改卷太严。甚至抱怨没有作弊成功。 良药苦口:我们要好好反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是为什么?为谁学?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要在学习方法加以改进。,6 “满 不 在 乎”者 :原因和表现考试后,瞄一下分数,试卷也不看一下,便扬长而去

4、,表现的满不在乎。 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良药苦口: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这种现象我们学校恐怕不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想考出好成绩,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那么我们考后是不是还需要掌握一些从容大计,以便能够更好地去迎接下一次的挑战呢?,1关键你怎样看自己,其实,他人怎么看你对你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你会怎么看自己。如果你能够在不幸的事件发生以后还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话,那你总会有一天会达到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的,而他们对你的看法也会随着你的变化而变化。可是如果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或不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让自己失去信心而自暴自弃或亲身所经历的一切都装作无所为的样子,那他人怎么看你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你已经彻底地

5、输给自己了。,2重要的是寻根究底,是什么造成现在的问题呢?如果真的是很努力了,那会不会是没有瞄准目标,或是力气用的不是地方。所以,好好查查发生事故的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首先看看试题都错在哪儿?分析一下出错的原因是粗心?是没有记住公式?是不能融会贯通与灵活应变,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然后和老师同学们沟通交流,看看是不是自己学习方法有问题。,3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其次是好好分析一下什么地方是可以努力和改变的,该改的改、该补的补。同时对以后的学习要重新作出合理的安排和计划,然后依旧认真努力地付出。,首先是宣泄掉失利带给自己的消极情绪。,写在最后: 初中学生要有“自我反馈”过程,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学生要经常检查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每天要将各科的当天学案重看一遍的习惯,文科需要背诵的内容要经常巩固和书写。,每大周要把本周的学习内容回顾一遍的习惯。,每小周学过后,要有归纳总结的习惯。,考试过后要有分析试卷失分情况的习惯。,每周都要查一查自己有没有完成自己定下的学习计划。还有没有留下疑点。,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努力,一定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骄人的成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